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力排众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可是,小姐,您不是说要报仇吗?余胜他们……”贞儿欲言又止,显然对于柳烟儿突然的转变感到不解。 柳烟儿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深邃起来。“报仇是一定要报的,但我们必须智取,不能硬碰硬。林大人是我目前能找到的最有力的盟友,他的支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而且,我也并非全然没有私心,我确实……很中意他。”说到这里,柳烟儿的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红晕。 贞儿见状,心中顿时明了,她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只要小姐觉得好,贞儿就支持您。无论未来怎样,贞儿都会一直陪在小姐身边。”柳烟儿感动地握住贞儿的手,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担忧与不确定在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在建阳的军营中,余胜坐在简陋却布置得井井有条的帅帐内,手中紧握着那两封信件——一封来自安抚使林一飞,另一封则是柳烟儿的亲笔。信纸上的墨迹还未完全干透,仿佛还带着几分寄信人的温度与期待。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斑驳地照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为他平添了几分决绝与思索。 “诸位兄弟,”余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营中的宁静,“今日,我收到了两份重要的信件,一份来朝廷的安抚使林一飞,另一份则是烟儿的。” 亲信将领们闻言,纷纷围拢过来,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期待。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每一次的选择都可能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而林一飞的招安无疑是他们面前的一条光明大道。 “林大人在信中承诺,若我们愿意归顺朝廷,他将代表朝廷任命我为仁勇校尉,你等亦都是从九品的武官,并让我们抵御范汝为,以保一方安宁。”余胜边说边将信件递给身旁的将领传阅,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惊讶与振奋。 “而烟儿的信……”余胜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她向我保证林大人的诚意,并一再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柳烟儿的复杂情感,显然是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每日与自己百般柔情的女人正在另外一个男人身边。 将领们传阅完毕,纷纷看向余胜,等待着他的决定。余胜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最终坚定地说道:“兄弟们,我们起兵反抗,初衷是为了反抗不公,保护家园。如今,林大人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既能洗清我们"反贼"的污名,又能升官发财,何乐而不为?” “再者,”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范汝为之流,才是真正祸乱闽北的罪魁祸首。若我们能与林一飞联手,不仅能收了他的兵马地盘败货,更能立个大功,到时候啊,朝廷说不定还有啥封赏呢!” 几位亲信将领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与不安。李副将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谨慎:“将军,此事虽看似光明,但烟儿姑娘毕竟身在深闺,对朝堂之事了解有限。她虽是好意,但咱们不能仅凭她的一封书信就全然信赖。万一林大人的承诺只是空头支票,或是其中另有隐情,我等岂不是自投罗网?” 张先锋也点头附和:“是啊,将军,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林一飞的了解仅限于他的官职和名声,具体行事作风、性格如何,尚需时日观察。贸然行动,恐有不妥。” 面对亲信们的质疑,余胜并未立即动怒,反而更加耐心地解释道:“诸位兄弟的顾虑,我自然都明白。但请细想,林大人的信件上可是有朝廷的正式印章,这岂是儿戏?再者,烟儿虽为女子,但她心思细腻,又身处那等复杂之地,能得她如此力荐,必有其道理。”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坚定:“而且,我们现在的处境并不乐观。继续与朝廷为敌,只会让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兄弟们也会面临更多的牺牲。做了官,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正当的身份,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说到这里,余胜环视四周,见众人虽仍有疑虑,但眼中的光芒已逐渐从犹豫转为坚定。他继续说道:“我决定,三日之后,我们便启程前往建州城外,亲自面见见林大人,探清虚实。在此之前,大家务必加强戒备,确保营地安全,同时也要做好出发的准备。” 一番话毕,营帐内恢复了往日的肃穆与秩序。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行程。 相较于余胜的声势浩大,张时举与廖公昭两部的力量显得更为薄弱且分散。此时,两位首领正聚在一间不算宽敞的宅院里,炉火微弱,映照出他们凝重而复杂的神情。 “时举兄,你如何看待余胜那小子即将归顺朝廷之事?”廖公昭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安与疑惑。他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山野之气,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张时举轻抚着下颌的胡须,眉头紧锁。“此事非同小可,余胜一旦成功归顺,我们的处境将更加艰难。朝廷的势力本就强大,若再添余胜这一助力,只怕会加速对我们这些小股义军的围剿。”他声音低沉,语气中透露着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不错,我也正有此担忧。”廖公昭点头附和,“但余胜并非等闲之辈,此番决定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我们若贸然行动,只怕会重蹈覆辙。” “说的是,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张时举沉吟片刻,继续说道,“范汝为那厮,早已被权势蒙蔽了双眼,一心只想着架空林一飞,自己独揽大权。他若得知余胜的决定,定会有所动作。我们且静观其变,看看余胜与林一飞如何周旋,再决定我们的立场。” 廖公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时举兄言之有理,我们就先按兵不动,暗中观察。同时,也要加强戒备,防止朝廷或其他势力趁机偷袭。” 两人商议已定,便各自分头行动,加强营地的防御工事,同时派遣斥候秘密监视余胜与林一飞之间的动向。 夜幕降临,月黑风高,余胜率领着精心挑选的几百名亲信,悄无声息地靠近了田东林的府邸。这座宅院灯火阑珊,与外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不知即将到来的风暴。 余胜骑在马上,目光如炬,心中却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夜过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将彻底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无拘无束地劫掠,而是要以朝廷命官的身份行事。这份即将失去的“自由”,让他既感到不舍,又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 “兄弟们,今晚是我们最后一次行动,务必速战速决。”余胜低沉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绝与警告。他深知,此行不仅是为了筹集最后的物资,更是为了给兄弟们一个心理上的缓冲,让他们在面对新身份时,能有些许的慰藉。 随着余胜一声令下,亲信们迅速分散开来,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田东林的府邸。他们动作敏捷,训练有素,仿佛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接近着目标。 府邸的大门在一阵急促的撞击声中轰然倒地,余胜一马当先,率领着亲信们冲了进去。府内的家丁和护卫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破了胆,纷纷抱头鼠窜,或是跪地求饶。 余胜直奔主屋而去,沿途的金银财宝、珍玩玉器被他一一掠过,却并未停下脚步。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给兄弟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让他们在归顺朝廷后,能有一笔不菲的安家费。 当余胜踏入主屋时,田东林正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满脸惊恐地望着这些不速之客。余胜没有多言,只是冷冷地吩咐手下搜刮财物,并留下一名亲信看守田东林,以防他趁机逃脱或报官。 然而,在这个紧张而急促的夜晚,余胜的内心深处却悄然泛起了另一番波澜。当他目光不经意间掠过田东林蜷缩的身影时,一抹异样的色彩悄然掠过他的眼眸。那不仅仅是出于胜利的傲慢,更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悄然滋生。他注意到,在田东林颤抖的身躯旁,几位妻妾与女儿虽同样惊恐万分,但她们的容貌却各自有着难以言喻的韵味,仿佛是乱世中一抹不应被忽视的温柔。 在这一刻,余胜的心中仿佛有两个声音在激烈交锋。一个声音告诫他,身为即将归顺朝廷的将领,应恪守道义,不可做出有违伦理之事;而另一个声音,则如同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在这突如其来的权力与胜利的催化下,蠢蠢欲动。 最终,那抹不应有的欲望再次占据了上风,余胜的理智在这一刻被彻底吞噬。他命令手下暂停搜刮,转而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将田东林的妻妾女儿带至一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