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9:开局迎娶落魄千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护厂队拦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司机下了车,走到门卫室,亮出工作证,道:“同志,您好,燕京商业局副局长宋芝兰同志前来检查指导工作,已经和你们厂长王高远联系好了!” “好好好,欢迎欢迎!”门卫立刻开门,而后小轿车长驱直入,在办公楼楼前停下。 一位穿着中山装,留着大背头的中年人,估计是接到门卫的电话通知,已经在办公楼下迎接。 见宋芝兰和林正军下来,此人连忙满脸堆欢地迎了上去:“宋局长,欢迎来我厂检查工作啊!” “哎呦,王厂长,不要省略那个"副"字,让人误会。”宋芝兰笑道。 “商业局几个副职,就您能力最强,您早晚得高升!”王高远笑道。 宋芝兰又介绍二人认识,笑道:“正军可了不起了呢,还上过《人民日报》呢!” 看来,她也看过《人民日报》的那篇报道。 这也不稀奇,毕竟这份报纸影响力太大了,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几乎每天都会看。 王高远又是一阵热情的握手寒暄:“久仰大名啊,正军同志,早就盼望着您来了!” 先到了厂长办公室,分宾主落座,秘书到了茶水。 王高远又叫来一堆下属,向宋芝兰汇报厂里前三季度的生产运营情况。 林正军觉得王高远……情商很高。 毕竟商业局主要管的是商品供应和销售,但现阶段北冰洋根本不愁销路问题,而北冰洋的主管单位也是市轻工业局,宋芝兰根本管不着他,但他依旧面面俱到。 又带着宋芝兰林正军参观了一番。 这段时间,北冰洋引进了几条全自动的罐头生产线,也在加盖厂房,忙活得热火朝天。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积极干活的,但也不少人在磨洋工,小推车运砖头一次只装几块,慢得跟乌龟似的。 在装卸车间,大概因为没有生产任务,所以十几个人就在那里坐着打牌,领导过来,也毫无紧张之色,该干啥干啥。 在职工食堂,几十个厨师在做饭菜,明显人员冗余,干活悠哉游哉,边做饭边吃饭边聊天,估计还要顺带走点,跟他娘的何雨柱似的。 这个时候,工人阶级的地位当真高,当然也相当低效,而北冰洋其实已经算相对高效的工厂了。 要知道,部分国营厂,是要把“不准在车间内随地大小便”“严禁把生产物质带出厂区贩卖”挂在墙上的。 参观完了,王高远笑道:“要不去会议室,请宋局长给我们讲几句话,鼓鼓劲,加加油!” “高远同志,下次吧!” 宋芝兰笑道:“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选购你们淘汰下来那批的罐头生产设备,正军是在文代会间隙抽空来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咱们抓紧时间看看设备吧!” “好好好!” 王高远满脸堆笑地道:“机器设备都拾掇在仓库里了,这段时间一直保养,拉回去就能用!来,宋局长和正军同志,随我来吧!” 一行人来到仓库,林正军看了罐头生产设备。 虽略有磨损,但保养得很好,运行顺畅,至少还能用个十年都没问题。 林正军立刻挑选了三条生产线,而后就是价格也和宋芝兰说的一般无二,几乎就是按照废铁的价格卖的。 王高远卖得这么便宜,固然有卖宋芝兰人情的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则是体制机制的僵化! 计划经济统的实在太死了,生活生产垃圾,都是国营物资回收站垄断的。 企业自主权极小,要知道,哪怕是产品端,此前都是供销社和国营商场统一采购,更别说机械设备了。 不同工厂之间,交易淘汰设备的现象很少。 按照首都钢铁厂厂长周冠五的话来说,他管理一个20万人的大厂,但改造一个厕所都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 直到今年,国务院才选取了首钢、天津自行车厂等8家国企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7月,又下发五个文件,进一步放权让利,到年底,全国试点企业将达到4200家。一秒记住【。3。】, 这时候,工厂之间的一切交易,哪怕是技术交易,都非常罕见,甚至受到严厉管控。 历史上的1981年,国营一厂的韩庆生和三个工程师为武汉的一家乡镇企业九峰农机厂设计了两套生产污水净化器的图纸,让这家濒临倒闭的小厂起死回生,农机厂感谢他们,到年底每人给了600块钱。 而就是这600块钱,就把韩庆生送进了监狱,罪名是利用国家技术牟取私利,是为“技术投机倒把罪”,一审判决入狱300天,引发全国关注…… 所以,罐头厂的破旧设备,根本没有别的厂家来买,于是,也让林正军捡了个大漏。 林正军笑道:“我有个提议,每件设备,价格上浮50%,三套设备原来6000块,现在一共9000块!” “哎呀,哪还有主动涨价的?”王高远愣了一愣。 “王厂长,你听我的,准没错,会少很多麻烦……”林正军道。 林正军也懂得经济史,知道社队集体合作社和国营厂的二手设备交易目前是一片灰色地带,属于不上称四两,一上称千斤。 当废品把设备买走,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举报,那就国有资产流失之嫌,大家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而青年食品集体合作社上过《人民日报》,被刘新武塑了金身,再加上又是加价50%购买的,那就稳妥多了。 王高远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林正军握手道:“王厂长,哪怕加价50%,也比新设备便宜很多,减轻了我们集体合作社的很多负担啊!” “工农一家亲么!” 王高远笑道:“这批淘汰落后的设备,卖给物质回收站的,也是打碎了当废铁废钢,卖给你们,也算物尽其用了!” 林正军和王高远立刻回到办公室签订了合同。 林正军笑道:“王厂长,你们厂有运输队的吧?” “有,今天正好有一辆卡车闲着!”王高远笑道。 林正军道:“我想啊,尽快把机器设备运到河湾大队吧,运输费,我再加五百,等我回到淮边县,一起汇款给你!你看成吗?” 这时候的国营厂效率太低了,所以林正军能推动一点是一点。 “行,这卡车载重量十吨呢,装完所有的设备,绰绰有余!” 王高远看向自己的秘书道:“小毕啊,你去叫司机班、装卸班装车发车!” “好嘞!” 再次来到仓库,卡车已经到位,一群精壮的工人肩扛手提,吭吭哧哧把设备装到了卡车上。 “辛苦了,开车慢点!” 林正军写了 司机跳上车,发动了大卡车,笑道:“小林主任,你放心吧,妥妥给你安全送到,不磕碰一点!” “好嘞,谢谢啊!一路顺风。” 林正军挥手再见,心里挺美, 有了这批设备,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赚一百万不成问题。 “停车!你特娘的给我停车!” 卡车刚刚驶出十米远,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削的汉子,一瘸一拐地跑了过来,伸开双臂,猛地戳在卡车跟前。 身后还跟着十七八个青年职工,都穿着厂服,握着棍棒,一个个脸色不善,拦住了卡车的去路。 甚至还有几个青年背着64式步枪的! 这年月,有枪不吓人,吓人的是那些青年职工手里黄澄澄的子弹。 每个人胸口上都挂着个小徽章,上面写“护厂队”三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