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六章 欲擒故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日之后,晨曦初破,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迎来了又一日的朝会。百官列队,肃穆庄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王俊身着朝服,步伐稳健地步入大殿,心中暗自盘算着即将提出的议题。 待百官行礼完毕,王俊借机出列,恭敬地向皇帝及满朝文武奏道:“陛下,臣有本奏。鉴于闵北地区局势初定,范汝为等起义军虽已招安,但仍需有力之人前往安抚,以防再生变故。臣以为,秦丞相之子秦熺,才学兼备,且家族威望显赫,若能出任闵北安抚使,定能迅速稳定局势,震慑宵小。”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官员目光闪烁,暗自揣测秦桧的意图。然而,张浚闻言,却是不动声色,待王俊言毕,他缓缓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王大人所言差矣。秦公子虽才华横溢,但闵北之事,非仅威望所能解决。臣近日细阅泉州知府谢昌所上奏折,其中提及龙溪县令林一飞,此人不仅文采飞扬,更兼勇武过人,曾率区区数百民团,大破五千起义军,其智勇双全,实乃罕见。且林一飞曾在在闵北任职,对当地民情、地形了如指掌,若由他出任闵北安抚使,定能更加得心应手,迅速恢复地方安宁。” 张浚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一片哗然。秦桧坐在群臣之中,面色平静,眼神却深邃难测,似乎对张浚的提议并不感到意外。王俊则心中暗惊,他未曾料到张浚会如此直接地反对他的提议,并如此高调地推崇林一飞。 赵构闻言,微微颔首,目光在秦桧与张浚之间游移,显然也在权衡利弊。片刻之后,他开口问道:“秦卿,张卿所言,卿以为如何?” 秦桧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谦和而坚定:“陛下,臣以为张丞相所言极是。小儿秦熺虽懂文事,却不甚了解地方之事,那林一飞臣虽不甚了解,然张相既荐此人,想必有些才学,若能为朝廷所用,实乃我大宋之幸,若其不成,则再举贤能亦未迟晚,若陛下认为林一飞适合此职,臣自当全力支持。”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更是议论纷纷,不少官员认为秦桧是被张浚在朝堂上扳回一城,同时也对林一飞的才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赵构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宣布道:“既如此,朕便依张丞相所奏,升任龙溪县令林一飞为闵北安抚使,即刻启程进京述职,望其不负朕望,速速平息闵北之乱,还社稷安宁。” 随着赵构的圣旨掷地有声地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与恭贺之声。林一飞的名字在瞬间传遍了整个朝堂,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龙溪县令,一夜之间便从一个八品小官跃升为了掌管一方安危的六品安抚使,其速度之快,令众人惊叹不已。 王俊心里此时是很高兴的,但他却只能尽量表现出深知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尚浅的样子,同时更加佩服秦桧的老谋深算。 赵玮退朝时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他瞥向秦桧,眼中闪过一丝挑衅的笑意,似乎在说:“秦相,这一局你我可算是打了个平手。”而张浚则是更为直接,他故意放慢脚步,与赵玮并肩而行,路过秦桧身旁时,轻声说道:“秦相胸襟宽广,令人佩服。”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与挑衅,却也难掩其内心对林一飞才能的认可与对朝廷未来的期许。 然而,赵玮与张浚所不知的是,秦桧内心的波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林一飞才是他真正亲生的儿子。这个秘密,如同他手中最锋利的剑,也是最深的伤。 他深知,一旦林一飞的身份曝光,将会引起多大的波澜,但他更清楚,他必须让林一飞在暗处成长,直至有能力独当一面。 此刻秦桧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儿子才能的骄傲,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他暗暗叹息,转身走出大殿,心中已盘算着如何在暗中为他铺平道路,确保他能够顺利接手闵北的安抚使一职,而不被朝中的暗流所伤。 秦桧步出大殿,阳光虽明媚,却照不进他心中的阴霾。回到相府,他径直走向书房,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更添了几分深沉与莫测。 不多时,亲信万俟卨被匆匆召见。万俟卨步入书房,见秦桧面色凝重,心中已猜到了几分。他躬身行礼,静待秦桧发话。 “万俟”秦桧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可知今日朝会上之事?”