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短视频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十三道夺命圣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天下多难,外寇侵辱。” “今河北兵马大元帅构,将师十余万,不能进而前,不能解君父于危难之中。” “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 “乃数次欺瞒君父,言援军将至,却始终未至。” “又日夜怨望,口出狂妄之言,不为人子,不为君弟。” “其人不忠不孝也~~~” “今上谕至,赐剑自裁!” “钦此~~~” 相州,大元帅府。 听完天使宣读的圣旨,跪在地上的赵构,只感觉脑瓜子嗡嗡作响。 他完全想不通,究竟是出了什么变故,为何太上皇与皇兄,都要他死! 没等他做出回应,大元帅府外,又传来了号炮声响。 天使特有的长音传入进来“圣旨到~~~” “门下~~~” “朕膺昊天之眷命~~~” “天下多难,外寇侵辱~~~” 所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格式的圣旨,实际上是要到了明朝的时候,才会确立起来。 自朱元璋之后,这种格式才会成为定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顺应天道,上承天命。 而在明之前的唐宋时期,圣旨一般都是由门下省审核颁行,所以开头都是门下,而不是奉天承运皇帝。 若是再向上走,到了汉之前,甚至都没有圣旨这个词。 所以看古典题材的影视剧,看他们怎么念圣旨开头,就知道有没有用心制作。 说话转回来。 第二道圣旨还未念完,大元帅府外又有天使抵达。 赵构面无表情,脸色波澜不惊。 一口气来了十三道圣旨,每一道都是要他去死! 而送最后一道圣旨来的天使,是御史中丞,秦桧。 “康王殿下。” 秦桧轻声嘱咐“还是速速遵旨吧。” “...哈哈哈哈哈~~~” 之前一直面无表情的赵构,站起身来放声大笑。 “当我赵构,是扶苏焉?!” “此乃乱命!”神色凌厉的赵构,猛然拔出了佩剑“构,不从!” 密集的甲叶撞击声响起,大批甲士汹涌而入,将十三波的使者统统都给围了起来。 赵佶那么多的儿子之中,最有本事的就是这个赵构。 别看他现在年轻,可能力心志都是上乘之选。 第一次汴梁城围城战的时候,作为人质去了金营,表现出众应对得体,就连金人都为之称赞。 拿到了外出募兵的兵权大义,赵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组建了亲卫兵马。 这些甲士都是他出钱出粮养着的,自然是只听他的命令。 “康王!” 秦桧厉色呵斥“你想造反?!” “此乃乱命!” 赵构神色不变,却是握紧了手中的佩剑“想来定是太上皇与皇兄为奸贼胁迫。构,自当清君侧!” 他是一个非常惜命的人,历史上面对金兀术的搜山检海,甚至不惜逃亡到海上去,也要艰难求活。 赐死? 真当他是扶苏那个傻叉啊。 再说了,现在开封府都被金人给围着呢。 以金人强大的战斗力来说,太上皇与皇帝,还有诸位朝中大臣几乎没有逃亡幸免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会自裁! 多余的废话也不想说,赵构亲自动手,一剑刺死了第一个来报丧的天使。 一众甲士纷纷涌上前来,各种兵器招呼之下,一十三路天使几乎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说是几乎,那是因为有一个例外。 御史中丞秦桧,没有丝毫犹豫的跪在了赵构的面前行大礼“大元帅!臣愿追随大元帅清君侧!” 秦桧并非是传统的文官世家出身。 他父亲生前不过是区区县令而已,在大宋那庞大的官僚队伍里,只是毫不起眼的最低级别存在。 年轻的时候,秦桧生活艰难,甚至还做过补习班补课老师,也就是私塾先生以补贴家用。 正是因为这种境遇,让他有着强烈的,改变命运的决心与动力。 后来一路科考终至进士及第,算是出人头地。 科举之后,就是传统的榜下捉婿。 别以为这是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这都是提前商议好的,是一场作秀与交换。 没有背景的进士们,以这种方式得到官宦家庭的资源支持而已。 秦桧借助夫人王家的势力,也就是做过宰相的王珪家的支持,一路飞黄腾达到了如今的御史中丞的高位上。 不过代价,就是本质上他就是个赘婿,看夫人眼色过日子,连个亲生的孩子都没有。 这样为了前途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坚定的主战派,还在金人营地里坚贞不屈,痛骂金人什么的,谁会相信? 