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诱人的味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默默地为林一飞和何三娘祈祷,希望他们能早日解开误会,共结连理。而林一飞与何三娘之间的情感,也在这一日日的微妙互动中,悄然生长,逐渐绽放出属于他们的花朵。 五天的时光,在村民们不辞辛劳的奔波与汗水中悄然流逝。当最后一车肥料原料被缓缓拉入济川村与书峰村交界处的空地时,整个现场都沸腾了起来,村民们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成就感。林一飞站在人群之中,望着堆积如山的肥料原料,眼中闪烁着满意与期待的光芒。 他深知,这是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精神的体现。于是,他高声宣布:“各位乡亲,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肥料原料终于收集足够了!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更为关键的阶段——土地翻耕与肥料配比施用。” 话音未落,范汝为便挺身而出,他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带领村民们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劳作中。他大声说道:“乡亲们,听好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两个村子的土地全部翻耕一遍,让土壤松软透气,为接下来的播种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家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片区域,务必做到细致入微,不留死角。” 村民们闻言,纷纷响应,他们迅速集结成队,拿起锄头、铁锹等工具,投入到紧张的翻耕工作中。阳光下,他们的身影与土地融为一体,每一滴汗水都仿佛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林一飞则亲自监督整个翻耕过程,他穿梭在田间地头,不时地给予指导和建议。他深知翻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作物生长,因此他要求必须做到深耕细作,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的改良。 经过数日的连续奋战,两个村子的土地终于被翻耕完毕。望着那片片翻新的土地,林一飞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有了这样的开端,未来的丰收便指日可待。 紧接着,林一飞又开始亲自指导村民们进行肥料的配比与施用。他已经根据土壤的性质、作物的需求以及肥料的种类与数量,精心计算出了每一种肥料的配比,并亲自示范如何均匀地将肥料撒播在田地里。 虽然之前在家里的实验都失败了,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货,至少有了这一种虽然对土壤改良作用比他期望中相对较小的配比方案,只不过当时被他否决了而已。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肥料撒入土壤之中,他们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蕴含着林一飞无数的心血与智慧。他们更加坚信,只要按照林大人的指导去做,今年的收成一定会比往年更加丰厚。 随着肥料的施入,整个田地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阳光下,那片片肥沃的土地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实在是享受不了这种迷人味道的林一飞终于还是回到住处休息去了。 翻完了地,接下来该做的就是挖水渠和做水车,这倒是没有什么必须的先后顺序,同样受不了这味道的范汝为也就选择了先去天马山附近弄木料和竹子。 范汝为带领着一队身强力壮的村民,踏上了前往天马山的路途。山间清风徐来,鸟鸣声声,为这艰辛的劳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他们肩上扛着斧头、锯子,手中提着绳索,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抵达天马山脚下,范汝为环视四周,选中了一片生长茂盛、竹木相间的区域。他深知,这些坚韧的竹子与粗壮的树木将是制作龙骨水车的关键材料。随着一声令下,村民们迅速分散开来,各自寻找合适的树木和竹子。 斧起斧落,木屑纷飞,范汝为亲自示范,如何选取最适合做水车部件的木材,以及如何以最省力的方式砍伐竹子。他的话语简短而有力,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熟练与自信。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也渐入佳境,效率倍增。 经过一番努力,所需的材料终于收集齐全。范汝为组织大家将木材和竹子捆扎好,小心翼翼地运回村庄。回到村中,他们立刻投入到龙骨水车的制作中。 图纸上,龙骨水车的每一个部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从主体框架到每一个细小的齿轮,都体现了林一飞的匠心独运,虽然不认字,但范汝为和村民们还是围坐在图纸旁,仔细研究,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随后,他们按照图纸的指引,开始动手制作。锯木、刨平、钻孔、组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高的耐心与精确度。范汝为亲自监督,不时地调整角度、纠正偏差,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完美契合。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林一飞简朴的卧室里,为他疲惫的身躯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纱。长时间的劳作与筹划,让他急需一场小憩来恢复精力。随着一阵悠长的呼吸,他缓缓睁开眼,窗外的鸟鸣和远处村民劳作的声音交织成一首生动的田园诗。 意识到时间已不早了,林一飞迅速起身,简单洗漱后,便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村中的龙骨水车制作现场走去。 来到制作现场,只见范汝为正带领着一群工匠,满头大汗地忙碌着。龙骨水车的各个部件已初具规模,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林一飞没有打扰他们,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他用手轻轻抚摸过那些精心雕琢的木材,感受着它们的质感与温度,仿佛在与这些即将焕发生命力的机械部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确认了一遍又一遍,从主体框架的稳固性到齿轮的咬合度,再到木轮的平衡性,林一飞都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检查。他深知,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水车的失败,因此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终于,在确认所有尺寸都准确无误,每一个部件都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林一飞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过身,面向范汝为和工匠们,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说道:“各位乡亲,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的水车和灌溉系统都没有问题了。现在咱们可以先把这些东西放在这里。过几天挖了灌溉渠再拼装不迟,只是记得别让自家孩子把这东西弄坏了才好。” 范汝为等人忙了一天,也确实累了,闻言便都连声称善,众人这才各自回家,林一飞也带着林五一起回了住处。 夜幕降临,济川村与书峰村都被一层淡淡的月光轻柔地覆盖,万物似乎都沉浸在了这片宁静之中。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却隐藏着一丝不为人知的暗流。 林一飞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简单地用过晚餐,便坐在自家院中,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而另一边,范汝为也在家中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谈及今日的收获,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就在这样的夜晚,一个身影悄然溜出了自家的院门,在昏暗中显得格**森。 李二狗蹑手蹑脚地穿过村中的小巷,不时回头张望,生怕被人发现。他的目的地,正是白天存放龙骨水车部件的空地。打算按照知县大人的吩咐把其中一些零部件破坏掉,让林一飞做的事都变成无用功。 当他悄悄接近空地时,却发现空地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些即将改变村庄命运的机械部件静静地躺在那里,月光下显得格外庄重而神秘。李二狗心中一阵窃喜,便拿起其中做的精细的一些零件齿轮又往家中行去。…… 林一飞坐在院中,手中握着刚写完给父母的信,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信中,他尽量以轻松的笔触描述了自己担任屯田令以来的种种经历,从初到村庄的陌生与挑战,到与村民们并肩作战、共同克服困难的点点滴滴。虽然言语间不乏疲惫与艰辛,但更多的是对未来丰收的期待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放下笔,抬头望向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夜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打破了这份宁静。他站起身,在院中缓缓踱步,试图驱散心中那份莫名的孤寂感。 不经意间就走到了厨房附近,一阵哗哗的水声隐约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他心中一凛,随即又感到一丝好奇。记得上次就无意在福州城里撞见何三娘洗澡的一抹惊艳让现在想起来依旧回味无穷,而今夜,这熟悉的水声再次响起,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林一飞轻轻靠近厨房的窗棂,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小院,也照亮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何三娘。她正背对着他,站在木桶边,用木桶舀水轻轻浇在身上,动作轻柔而自然。月光下的她,更显得肌肤如玉,长发如瀑,美得让人心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