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一飞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他深知,在任何时期,光有知识都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一副好身板才是最重要的,不论要做什么事,强健的体魄都是基础。于是,他巧妙地将锻炼融入日常,既不让旁人察觉异样,又能在暗中锻炼身体。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私塾的窗棂时,林一飞已悄悄起身。他避开其他同学还在梦乡的时刻,来到后院的一片空地上。这里,几株老梅树傲然挺立,花瓣上还带着晨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每日的晨练。
起初,他按照记忆中现代体育训练的基础动作,进行简单的拉伸和跑步,以唤醒沉睡的身体。随着体力的逐渐恢复,他逐渐增加了难度,引入了俯卧撑、深蹲等力量训练,他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与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渐将这些动作练得有模有样。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林一飞总是选择在无人之时进行这些训练。他利用课余时间,或是傍晚私塾放学后的空闲,继续加强体能训练。夜晚,当私塾陷入一片寂静,他便借着微弱的烛光,研读起与养生相关的古籍,试图从中汲取更多智慧,融合现代科学理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除了身体上的锻炼,林一飞还格外注重饮食与休息。他利用自己对生物学的了解,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下,调配出营养均衡的膳食,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同时,他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以便在第二天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
林一飞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虽有所进益,但心中总觉在这时代自己缺少了些实战的精髓与技巧,至少会两下的话也能防身,可是苦于没有什么武术教习,林家又不请自己也没地方学。
一日他正在村中漫步,偶然间听闻村中有一位曾随军征战四方、如今落叶归根的岳家军老兵。这位老兵的故事在村民间口耳相传,充满了传奇色彩,让林一飞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与向往。第二天清晨,阳光初照,林一飞便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和几两散银,踏上了前往老兵居所的路途。
老兵的住处简朴而宁静,周围环绕着几株老树,仿佛也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林一飞轻轻叩响门扉,不多时,一位面容沧桑却眼神炯炯的老人出现在门后,正是那位传说中的岳家军老兵。
“小娃娃,找我何事?”老兵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岁月的沉淀。林一飞恭敬地行了一礼,说明了来意,并递上了手中的银两,表示愿意以师礼相待,学习真正的战斗技巧。老兵初时有些惊讶,但看到林一飞眼中的坚定与热情,最终点头应允。“也罢,看你小子有股子韧劲,我就教你几手。不过,武艺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老兵语重心长地说。
于是,从那天起,林一飞的训练内容中多了一项——跟随老兵学习射箭与刀法。老兵虽年迈,但一招一式仍显凌厉,他教导林一飞,射箭不仅在于力,更在于心,需心无旁骛,方能百发百中;而刀法则讲究身法灵活,力从腰发,势如破竹。
尽管老兵传授的招式并不繁复,仅有两三式精髓,但林一飞深知,这些正是历经战场考验、去芜存菁的精华所在。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每一个细节,每当夜幕降临,他便在私塾后的空地上,借着月光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流畅自如,方肯罢休。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一飞的体能与武艺均开始有了进步,就连家里人都说他的身体素质似乎的确比之前要好多了,他不仅在体能训练中更加得心应手,连带着射箭与刀法的运用也日渐纯熟。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学习如何将养生之道与战斗技巧相结合,希望自己能在激烈的对抗中也能保持冷静与持久。
在林一飞的家族中,亲情的纽带却有些错综复杂,林一飞作为家中的第三子,与一母同胞的妹妹林纤儿以及弟弟林嵩关系尚算不错。
林纤儿,一个温婉聪慧的女孩,自幼便与林一飞关系不错。她也总能在林一飞疲惫或受挫时,以她那柔和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给予他最大的安慰与鼓励,林嵩也经常是三哥长三哥短的在他身边。
然而对于林一飞的另外两位兄长,情况则显得有些微妙。这两位兄长年长林一飞许多,性格各异,却因各自的生活轨迹和家族地位的不同,对林一飞的态度颇为复杂。他们之中,一人性格沉稳,行事谨慎,对掌管家族有着特殊的念;另一人则较为外向,似乎更喜欢结交权贵。两人虽在家族中各有建树,但对于林一飞却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
一方面,他们深知林一飞的身份可能带来的利益与权势,不愿轻易得罪这位未来的“贵人”;另一方面,内心深处的传统伦理观念又让他们对这段不为人知的血缘关系感到些许不适与排斥。
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他们往往保持着一种礼貌而疏离的态度,既不过分亲近,也不刻意疏远,彼此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尽管如此,林一飞并未因此而心生怨恨或沮丧。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难处,而他所能做的就只有默默的提升自己,然后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加强自身,在锻炼他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武艺与体能,更在心灵上得到了磨砺与成长。他只是需要学习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如何在孤独中坚守信念。
不过作为家主的林裴却对这个“儿子”颇为看重,在他的心中藏着一份超越血缘的深情与远见。对于林一飞,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实则是权臣秦桧的私生子身份,林裴从未有过丝毫的轻视或利用之心。相反,他从林一飞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常人的坚韧与不屈,那是一种在逆境中仍能绽放出耀眼光芒的品质,让他深感敬佩。
如果说之前林一飞只是个读书很努力的书呆子,那么现在他偷偷的练习弓箭和一些简单的刀法则是体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抱负责林裴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权势与地位虽能带来一时的安稳,但真正能够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内心的强大与能力的卓越。他观察到林一飞在日常中的自律与勤奋,那份对各方面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我提升的不懈努力,让他看到了林家未来的希望之光。
他知道惧内的秦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林一飞有认祖归宗的一天,所以他不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亦或是有多么平庸都不可能以秦桧儿子的身份,即便他是秦桧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因此,林裴对林一飞的培养与看重,远超出了寻常父亲所能给予的范畴。
他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林一飞尽可能好的资源,支持他强身健体乃至经世之学,更在精神上给予他无限的鼓励与信任。每当林一飞遇到挫折或困惑时,林裴总是那个第一个站出来,用他那深邃而温暖的目光,给予林一飞前行的力量与方向。
“一飞,你记住,无论你的出身如何,你都是林家的骄傲。”林裴常常这样语重心长地对林一飞说,“你的努力,比任何关系都要来得更加珍贵。我相信,假以时日,你定能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为林家光宗耀祖。”
在林裴的眼中,林一飞早已不再是略显羞涩的少年,而是能够独当一面、引领家族走向辉煌的继承者。他们的关系,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父子之情。
所以林裴就这样把林一飞叫到了花厅,让他带着家中的雇的长工去县衙缴纳钱粮。
五月初一的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林府的青石小径上。林裴身着一袭淡雅的儒衫,站在花厅门口,目光中满是对林一飞的期许与信任。他深知,今日之行,不仅是对林一飞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家族未来走向的一次重要铺垫。
“一飞,此行前往仙游县衙缴纳夏季田赋与钱粮,责任重大,路上又不太平,你需事事谨慎,既要平安到达县衙,又要确保账目清晰无误。”林裴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落在林一飞的心头。他轻轻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那是一种无声的鼓励与托付。
林一飞深知这任务的重量,虽然不明白林裴为什么派自己去而不是长子林一继,却也感激“父亲”给予他的这份信任与机会。他躬身行礼,郑重应允:“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负所托,圆满完成任务。”
然而,这一幕落在长子林一继的眼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林一继自幼便被视为家族的继承人,习惯了享受着众人瞩目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