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汝为与范积中在后阵,原本静候着前方战事的捷报,却不料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彻底震撼。两人面色骤变,目光中满是难以置信与震惊。那爆炸的威力之巨,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仿佛整个天地都在这一刻为之颤抖。
“叔父,这……”范汝为的声音微微颤抖,他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景象,更未料到战局会急转直下至此。
范积中紧抿双唇,苍老的脸庞上刻满了凝重与沉思。他深知,今日之战已非人力所能扭转,再坚持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子弟兵白白送命。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与不甘,沉声道:“撤!立刻撤退!保存实力,日后再图。”
范汝为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叔父所言非虚。他迅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随着撤退命令的下达,剩余的起义军士兵如同惊弓之鸟,纷纷丢盔弃甲,向着后方逃去。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那爆炸声仿佛成了无法摆脱的噩梦,如影随形。
范汝为与范积中并肩而立,望着前方混乱不堪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叔父,我们走吧。”范汝为轻声说道,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坚定。
范积中点了点头,两人相视一眼,范汝为也只是和城头上的林一飞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再次见面竟然是这样一种形势下,在一片混乱与硝烟之中,范汝为与范积中带着残余的起义军士兵,默默地撤离了龙溪县城,向着未知的未来进发。
龙溪县城内,当爆炸的余波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与尘埃也开始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置信的欢腾与庆祝。城楼上的衙役与民团将士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相互拥抱,欢呼雀跃,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而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大人英明!大人威武!”城墙上,衙役们纷纷向林一飞致以最高的敬意,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响彻云霄。林一飞站在城头,望着下方欢庆的百姓和士气高昂的衙役,心中却是一片复杂。
其实这场胜利何尝又不是一次豪赌,他也只有那么多的炸药包,之所以一次都用了不过只是为了能起到威慑作用,自己手里也不过有两百衙役和几百民团罢了,如果范汝为真的带领剩下的人来攻城,那么自己也不能抵挡,只是这个时候没人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罢了。
林一飞深知,胜利虽喜,但一定要低调,他即刻命人准备笔墨,亲自撰写战报,准备送往泉州府。战报中,他字里行间谦逊地表示,此役能胜,全赖将士们用命,以及百姓们的支持,对于自身及部下的贡献则轻描淡写,尤其对那决定性的炸药包避而不谈。
林一飞在撰写完战报,并细心叮嘱下属务必低调行事之后,心中本以为可以稍微松一口气,让这场突如其来的胜利暂时归于平静。然而,世事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不仅龙溪县城内,连周遭各县都沸腾了起来。林一飞使用炸药包击退起义军的壮举,被添油加醋地传颂开来,渐渐演变成了一则则传奇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林一飞被赋予了超凡的能力,有人说他精通奇门遁甲,能以一己之力撼动山河;更有甚者,传他习得了失传已久的法术,能够呼风唤雨,操控天雷地火。
起初听闻这些谣言,林一飞只是苦笑摇头,认为不过是民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无伤大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谣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开始影响到他的仕途与民心。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将他视为救世主般崇拜,而一些官员则开始对他投来复杂的目光,既有羡慕也有忌惮。
作为林一飞的直接上级,谢昌没有公开表态支持或反对这些谣言,也没有对林一飞进行任何形式的询问或责备,他也只是把这些谣言和自己所知写成战报上交朝廷。