万俟卨点头,答道:“门下略有耳闻,官家已任命林一飞为闵北安抚使。” 秦桧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与决绝:“你知道一飞是我独子,此事不论何时你皆需守口如瓶,不得有丝毫泄露。” 万俟卨闻言躬身道:“相爷放心,此事关乎重大,下官定当守口如瓶,誓死保护公子安全。” 秦桧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知你手下有支精锐,现命你即刻挑选几十名忠诚可靠之人保护一飞。他初入朝堂,根基未稳,又身负重任,难免会有宵小之徒暗中作祟。你务必确保他此行万无一失。” 万俟卨深知此任务之重大,他郑重其事地答道:“相爷放心,下官即刻去办,定不负所托。” 说罢,万俟卨转身欲走,却又被秦桧叫住:“还有,你需暗中留意朝中动向,特别是那些对一飞心怀不满之人。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万俟卨再次躬身应允,随后迅速退出书房,着手安排一切,随着万俟卨的离去,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 在远离朝堂喧嚣的龙溪县衙内,林一飞正沉浸在他那平凡而惬意的生活中,浑然未觉命运的巨轮已悄然为他转动了方向。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他那张略显疲惫却又洋溢着满足之色的脸庞上。昨晚,他又与苏瑶共度了一个温馨的夜晚,苏瑶温婉贤淑,总能在不经意间拂去他一天的疲惫。而美妾何三娘,则以她的活泼与机智,为这府邸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此刻,林一飞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串铜钱,书房外,鸟语花香,一派宁静祥和。林一飞偶尔抬头望向窗外,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就会这样平静地度过,守着这片土地,守着家人,做一个被百姓爱戴的县令。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就在林一飞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时,一道来自杭州城的圣旨如同晴天霹雳,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消息传到龙溪县时,他正在田间与农人交谈,了解今年的收成情况。当沈意安匆匆赶来告诉他,他被任命为闵北安抚使,即刻需进京述职时,林一飞愣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林一飞闻言,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也有对家人深深的眷恋。他迅速整理了思绪,决定即刻返回县衙,与苏瑶和何三娘共商此事。 回到县衙,林一飞径直走向后院,那里是他与两位爱妻共享天伦之乐的地方。何三娘正坐在院中,手执针线,细心地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缝制衣物,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而苏瑶则在一旁逗弄着一只刚学会飞翔的雏鸟,笑声清脆悦耳。 林一飞轻步上前,轻轻握住苏瑶的手,温柔地将圣旨的内容告诉了她。苏瑶初时也是一惊,随即眼中便闪烁起了喜悦的光芒。她深知丈夫的才华与抱负,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对她而言,既是离别的不舍,也是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官人,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苏瑶微笑着说,“虽然我们不能随你长途跋涉,但心中却为你高兴的,只是……”说到这里,她轻轻抚了抚微隆的小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何三娘见状,也连忙收起笑容,走到林一飞身边,关切地问:“大人,你要去闵北了,那我们怎么办?” 林一飞望着两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她们的心。于是,他深吸口气,坚定地说:“你们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们孤苦无依。这次进京述职,我打算带上你们一同前往。杭州城繁华富庶,你们在那里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等我做完了事,再回京城找你们。” 苏瑶闻言,眼眶微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她轻轻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官人,你放心去吧。我和三娘会照顾好自己,盼你早日平定闵北,凯旋归来。” 何三娘也连忙附和:“对,大人一定要小心,我们在杭州等你。” 林一飞心中感动不已,他紧紧握住两人的手,许下了承诺:“我一定会的。等我回来,我们一起过上更加安稳幸福的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