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济仁堂茶话会(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何三娘似乎也察觉到了林一飞异样的眼神,脸颊不禁微微泛红,但她并未躲避,反而更加大胆地迎上了林一飞的目光。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对视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终于,林一飞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缓缓向前迈了一步,轻轻地将何三娘拥入怀中。何三娘没有抗拒,反而顺从地依偎在林一飞的胸前,两人的心跳在彼此的耳边交织成一首无言的情歌。 风轻轻拂过窗棂,带着一丝凉意与花香,却也似乎在为这室内即将发生的温情添上一抹柔和的背景。林一飞与何三娘相拥的瞬间,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仿佛随着夜色一同消散,只留下两颗心紧紧相依的温暖。 林一飞的手轻轻抚过何三娘的发丝,那如丝般顺滑的触感让他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柔情。他低头,目光温柔地落在何三娘的脸上,那双平日里温婉的眼眸此刻闪烁着期待与羞涩,让他更加心动不已。 何三娘感受着林一飞的怀抱,心中涌动着安宁与幸福。她轻轻踮起脚尖,将自己的唇轻轻印在林一飞的唇上,那是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吻,仿佛是在诉说着她所有的情感与依赖。 林一飞被这突如其来的吻所触动,他加深了这个吻,两人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而热烈。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彼此存在的世界,所有的外界喧嚣都被隔绝在外。 随着情感的升温,林一飞轻轻抱起何三娘,走向床边。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床上,为这春宵增添了几分朦胧与浪漫。他们缓缓躺下,身体与身体之间没有丝毫的缝隙,仿佛天生就该如此紧密相连。 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他们彼此探索、相互慰藉,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了爱意与温柔。春宵苦短,但对他们而言,这一刻的相守却是永恒。他们在彼此的怀抱中找到了归属与安宁。 当晨曦初现,第一缕阳光悄悄探进屋内时,林一飞与何三娘相视一笑,何三娘温柔的起身去张罗早饭,林一飞伸了个懒腰穿上便服去了前厅。 在晨光微露的宋代龙溪县衙内,林一飞身着官服,步履稳健地步入前厅,开始了他作为县令的日常。宋代,虽是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但县一级的政务相较于后世而言,确实显得较为简约而有序。龙溪县,一个拥有两千余户的小城,其治理虽需细致入微,却也因人口不多、民风淳朴而相对轻松。 林一飞坐下后,案牍之上已整齐摆放着当日需处理的公文与案卷。他首先翻阅的是户籍与田亩的登记册,这是了解民生、掌握地方经济命脉的基础。宋代重视农业,土地与人口的管理尤为关键。然而,由于县小人稀,这些工作并未给他带来太大的负担,不过片刻功夫,他便对县内的基本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 随后,他转而处理民间诉讼与纠纷。宋代司法制度较为完善,县衙设有专门的司法人员负责审理案件,林一飞作为县令,更多的是进行复核与裁决。今日所呈上来的案件,大多是一些邻里间的口角之争或是轻微的财产纠纷,他依据律法,结合当地风俗,迅速而公正地给出了裁决意见,力求做到既维护法纪,又不失人情味。 处理完这些事务后,林一飞还特地询问了县衙内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包括昨天刚刚进行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他详细听取了王甫的汇报,也知道这是一项需要做至少一年以上才能完成的事,倒也不急,只是把过程大概和王甫说了便不再问。 一个时辰后,当第一缕阳光完全照亮县衙时,林一飞的案头已是一片清爽,所有公事皆已妥善处理完毕。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心中暗道这县令比后世的工作轻轻多了。 当时间缓缓步入巳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济仁堂药铺前的小巷里已是一片热闹景象。苏瑶的丫鬟玉梅身着淡绿罗裙,发间插着一支素雅的玉簪,显得格外清丽可人。她站在县衙门前的石阶旁,不时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紧张。 不久,远处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玉梅循声望去,只见林一飞身着一袭素雅的便服,腰间挂着一块质地温润的玉佩,步伐从容地向这边走来。