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贬我为民?江山没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八章 挥之不去的阴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到这个禀报。 皇甫青的表情顿时变的阴鸷起来,思索片刻,嘴角竟然泛起了嘲弄的笑容。 “呵,真是能胡说八道!一百公里的运河怎么可能十五天内挖完?北辽准备投注多少兵力?” “二十万?三十万?五十万?” “哼!只要他们敢,朕便敢带兵打到北辽去!” 皇甫青不过是逞口舌之快罢了。 毕竟拿下一个国家,牵扯周围小国的利益太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恐怕只有姜川那个强到可怕的疯子,才会那般轻易的拿下西晋。 还几乎不费一兵一卒。 简直就是可以列入兵书中的行兵布阵方法。 就在她口嗨之后,徐子成走进了殿中来。 他的人也听说了北辽的事情,同时他又和东海的人紧密联系。 倒是将这整个大陆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一旁的探子忌惮又恭敬的抱拳行礼:“见过徐王殿下!” 徐子成连看都没看,只是随意的拂了一下手。 对着皇甫青说道:“陛下,恐怕北辽半个月要挖出运河的事情,我们不信也要信啊。” 刚才还存在侥幸心理,洋洋自得的皇甫青骤的听到这话。 顿时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不可置信的问道:“为何要信?莫非徐王殿下得到了什么不亦察觉的消息?” 徐子成虽然也不想承认姜川的能耐之处。 不过兹事体大,也不好随意搪塞过去。 徐子成面色有些凝重的犹豫道:“臣在西晋的探子口中得知,姜川研制的机器可以一时辰挖两公里的运河长度。” 听到徐子成的话,皇甫青顿时大变脸色。 不可置信的重复道:“一个时辰两公里?这怎么可能?!恐怕姜川也用上了不少人马吧。” “哼,一个时辰两公里还真是够拼的。” 徐子辰咽了口唾沫,磕磕巴巴的开口纠正道:“是……是只用了十人。” “只用了十人一个小时完成2公里。” “这怎么可能?!” “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够完成的事情!莫非是北辽特意放出风声来欺骗我们的?” 见陛下始终不愿意接受这条消息,徐子成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不,这件事情确实是千真万确。” “臣得知这一事之后也派人反复确认,确实没有作假的可能性。” 在无数次确认事情不会是假后,皇甫青的脸上露出了慌张又不甘的表情。 “为什么……为什么姜川能制作出如此便捷的农具?!他人在大乾之时为何不曾发明过?” “他追随朕的时候,果然有二心?!” 越是这样想,皇甫青的面色就越发阴鸷。 仿佛姜川曾经对她恩爱忠诚的模样,都是一片假意。 徐子成自然能够猜出陛下心中的不甘与懊恼。 心中更是愤然。 没想到这姜川还真有点本事。 在军事方面是奇才也就罢了,竟然在这方面也能探出一片天地。 哼! 不过都是阴差阳错,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 日后必定会出问题。 更何况东海那边…… 想到东海,他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杜雪柔那美艳的娇躯。 心中又是万分悸动。 再看皇甫青时,眼底更是闪烁出痴狂与执着的感情。 姜川已经离开大乾一年之久。 这皇甫青还是没有拜倒在他的脚下,看来势必要放点儿非常手段出来了。 就在徐子成心中胡乱的思考着时。 皇甫青冷漠傲然的目光忽的落在了他的脸上。 冷清又贵气的声音从他的头上响起。 “徐王,姜川是否真正研制出十辆便捷农具我们暂且不谈?” “朕今日就要问问你,现在大乾各州百姓起义的情况比往日更严重了,这是为何?” “分明我们已经发布了新政,这百姓反而越发不知足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徐子成听到这番质问。 身子骨猛然一僵,他在大乾各个处的人脉都给他传来了消息。 民间起义混乱严重。 甚至比上一个月还要严重数倍。 这也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令他庆幸的是,各州州县官员十分富有,对待东海使臣访大乾时更是出手大方。 对外不就正好能够体现出大乾的繁荣昌盛吗? 至于对内,百姓是否富足,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沉着冷静的向皇甫青说道:“陛下,农民起义是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断派兵镇压,他们是绝对不会掀起什么风浪的!” “百姓虽为国家之基石,但是也不能过于放纵了。” “赈灾也赈了,改革新法也改革了。” “若是这些百姓还不识好歹,一直暴乱,自然要采取非常手段!” 徐子盛的表情肃穆,更是对国中百姓生命不屑一顾。 甚至将百姓不断起义的责任安在了百姓的身上。 皇甫青的脸色没有丝毫缓解。 虽然她知道徐子成说这些只是在狡辩,说的也都是歪理。 但是却十分认同。 她作为皇帝将国家治理至此,这些百姓竟然还不知好歹的挑三拣四! 她又要顾外境的侵扰,又要顾内里的起义。 恐怕就算是姜川来了也分身乏术吧! 于是她冷漠的没有回答徐子成的话,反而陷入了漫长的思考。 徐子成也格外有眼力见地保持了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之后,皇甫青叹息的声音响起:“徐王亲自带着护卫军统领、镇关大将军、飞骑大将军去到各处百姓起义的州县镇压。” “诏安那些起义兵,若是他们能放下武器随将军入军,便可以饶他们不死。” “但凡有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不必留手的,血洗那些反叛者!” 若是有大乾的元老大臣在此,定会劝阻陛下。 毕竟现在大乾内忧外患,若是朝廷对百姓绞杀,击杀。 恐怕要不了多久,大乾的人口就会逐渐下滑。 毕竟从姜川离开那日起。 大乾的人口也已经从曾经的一千五百万掉到了一千三百万。 而且起义兵并不是不愿束手就擒,只要朝廷宽裕交税的政策。 他们便会投降。 但是把这些起义兵全部杀掉,实在是有些太过于残忍和果决了。 “是!臣定当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待臣下次回归之时,大乾内的起义一定会骤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