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章 马入夹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深思熟虑之后,林一飞决定征求自己最为信赖之人的意见。他轻轻起身,吹熄了桌上的烛火,只留下一盏微弱的油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穿过曲折的回廊,他来到了柳烟儿的房间。 柳烟儿此刻正端坐在镜前,轻轻梳理着如瀑的长发。她的面容温婉而聪慧,眼中总是闪烁着对林一飞深深的关切与理解。见林一飞深夜来访,她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梳子,起身相迎。 “这么晚了,大人可是有什么急事?”柳烟儿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林一飞轻轻摇头,示意她坐下,然后缓缓开口,将嫣姬的发现以及自己心中的忧虑一一道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行动的期待与对未知的恐惧,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而复杂。 柳烟儿静静地听完,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她缓缓开口:“大人,此事干系重大,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依我之见,不妨先将此事告知普安郡王和张浚,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定夺。” 林一飞闻言,心中一动。他深知柳烟儿的智慧与远见,她的建议往往能让他拨云见日。普安郡王赵眘是他背后的大靠山,一直觊觎皇位,对于任何能够削弱皇城防御、增加篡位机会的行动都会极为感兴趣。而张浚,则和他之间有着深厚的默契与信任。他们的意见,无疑将对林一飞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你说得对,我必须与他们商议。”林一飞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第二日清晨,天边初露曙光,林一飞便已整装待发。他深知,今日之事关乎重大,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在简单的梳洗之后,他吩咐下人备好了马车,直奔宰相张浚的府邸而去。 张浚的府邸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林一飞抵达时,他正于书房中批阅公文。见林一飞这么早便来访,张浚微微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笔,示意他入座。 “一飞,这么早来找我,可是有什么急事?”张浚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林一飞轻轻点头,将昨夜嫣姬的发现以及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向张浚叙述了一遍。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行动成功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 张浚听完,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此事干系重大,我们需谨慎行事。不过,若能借此机会削弱皇城防御,无疑将对我们的大计大有裨益。” “大人所言极是。”林一飞附和道,“只是,此事还需殿下的点头才行。” 张浚闻言,微微颔首:“你说得对,我这就安排马车,我们一同去见殿下。”随后,张浚吩咐下人备好了马车,又特地邀请了胡铨一同前往。 马车在晨光中穿行于繁华的街道,不一会儿便抵达了普安郡王的府邸。郡王赵眘早已在书房中等待他们的到来。见三人一同前来,赵眘微微一笑,示意他们入座。 “张相、林卿、胡卿,这么早便来找本王,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赵眘的声音温和而威严,透露出一种掌控全局的气势。 林一飞再次将昨夜的事情详细叙述了一遍,只是这一次,他并未提及嫣姬的身份,只是说自己派了个忠心的杀手去调查顾向明的行踪。他深知,嫣姬的身份过于敏感,一旦泄露,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赵眘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深知,若能借此机会削弱皇城防御,无疑将大大增加他篡位成功的可能性。因此,他并未过多犹豫,便点头同意了林一飞的计划。 “此事若能成功,必将对我们的大计大有裨益。”年轻的赵眘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只是,此事还需谨慎行事,切不可露出马脚。” “殿下放心,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林一飞、张浚和胡铨纷纷点头附和。见几人点头同意了计划,赵眘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神色变得异常凝重。为了确保计划的绝对机密,他亲自起身,走到书房门口,轻轻地将门合上,并示意门外的亲信守卫严加看守,不许任何人进来打扰。书房内顿时陷入了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转身回到书桌前,赵眘的目光在林一飞、张浚和胡铨三人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张浚的脸上,缓缓开口问道:“张相,若此事真能如我们所愿,顺利除掉顾向明,那接下来登基之事,又该如何筹划?” 张浚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深知,这一步棋一旦走出,便再无回头之路,必须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于是,他缓缓开口,条理清晰地分析道:“殿下,首先,顾向明一死,皇城禁军定会群龙无首,陷入一片混乱。此时,我们便可趁势而上,奏请皇帝赵构,先让枢密院知事林一飞暂时代替顾向明的职务。” 说到这里,张浚特意看了林一飞一眼,只见林一飞神色坚定,毫无惧色,心中不禁暗暗点头。他继续道:“林大人是文官出身,又没有当过兵,自然不会引起官家的怀疑。而一旦林大人掌握了禁军大权,我们便可暗中操控,为举事做好准备。” 赵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微微点头。他深知,张浚此计甚妙,既能顺利接管禁军,又能避免打草惊蛇。于是,他追问道:“那接下来呢?我们该如何举事,逼官家下昭让位?” 张浚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殿下莫急。待林大人顺利接管禁军后,我们便可暗中联络韩世忠将军,让他迅速联络旧部支持殿下。待时机成熟,我们便可发动政变,一举逼宫。到时,官家自然无力回天,只能乖乖让位给殿下。” 说到这里,张浚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看着赵眘,语气坚定地说道:“殿下,此事关乎我大计成败,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共谋大业。只要殿下能坚定信念,我等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眘闻言,心中涌起一股热血沸腾之感。他深知,自己离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已经越来越近。于是,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张浚、林一飞和胡铨三人,语气铿锵地说道:“三位爱卿放心,只要本王顺利继位,三位卿家必位极人臣!” 林一飞听罢赵眘那掷地有声的承诺,脸上瞬间绽放出激动的神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鼓舞。他连忙与张浚、胡铨一同跪拜下去,口中高呼:“臣等定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忠殿下!”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忠诚与决心。 然而,在这看似虔诚的跪拜之下,林一飞的心中却是波涛汹涌,紧张异常。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深知历史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改变历史所要承担的沉重代价。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成为南宋历史转折点的关键人物,更未曾料到,宋高宗赵构那曾经稳固如山的皇位,竟可能会因自己的谋划而摇摇欲坠。 林一飞心中暗自思量,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之路。他深知,自己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兴衰,更是无数人的生死存亡。一旦计划失败,不仅他自己会身首异处,就连他那无辜的妻儿老小,也将被卷入这场风暴,难以幸免。 想到这里,林一飞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悄悄地用眼角余光扫视着周围的众人。只见张浚与胡铨皆是神色坚定,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而赵眘那年轻的脸庞上,更是洋溢着一种即将问鼎天下的豪情壮志。 林一飞心中明白,自己此刻已经是马入夹道,没了选择。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这场危险至极的游戏进行到底。他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自己都要拼尽全力,确保计划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与家人的性命,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于是,当林一飞再次抬起头时,他的眼中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坚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都吞入腹中,然后,他缓缓地站起身来,准备迎接那未知而又充满挑战的未来。 林一飞站定之后,目光在书房内缓缓扫视了一圈,确保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后,才缓缓开口,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建议:“殿下,关于继位之后的人事安排,臣有一事相奏。臣以为,新朝初立,不宜大肆杀戮,以免朝野动荡,民心不安。对于那些曾经与我们为敌之人,如那奸相秦桧**,我们不妨只将其贬黜,以示殿下宽容大度。至于秦桧本人,他既已退出朝堂,远离权力中心,我们不妨给他一些虚职,以示安抚。这样一来,既可减少朝中的反对声音,又可彰显殿下以德报怨的胸襟,实为一石二鸟之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