不同于官服加身的威严,此刻的林一飞显得更加平易近人,眉宇间透露出几分书卷气。 玉梅连忙迎上前去,福了福身子,轻声说道:“林大人,我家小姐已备好香茗,在济仁堂静候大人光临,以表昨日之歉意。”林一飞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地扫过玉梅,笑道:“有劳姑娘带路。”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不久便来到了济仁堂药铺前。药铺外挂着几串药葫芦,随风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店内,一排排药柜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多种药材的独特气息。 苏瑶早已在店内等候,她身着淡蓝色衣裙,发髻高挽,显得格外端庄秀丽。见到林一飞进来,她微微一笑,起身相迎,道:“林大人能赏光前来,小女子不胜荣幸。” 林一飞拱手回礼道:“苏姑娘客气了,昨日之事,本官也有诸多考虑不周之处,还望姑娘海涵。” 在见到林一飞步入济仁堂的那一刻,苏瑶心中不禁微微一颤。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修长挺拔的身影,一袭素雅的便服更添了几分温文尔雅的气质。他步伐稳健,眉宇间既有书生的文气,又不失为官者的沉稳,让人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 苏瑶暗自赞叹,这林一飞果真是身材纤长,一表人才,难怪县中许多女子都对他心生倾慕。然而,转念一想起昨日之事,她心中又生出一丝不满与戏谑,暗道:“此人外表虽佳,却也是个好色之徒,看我如何好好整整他。” 于是,她并未急于让玉梅奉茶,而是亲自引领林一飞向客厅走去,一路上言谈举止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与礼貌,眼神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客厅内布置得简约而雅致,几盆兰花静静地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与外面的草药香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苏瑶请林一飞在客椅上坐下,自己则在一旁的茶几旁优雅地坐下,双手轻轻交叠于膝上,目光平静地望向林一飞,仿佛是在等待着一场好戏的上演。 “林大人,请稍坐片刻,容我整理一下思绪,再与大人详谈。”苏瑶的声音柔和而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她故意放慢语速,享受着这份掌控全局的快感,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整治”这位好色又讨厌的县令。 林一飞只是微微一笑,礼貌地应声道:“苏姑娘请便,本官静候便是。”说着,目光在客厅内悠然扫过,心中却是对苏瑶的才情与美貌暗暗称赞。 然而,此时他并不知道,这场看似平常的会面,实则暗流涌动,一场由误会引发的“整治”大戏正悄然拉开序幕。 苏瑶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弧度,目光转向林一飞,带着几分试探地问道:“林大人,初来龙溪,不知对这方水土有何感想?龙溪虽非繁华之地,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只是物资匮乏,百姓生活或许不如大人之前所见的那些富庶之地。” 林一飞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苏瑶话语中的微妙情绪,以及她迟迟未让丫鬟上茶的不寻常举动。他并未直接回答关于龙溪的看法,而是轻轻一笑,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别处,道:“苏姑娘所言极是,龙溪自有其独特之处,风土人情皆令人难忘。不过,本官倒是更好奇,像苏姑娘这样才情出众的女子,是如何协助苏大官人在这小城里将济仁堂经营得有声有色的?” 苏瑶没想到林一飞会如此巧妙地避开了她的锋芒,转而询问起自己的经历来,心中不禁暗暗生气。但她并未轻易松口,反而加深了嘴角的笑意,回答道:“林大人谬赞了,小女子不过是略懂医术,承蒙乡亲们不弃,方能在龙溪立足。至于经营之道,无非是诚信待人,勤勉不辍罢了。倒是大人您,初来乍到便能迅速融入此地,处理政务游刃有余,才是真正令人钦佩。” 林一飞轻轻摇了摇头,道:“苏姑娘过谦了。本官深知治理一方非易事,还需多多仰仗地方贤达如苏姑娘之助力。至于龙溪的未来,本官正欲与诸位乡绅商议,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说到这里,林一飞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坚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龙溪未来的图景,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龙溪正在他的心中缓缓展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