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烟儿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你应该先和普安郡王打好招呼,让他知道咱们的立场。同时,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他请教一些意见与建议,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
林一飞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感激地看向柳烟儿,说道:“烟儿,多亏你的提醒。否则,我可能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
柳烟儿轻轻一笑,说道:“大人,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只要你心中有我,烟儿便心满意足了。”
林一飞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握住柳烟儿的手,低声说道:“烟儿,你放心。我会一直记得你的好,也会一直努力为你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柳烟儿闻言,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她轻轻地依偎在林一飞的肩头,感受着他带来的温暖与安全感。
柳烟儿再次神态魅惑地看着林一飞,她的眼神如同夜色中的星光,闪烁着深邃而迷人的光芒。她轻轻一笑,那笑容仿佛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她的眼眸中充满了挑逗与期待,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林一飞。
林一飞面对柳烟儿的魅力攻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内心的躁动。然而,柳烟儿那温柔而迷人的眼神,以及她那轻声细语的挑逗,让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
“大人,您难道不想知道烟儿为何会如此建议吗?”柳烟儿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诱人的喘息,仿佛是在暗示着什么。
林一飞的心中犹如被点燃了一把火,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缓缓地靠近柳烟儿,两人的距离逐渐拉近。他的呼吸变得急促,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因为……因为烟儿深知我的重要性,以及这场武举考试对朝廷的至关重要性。”柳烟儿的声音愈发低沉,几乎是在林一飞的耳边呢喃,“我不能让任何意外因素干扰到我们,尤其是那些可能会给咱们带来麻烦的琐事。”
林一飞听到这话,心中的欲望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奔腾不息。他不再克制自己,猛地倾身向前,将柳烟儿紧紧地拥入怀中。他的唇瓣贴近她的耳畔,低声说道:“烟儿,你确实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随后,在这温馨而充满情欲的氛围中,林一飞和柳烟儿终于又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们的身体紧紧相贴,感受着彼此的温度与心跳。激情与爱意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殆尽。
许久之后,两人才缓缓分开。他们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满足与幸福的光芒。虽然此刻的情境并不适合过多地表达情感,但这份默契与深情却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彼此的心底。
这一夜,林一飞与柳烟儿在彼此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夜晚。他们不仅讨论了事业上的问题,还分享了彼此心中的喜悦与忧虑,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与深厚。
次日清晨,忙碌的起晚了的林一飞洗漱完毕后便直奔普安郡王赵眘的府邸。赵眘的府邸位于京城繁华之中的一隅,却自有一股清幽雅致之气。林一飞抵达时,府邸外已有侍卫通报,不多时,便有一名身着华服的侍从迎了出来,引领他进入府内。
穿过曲折的回廊,林一飞被引至一间布置得古色古香的会客厅。厅内,普安郡王赵眘正端坐主位,面含微笑,他的身旁,还坐着两位身着朝服的大臣,正是张浚与胡铨。好消息是张浚如今再度被起用,即将接替秦桧,成为新一任的宰相,这不仅意味着朝局的变动,更对林一飞算是非常有利。
“一飞,来得正好。”赵眘见林一飞步入,微笑着起身相迎,“快请入座,我等已等候多时。”
林一飞拱手行礼,道谢后入座。他环顾四周,见张浚与胡铨皆是神色凝重中带着几分期待,心中便知,他们对于即将讨论的话题亦是极为重视。
“殿下,张相,胡大人,”林一飞开口,直奔主题,“昨日我与齐制使详谈了武举之事,发现其中弊病不少,若不加整治,恐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我思来想去,觉得此事需得郡王与张相的支持,方能顺利推行。”
赵眘闻言,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张浚:“张相,你意下如何?”
张浚沉吟片刻,目光深邃,缓缓开口:“殿下,林大人所言极是,武举之制确需整顿,以正风气。然而,眼下正值郡王您地位稳固的关键时刻,每一步行动都需谨慎考量。朝中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察。”
他轻轻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再者,武举之中,难免有朝中重臣的子弟参与,他们或是出于真心报国,或是家族期望,若贸然改革,恐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引发不必要的纷争。须知,有时候,适当的妥协与平衡,亦是治国之道。”
说到这里,张浚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看向林一飞,语重心长道:“一飞啊,你年轻有为,志向高远,这是好事。但切记,政治场上,不仅要有锐气,更需有韧性。对于那些真正有才能,且对我们这一方有利的子弟,即便他们通过武举入仕,日后也可逐步引导,使其成为我们的助力。至于那些滥竽充数之辈,待到时机成熟,再行清理不迟。”
赵眘闻言,眉头微展,显然对张浚的分析颇为赞同。他轻轻点头,道:“张相所言极是,本王亦不愿因小失大。一飞,你虽心忧国事,但还需更加周全考虑。对于那些重要大臣的子女,若其确有真才实学,且对我方有益,我们不妨给予一定的机会,日后再设法调整,确保武举之制真正能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
林一飞听后,心中虽略有不甘,但也深知张浚与赵眘所言不无道理。他拱手道:“郡王、张相教训得是,一飞受教了。既如此,我便会更加谨慎行事,既不失原则,亦不失灵活,力求在维护大局的同时,逐步推进武举改革。”
赵眘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好,有此心态,方能成大事。一飞,你且放心去做,本王与张相自会是你坚强的后盾。”
张浚见林一飞态度谦逊,心中更是多了几分赞许。他轻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水,目光再次落在林一飞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一飞,你既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接下来便需得更加细致地去操作此事。我知你心中有股正气,想要彻底改变武举中的不正之风,但此事急不得,需得一步步来。”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按老规矩,你还是得准备两套武举用的东西,一套明面上的,用来应对那些明规则;另一套暗地里的,则是用来确保我们真正想要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至于其他人,若是有类似的事情,你也无需多管,只需保证前十名的公平公正即可。这前十名,是我们能直接影响且必须确保质量的,他们将是未来军中的佼佼者,国家的栋梁。”
林一飞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做法。他点了点头,道:“张相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了。对于前十名,我会亲自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公平公正。至于其余的名次,若是有人靠着不正当手段进来的,我会偷偷记下来,等到时机成熟,再请张相进行处理。”
张浚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林一飞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这样的下属,用起来最是省心。他轻拍林一飞的肩膀,道:“很好,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记住,官场上,有时候妥协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种策略。只有懂得了如何妥协,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实现自己的抱负。”
赵眘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也是颇为满意。他深知张浚的老练和林一飞的聪明,两人配合起来,定能将武举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他微微一笑,道:“张相说得没错,一飞啊,你就按照张相的吩咐去做吧。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智慧,定能不负本王和张相的期望。”
林一飞再次拱手行礼,道:“多谢郡王和张相的信任,一飞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说完了这事,林一飞才缓缓从袖中抽出一份折叠整齐的纸张,轻放在面前的茶几上,推向赵眘的方向。这份纸张承载着厚重的秘密与责任,正是都城杭州以及皇城守将的详尽名单。
“殿下,此乃卑职费尽心力,历经诸多波折所得之都城及皇城守备名单。”林一飞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这份情报的重视与谨慎,“其中,特别标注了皇帝陛下亲卫统领顾向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