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随着他即将步入枢密院,成为郡王心腹,身份地位骤然提升,这些官员们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不仅主动接近,更是言辞恳切,仿佛一夜之间又找回了那份久违的兄弟情谊。林一飞心中暗叹,这官场之中,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
然而,他并未被这些表面的热情所迷惑。林一飞深知,这些官员们的亲近,更多的是基于对他未来权势的敬畏与讨好,而非真正的友谊与信任。他心中暗自警醒,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与独立,不为这些虚情假意所动摇。
同时,他也感到一丝悲哀。在他看来,官场本应是一个为国为民、共谋大计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充斥着尔虞我诈、人情冷暖的名利场。
想到这里,林一飞收敛了思绪,重新将注意力回到了眼前的茶话会上。他微笑着与各位同僚交谈,时而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时而分享自己的见解与规划。随着晨光逐渐洒满花厅,这场临时的茶话会也接近尾声。林一飞站起身来,向各位同僚深深一揖,表达了对他们支持与帮助的感激之情。
正当林一飞与鸿胪寺的同仁们茶话正酣,气氛渐入佳境之时,门外忽传来一阵急促而威严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圣旨到——鸿胪寺少卿林一飞接旨!”
这一声宣告,瞬间打破了花厅内的和谐与宁静,所有人皆是一愣,随即纷纷起身,整理衣冠,面向门口,神色凝重。林一飞也是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道调任的旨意,更是他仕途生涯中一个新的起点。
只见一名身着华丽宦官服饰的太监,手持黄绫圣旨,步履匆匆地步入花厅,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最终停留在了林一飞的身上。他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鸿胪寺少卿林一飞,才德兼备,智勇双全,于扶桑使臣一案中表现卓越,深得朕心,特擢升为枢密院知事,即日起接管原枢密院知事刘振之全部职责,全权负责京城及皇城兵马之调动部署,以安社稷,定民心。望卿勤勉尽责,不负朕望。钦此!”
随着太监话音落下,花厅内一片寂静,只余下圣旨被缓缓卷起的细微声响。林一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责任感,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肩上所承载的国家重任的期许。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以手接旨,声音坚定而有力:“臣林一飞,领旨谢恩,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恩浩荡!”
周围的官员们也纷纷上前,向林一飞道贺,有的更是投来羡慕与敬仰的目光。林一飞一一回礼,心中却更加清醒。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已截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在鸿胪寺默默无闻的少卿,而是成为了掌管京城防务的枢密院知事,一举一动都关乎国家的安危与稳定。
太监宣读完圣旨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似乎对林一飞的晋升既有所期待,又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微妙。他轻咳一声,打破了花厅内的沉寂,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林大人,旨意已下,即刻便可赴任。请随咱家前往枢密院,交接事宜。”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有千头万绪,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笑容。他向在场的官员们投去感激的一瞥,随即转身,步伐稳健地跟随太监一行走出鸿胪寺。门外,早已备好的马车静静地等候着,车身上绣着象征皇权的金色图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随着车轮缓缓转动,林一飞的心境也逐渐平复下来。他闭目沉思,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也有对过往的回顾与反思。而此刻,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即将面对的枢密院使,竟是自己那隐藏在暗处、永远无法公开相认的老爹秦桧。
抵达枢密院时,日已高悬,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古老的院墙上,为这座权力中枢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林一飞跟随太监穿过一道道门廊,最终来到了枢密院的核心区域。这里,每一位官员都行色匆匆,脸上写满了严谨与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
太监将林一飞引至一位负责接待的官员面前,简短交代了几句后,便告退离开。接待官员上下打量了林一飞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引领他前往自己的办公区域。
“林大人,恭喜高升。枢密院事务繁杂,知事一职责任重大,需得熟悉各项事务方能胜任。”接待官员一边走,一边向林一飞介绍着枢密院的基本情况,“枢密院使大人目前并不在衙内,他常需入宫面圣,或处理紧急军务。而枢密院知事共有十数位,各自分管不同领域,您将被分配至负责京城防务及兵马调动的事务上,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林一飞被接待官员领至一处幽静雅致的小院,院内绿树成荫,与枢密院外的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一处远离尘嚣的避风港。小院中央,一张宽大的书案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书,几位秉笔师爷正埋首其中,笔走龙蛇。
见到林一飞,几位师爷纷纷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眼中既有敬畏也有好奇。为首的一位年长者,胡须斑白,眼神睿智,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大人,我等已恭候多时。在下李茂,是这枢密院中负责记录与整理军情的师爷之一。今后,您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便是。”
林一飞微微颔首,回以礼貌的笑容,道:“李师爷客气了,初来乍到,还需各位多多提携指教。”
随后,李茂引领林一飞在书案旁坐下,开始详细介绍起负责京城防务的几位将领情况:“京城乃国之根本,防务之事,重中之重。目前,直接受枢密院调遣的将领中,有三位最为关键。首先是禁军统领赵雷,此人武艺高强,治军严明,深受士兵爱戴,是京城防线的中流砥柱。其次,是巡防营统领张凯,他擅长策略布局,对京城内外的地形了如指掌,多次成功化解潜在危机。最后,还有一位特殊的存在,便是皇城禁卫军统领,此人身份神秘,鲜少露面,但据传其是圣上的亲信。”
说到这里,李茂的语气微微一顿,似乎有所保留,但最终还是继续说道:“不过,林大人,虽然这三位将领各有所长,都是归您管辖,京城防务错综复杂,还需您亲自深入了解,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林一飞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京城防务不仅关乎国家安危,更牵涉到朝堂内外的各种势力纠葛,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多谢李师爷指点迷津,我会尽快熟悉情况,不负皇恩,不负众望。”林一飞沉声道,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
李茂见林一飞神色凝重却目光坚定,心中暗自赞许,便适时地提出了一项体贴的建议:“林大人,今日乃您履新之始,或许可先不必急于沉入案牍之中。依在下之见,您不妨先回府稍作休整,明日再正式投入工作。毕竟,枢密院的事务繁重,需得养精蓄锐方能应对自如。”
林一飞闻言,心中一动,觉得李茂所言极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虽已晋升为枢密院知事,但作为普安郡王赵眘的心腹,理应前去请安致谢,毕竟自己的晋升与郡王的支持密不可分。再者,借此机会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京城的风土人情与复杂局势,对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于是,林一飞微笑着向李茂致谢,表示接受这一建议,并决定即刻前往普安郡王赵眘的府邸。他起身整理衣襟,向众师爷及接待官员告辞后,便步出了枢密院的小院,跨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向普安郡王府邸驶去。
不久,马车缓缓停在了普安郡王府邸前。林一飞下车,抬头望向那巍峨的府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感激。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迈步上前,向守门的侍卫通报了自己的身份与来意。
侍卫闻言,立刻进府通报。不多时,便有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中年侍从匆匆而出,笑容满面地迎接林一飞:“林大人,郡王已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林一飞随侍从步入府邸,穿过曲折的回廊与精致的庭院,最终来到了郡王赵眘的会客厅。一踏入厅内,便见郡王赵眘已起身相迎,面带和煦的笑容,眼中满是欣慰与期待。“一飞,你终于来了。”赵眘上前几步,亲切地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你晋升为枢密院知事,本王心中甚是欢喜。相信你不会让本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