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欺我弟子,你真以为我只会教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畅怀得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黄鼠狼此时已经处于一种玄奇的状态,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许知行似乎还没意识到此时他正在做什么。 正在自顾自的想着该给黄鼠狼取个什么名字。 “你通体黄毛,就姓黄吧。原本凡兽,因得一株仙草而踏上修行路,我便为你取名黄仙芝如何?” 黄鼠狼身形猛地一震,身上竟然开始出现一缕截然不同的气象。 这种气象,许知行只在许红玉身上看到过。 虽然不如许红玉那般得天独厚,但也绝非寻常人或者兽类能比。 许知行一愣,有些疑惑不解。 而眼前的黄鼠狼身上气象还在攀升,这座山林间的地脉气运,也在不断的往它身体内钻。 天际猛地响起一道惊雷。 许知行抬头望去,发现原本晴朗的天空竟然已经是浓云滚滚。 “这...这么夸张?” 许知行有些没反应过来。 随后他想起上一世听到过的一则传说,名为封正。 传说人乃万物灵长,可以对一些兽类修行者进行口头封正。 一旦通过了人类的封正,也就代表着兽类修行者获得了在这个世界生存修行的资格,也算是得天地认可的存在。 道行就能因此而大涨。 许知行只是想着这黄鼠狼如今有了灵智,在他眼里,有智之生灵有个名字才算是合理的。 于是便没想那么多,给黄鼠狼取了个黄仙芝的名字。 没想到竟然会引来如此巨大的反应。 许知行低头看了眼黄鼠狼,眉头微皱。 这小东西如今道行太浅,修行时日太短。 根本承受不起如此巨大的福缘。 若强行硬塞进他的命格里,说不定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想到这里,许知行身上文道气运开始冲天而起,望向天空,拱手一拜道: “天地可鉴,黄仙芝修行尚浅,承受不起这等福泽,不如先给它记着,日后它若能奉行正道,秉持修行,再徐徐赠予,可否?” 许知行话音刚落,天际那响彻漫天的雷霆顿时销声匿迹。 滚动的雷云也因此而缓缓消散。 黄鼠狼身上的气象也终于止步,剧烈颤抖的身体终于安静了下来。 但比起刚才,它的身体明显大了一圈。 而且那个尖嘴脑袋,似乎也有了些人类模样的雏形。 体型也开始出现些许向人类转变的迹象。 黄鼠狼恢复过来后,站起身,像个人类一样看了看自己的身体和四肢,满脸惊喜。 它忽然咳嗽了几声,随后竟然咿呀开口,含糊不清道: “希森大恩.....” 许知行看着它这模样,也是不由得有些惊讶。 没想到仅仅只是给了它一个名字,竟然就让它有了这般变化。 此时看来,这黄鼠狼体内俨然已经有了相当于人类七品的修为了。 许知行低头笑道: “黄仙芝,有了名字你就不再是懵懂无知的野兽了,应该要把自己当做是一名修行者。”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天空道: “刚才你也看到了,你那份福泽已经被上天暂且保管,想要拿到,还得看你自己。 望日后你能多行善事,积攒功德。 早日修成正果,明白吗?” 黄仙芝人立而起,两个前爪学着人类的模样拱手拜道: “弟子明白,绝不敢忘记先生教诲。” 许知行点了点头,又说道: “你能有这番造化,也有周家一份因果在内,不可忘记人家的恩情。另外等你哪天修行有成,可以去一趟扬州安宜县龙泉镇知行学堂,找一位叫许红玉的姑娘。 她也算是你们这一脉的开山之祖,找到她,跟随她一起修行,若许红玉问起,你就说是我说的。” 黄仙芝感激涕零,连连拜谢道: “等弟子报答完周家恩情,便立即启程,追寻祖师。” 许知行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 “此去扬州龙泉足有万里之遥,一路艰难险阻,可要多加小心。” 黄仙芝感动不已,跪在地上叩首道: “多谢先生爱护,弟子...呜呜...” 说道后面,竟然呜咽哭了起来。 许知行叹了口气,起身道: “好了,我也该走了,你好好修行。” 说罢,许知行脚尖一点,身体猛然腾空,化虹而去。 黄仙芝跪在地上,久久未曾起身。 数十里外,许知行重新降落人间。 回头望了眼,颇有感慨。 这种体会,是待在龙泉镇学堂里永远也不会经历的。 不走出来看看,就不会知道这世间还有这么多的奇闻轶事。 都说人世间,就是一处大修行场。 果然没错。 只有看遍了世间,才能超脱世间之上。 圣人之所以能视天下百姓为刍狗,是因为圣人的眼界足够高,心胸足够广。 圣人看遍了、悟透了这人间种种,才能有博爱天下的心胸和境界。 许知行自从进入君子境,虽然浩然真气因为系统倍数返还,依旧在增加。 但他知道,他自身的儒道修行境界却并没有多少精进。 一路从中天州进入离州,又走过了离州进入凉州。 走了数千里路,看过了许许多多的红尘俗事。 在白鹿书院收苏锦书为徒,留下一颗儒道的种子。 路上遇见剑客十三。 开山修路。 一直到瓦田村,带周及第读书,给黄鼠狼封正。 这几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 一点点成为了许知行修行上的砖石,累积在一起,成为他修行精进的底层支撑。 立德、立功、立言。 许知行一直都在践行。 如果说刚从中天州离开的时候,他做这些还有刻意为之的成分。 但是现在再做这些,却早已是发乎本心。 施、受皆空,不为外物所动。 行和知,毫无相悖。 这一切的前提,则是基于一个根本条件。 良知。 发乎本心,益于天地苍生,无私无求,便是良知。 所谓功德,莫过于此。 许知行一步步行走在冬季稍显荒凉的大地上,脑海中则不断地反复琢磨。 琢磨那些圣贤道理,琢磨那凡人间的风土人情。 一点点映照求证。 心境也在此刻变得愈发光明。 身上单薄的粗麻布衣于寒风中飘飘荡荡。 竟被他穿出了清流名士那流云广袖的感觉。 脚步停滞,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了一条大河中央。 双脚踩在水面,如履平地。 许知行回头望去,蓦然一笑。 随后转过身,衣带飘飞,身形如风,开始哈哈大笑。 只觉得天地虽广阔无边,却也只是心头一念。 这一份畅怀,这一份得意,舍我其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