本质上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墙头草罢了。 这也是为何,一见赵构发飙,立马就选择投降的缘由所在。 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秦桧,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所谓的立场与风骨算个屁啊。 吩咐甲士们将满地的尸首都给拖走,赵构热情的扶着秦桧起来。 不但主动拉着他就坐,甚至还唤人上茶。 御史中丞几乎等于是半相,在大宋这种士大夫当家做主的时代里,地位与象征意义都很重。 “会之。” 赵构亲切的询问“朝中究竟是出了何事?” 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秦桧叹息一声“神仙下凡了。” 赵构“...啊?!” 汴梁城,福宁殿。 赵佶父子恭敬的向着赵清然行礼询问“上仙,您看城外金军之事...” “打,肯定是要打的。” 赵清然先是定了个基调,之后方才继续言语“不过要讲究策略,一步步的来。” “如今天色已晚,等下就出城劫个营。” 他的杀手锏,就是五千虎豹骑。 只不过虎豹骑虽然强横,可毕竟数量只有五千。 应付城外几近二十万的金国东西两路大军,难度很大。 必须要动员汴梁城内的守备力量。 “城内的守军,也要随我命令调动。” “这是自然。”赵佶抢着回应“大宋上下,一切物资人员,皆从上仙调遣。” 赵桓不满的看了眼自己的父亲,跟着言语“朕也一样~~~” “嗯。” 赵清然也不含糊,当即点了张叔夜的名“你领本部兵马,子时出南熏门大作声势,以引金军注意力。” 张叔夜是个猛人,带着两个儿子,募集了三万人马,一路赶来汴梁城勤王,还生生杀穿了金军的防线,成功入城。 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靖康之变中,成功率领援军入城的人。 面对赵清然的吩咐,倒也没有推脱。 只不过应下之后,也是提出了困难“军中多夜盲,恐难以持战。” “无妨。” 赵清然摆摆手“佯攻而已,造出声势即可。” 说罢,他的目光扫过一众文臣们“谁是唐恪?”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一员身穿紫袍,穆穆之容的大员。 此人上前一步行礼“恪,拜见上仙~~~” “你就是唐恪?” 赵清然打量一番“今晚出城劫寨,你跟我一起。” 唐恪心头陡然一惊。 “好教上仙知晓,恪乃文臣...” “文臣怎么了?”赵清然好笑“君子六艺你不懂?还是说,赵宋面临亡国之危的时候,你身为臣子不愿出力?” 君子六艺什么的,汉唐之后基本上就已经被大头巾们给抛弃了。 唐恪是标准的大头巾,别说打仗了,骑马都有困难。 之所以要带上他,那是因为此人是著名的投降派。 坚定支持割让太原等三镇,疯狂打压主战派,遣散各路勤王大军,主张割让两河之地,压榨百姓劫掠民女送与金人享用等等罪行,都有他的参与乃至于主谋。 历史上更是推荐张邦昌做金人的傀儡皇帝。 也就是死的早导致名声不显,否则骂名绝对不亚于秦桧之。 “这个,这个...” 唐恪还想要推脱,赵清然已经转首对着赵佶父子说话“这就叫一切皆从我的调遣?” 面对赵佶父子的压力,唐恪别无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应下。 不过心里想着的却是,出门就装病。 像是自己这等贵人,岂可与无赖军汉们一般上阵厮杀,真是有辱斯文! 赵清然目光扫过众人,嘱咐道“我在殿外布置了二百骑,谁出殿就宰了谁!别以为我不知道,尔等之中有人暗通金人!”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居然有人暗通金人?图什么啊~ “图什么?当然是读书人的传统技能,两头下注罢了。” “国家兴亡覆灭无所谓,只要自己家族能永保权势就行。” 赵清然走出了福宁殿,张叔夜紧随其后,郭京则是架着唐恪跟随而出。 向着殿外的二百虎豹骑嘱咐“不管是谁,敢出殿门者皆斩!” “喏~~~” 看着虎豹骑身上的甲胄兵器,赵清然打算为他们换装。 不过要等到劫营归来之后。 他这次要打金人一个措手不及。 与张叔夜约定好了时间,让他带人去南熏门做准备,赵清然自己则是去了朝阳门。 唐恪刚想开口说自己身子不适,却是被赵清然反手一指头点在了穴道上,顿时身躯酥麻,别说动弹了,就连话都说不出来。 “师父~~~” 一路来到城门附近的城墙边,郭京有些紧张“莫不是就我等三人出城劫营?” 赵清然笑了笑没说话,却是一手一个拎着两人的衣襟,直接纵身飞跃了城墙来到了城外。 落地之后,方才开口言语“我们两人足以。” 抬起手,降龙十八掌落下,一掌拍在了唐恪的脑门上,顿时将其拍的七孔流血而死。 “这杂碎是用来祭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