而林一飞却似乎根本没有收到这些事的影响,反而是在第二天就让王甫继续召集众泼皮继续开始他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此前钱的工程尾款两位掌柜虽然已经来找自己想要结清,可林一飞却永远都是那句,等有钱了一起结,随后以县衙的名义开张借据就算了帐,对于这样无限近乎无赖的行为两人也只能干着急了。
毕竟有了起义军的事在前,林一飞的理由又很充分,还没说自己要赖账,这亏也只能是暗气暗憋。
当然进展最快的还是林一飞跟苏瑶的事,最近在谈情说爱上面林一飞忙的是不亦乐乎,白天苏瑶都会来县衙缠着他,而到了晚上还有何三娘,只觉这齐人之福简直不要太好。
夜幕降临,龙溪县衙的后院,月光如洗,洒在一间幽静的小屋上。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林一飞与何三娘的身影。何三娘一双秋水般的眼眸中总是藏着对林一飞深深的依恋。
她轻移莲步,为林一飞褪去白日的疲惫,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温情在夜色中悄然流淌。
她亲手泡制的香茶,香气袅袅,让林一飞的心神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两人或低语浅笑,或静默相依,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夜深了,窗外的虫鸣似乎也在为这份柔情蜜意伴奏,室内更是春意盎然,情意绵绵。
然而当晨曦初现,照耀在龙溪县衙的大堂上时,林一飞已换上了另一副面孔,他是那个公正严明的县令,也是苏瑶心中那个温柔的林大哥,县里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她对林一飞的绵绵情意情意,就连苏明也会经常被熟人调侃是县令大人的未来岳父,苏明也只是笑而不语的得意模样。
随着龙溪县逐渐从战乱的阴影中恢复过来,林一飞的心中也开始盘算起另一件大事——他与苏瑶的未来。每当夜深人静,与何三娘共度的温馨时光虽让他感到幸福与满足,但苏瑶那纯真无邪的笑容与坚定的目光,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一飞坐在县衙的书房中,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准备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林裴和李清写家书告知此事。
笔尖轻触纸面,林一飞的思绪如泉涌般流淌:“父亲、母亲大人膝下敬禀……”
他先是简要汇报了龙溪县的近况,包括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随后,笔锋一转,林一飞的语气变得温柔而坚定:“近日,儿有一事,欲与二老商议。在龙溪县任职期间,儿有幸结识了药商苏明之女苏瑶,此女温婉贤淑,才情出众,更难得的是她心地善良,与儿志同道合,共历风雨,情愫渐生。儿心中已认定,苏瑶便是能与儿共度此生之人。”
写到这里,林一飞停下了笔,凝视着窗外那片宁静的蓝天,心中涌动着对苏瑶无尽的思念与期待。他深吸口气,继续写道:“儿知婚姻大事,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特此修书一封,恳请父亲能派人前来龙溪,与苏家商议提亲之事。”
写毕,林一飞将信纸小心折叠,装入信封,贴上封口,唤来一名衙役,吩咐其务必安全送达仙游县的家中。
龙溪县衙内,一片宁静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和远处孩童的嬉戏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道轻盈的身影悄然步入,正是苏瑶。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的篮子,里面装满了从自家药铺精心挑选的补药,每一味都是针对林一飞近来忙碌奔波、身心俱疲而特意准备的。
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林一飞的关怀与爱意。
“林大哥,我听三娘姐说你又在书房忙碌了,特地给你送了些补药来。”苏瑶的声音如同春日里的暖风,轻轻拂过林一飞的心田。她边说边将篮子放在桌上,开始细心地整理起那些药材来,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林一飞抬头,望向苏瑶,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感动。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缓缓走到苏瑶身边,轻声说道:“瑶儿,你怎么来了?这些日子让你担心了。”
苏瑶抬头,与林一飞的目光交汇,脸颊不禁微微泛红,羞涩地低下了头。“人家担心你的身体,看你总是这么忙,心里就忍不住挂念。”她的话语中充满了真挚与柔情。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默契与深情在彼此的眼神中流转。林一飞拉过苏瑶的手,两人一同坐在了书桌旁,他轻轻抚摸着苏瑶的秀发,眼中满是宠溺。
书房内的阳光映照着这对恋人的身影。他们或低声细语,或相视而笑,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苏瑶不时地为林一飞讲解着各种药材的功效与用法,而林一飞则认真倾听,偶尔提出一些疑问,两人的对话中充满了温馨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