返回

汉末苟在半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兖州之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战场上两军在激烈的战斗中,已经不分彼此,厮杀声越来越大。 突然,典韦领着两万大军杀出,高呼“齐国的儿郎们,跟我杀。” 随着这一声呐喊,一群年轻的士兵从战场的后方冲了出来,他们拿着长枪,向着韩军的方阵,齐声喝道:“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哐、哐、哐声音再次响起,箭只射在盾牌上,箭头所指,齐国的士兵们奋勇向前。 典韦带头冲杀,杀穿韩军防线。 纪灵见状,招呼着:“陈兰,你带两万去支援。” “末将遵命。” 陈兰一直观战,知道典韦生猛,派出精锐长枪、长戟、盾兵,还神射手,组成一个三十人的战阵,他们没有硬拼,拖延典韦的冲杀。 典韦是步战。被迟滞了一会儿。 不过,典韦不是一个人战斗,还有战士跟着。应对小型战阵,不是事。齐军士卒以典韦为核心,组成战阵。 韩军战阵是没有核心,没多久就被杀破。以典韦为箭头的方阵继续前突着。 纪灵知道齐军实力强,自己打不过。指挥大军,且退且守,遇山阻敌、遇路口必守。尽显大将手段。 曹操见这情况,高呼:“于禁,从左路杀出;乐进,从右路杀出。” 两人齐呼:“是主公。” 韩军兵多,纪灵亲领一只部队应对于禁,又让雷薄领一只部队对阵乐进。 大战不久,韩军尽显劣势。不过,韩军没有溃败。布置一道道防线。是且战且退。 大战五个多小时,曹操才罢兵。 韩军战死四万人,曹军战死两万人。 纪灵知道韩军无法再战,下令道:“陈兰,你领兵两万五留守句阳县、雷薄,你领两万五留守成阳。” 两人齐声喝道:“末将遵命。” 这两城离战场不远。守城,还是可以的。 纪灵感慨着,自己领兵越来越少了。此时,他手中只有一万。他要到濮阳去。 濮阳的袁遗,原本五万大军,现在七万了。利用起来。是一波强大的战力。 齐军临时大营,曹操问道:“现在怎么弄。” 陈宫说道:“现在可以攻打鄄城、廪丘县。” 齐军北上,来到廪丘县城下。 曹操笑道:“我们打了胜仗,可否劝降他们。” 陈宫回道:“试试才知道。” 齐军安排一个胖士卒,来到城下五十米处,高呼:“纪灵在雷泽打了败仗,你等没援军了。我们上将军说了,投降不杀。” 廪丘城头上,议论纷纷。守将萧轲训斥道:“闭嘴,这是齐军的攻心之计,尔等不要相信。” 见不能劝降,齐军只得攻城。 廪丘城两万士卒,加五千青壮,守城。 齐军由乐进领军攻城,第一天,先让大军轮番攻城几轮,看看城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天,乐进对众士卒高呼:“可有士卒,愿意为登城死士。” 数百众士卒鼓噪着,表示愿意。 齐军士气强盛,当一股做气,拿下城池。 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城池。没有这么多戏。没多久,齐军攻上城池。 “投降不杀。”齐军士卒高呼。 萧轲带着死硬份子继续反抗,乐进上到城头,砍杀萧轲。韩军崩不住,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见大局已定,曹操笑道:“果然,乐进有大将之才啊。” 陈宫说道:“都是主公英明,将士用命。” 下一个城池,鄄城。曹操决定让于禁领兵。 于禁到来城下先是劝降,也是无果。然后跟乐进一般,指挥着士卒轮流攻城。 第二日,于禁继续轮流攻城。然后,再劝降。 鄄城中,其实已经传出了纪灵吃败仗的事情了。而今,廪丘失守,也传播开了。 第三日,于禁亲自劝降,他高呼道:“城上的人听着。本将三次劝降。已经仁至义尽。希望你等好自为之……给你们半个小时的考虑。若不投降,城破后,什长以上全部杀死。” 城上热闹了,叽叽喳喳的争吵着。 “守不住的,降了吧。” “对啊,曹操很厉害,这一波,兖州许多城池都会丢的。” “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死。” 鄄城守将吴贵叹气道:“唉,都不容易。就降了吧。” 于是,吴贵让士卒在城头上,打起白旗。然后,打开城门。什长以上全部到城外,向齐军投降。 于禁带步来到城下,高呼:“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尔等做出正确选择。” 吴贵恭敬说道:“将军虎威,在下佩服,不敢再战的。” 齐军顺利拿下城池,曹操笑道:“于禁也不错哦,没想到,某手下将才层出不穷啊。” 陈宫说道:“那是,主公贤明远扬,才有贤才投靠。” 濮阳城中,纪灵面见袁遗,说明情况。 袁遗讽刺道:“纪灵,亏你还是豫州名将,为什么与曹阿瞒对战,两次都是输。” “国事为重,濮阳城高,三万守军就够,我需要从这里调走四万大军。” 纪灵心中苦啊,对手太厉害,我有什么办法。 袁遗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纪灵回道:“还是死守,离狐县、句阳县、成阳县不能失。这三城在濮水以北,关系在濮阳的防线。必须守住。” 离狐县离濮阳不远,此城原来五千士卒,加五千青壮。纪灵手中五万大军,很快行军,入住此城。整军一番,挑选三万士卒,作为机动,随时支援其他两城。 齐军临时大营,陈宫说道:“此次出征,拿下了八个城池。战死五万。咱们兵力的兵力不够了。” 曹操笑道:“打仗就比做生意。一次赚一些城池。此战,降卒有五万吧。没亏的。” 陈宫说道:“主公,降卒暂时别征招到战场,罢兵吧。” 曹操手里剩下的都是精锐。继续打下去,就是攻坚战、消耗战。打下一个城池,估计最少消耗一万士卒。不划算。还是缓一缓。先把这八个城池掌控。明年,再招收一些士卒。继续与韩国打。 精锐配新兵,才是正确的。一直用精锐士卒,是愚蠢的。 齐军不再进攻,曹操在梁山附近建立水寨,准备再练三万水军。巨淀湖那边三万水兵差不多练好了。 曹操的定位明确,他们只是水兵。在黄河上打还可以。出海就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