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争分夺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齐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躬身说道:“大人,齐归早已猜到一二。不论大人要我做何事,齐归都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一飞看着齐归坚定的眼神,心中更加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他低声许诺道:“齐归,你放心,一旦此事成功,我定会向郡王进言,提拔你的官职,让你真正走上仕途。” 齐归闻言,大喜过望,他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多谢恩相栽培,齐归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厚望。” 林一飞点了点头,示意齐归起身。他继续说道:“你即刻去与江聿风交接,确保皇宫门户的安全无虞。此事虽小,却关乎全局,不容有失。” 齐归闻言,神色变得异常严肃,他躬身行礼,声音坚定:“遵命,大人。属下定不负所托。”说完,齐归便转身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做完这些安排,已是下午时分,阳光斜洒在枢密院的院子里,给这繁忙之地带来一丝慵懒的气息。林一飞却无暇顾及这难得的宁静,他连午饭都未曾顾上,只是简单地吩咐手下备了些冷食,草草填了填肚子。心中挂念着即将进行的下一步计划,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那里已经备好了几份空白的调动皇城兵马的文书。 书房内,烛火摇曳,林一飞伏案疾书,他深知这些文书的重要性,每一笔都需谨慎至极。他仔细斟酌着用词,确保每一份文书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他的意图,同时又不留下任何可能被人诟病的把柄。时间悄然流逝,文书终于准备妥当,林一飞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仿佛那是无价之宝。 直到下值的钟声响起,林一飞才从书房中走出,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但他已无所畏惧。 夜色渐浓,林一飞身着便服,乘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径直前往普安郡王赵眘的府邸。马车在府邸前缓缓停下,林一飞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下马车。 府邸的大门早已有人等候,见是林一飞,守门人立刻上前行礼,引领他进入府内。穿过曲折的回廊,林一飞来到了赵眘的书房前。书房内灯火通明,透过窗棂,可以隐约看见赵眘和张浚、胡铨三人的身影若隐若现。 林一飞踏入书房的那一刻,赵眘、张浚与胡铨三人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事务,纷纷起身相迎。书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仿佛连空气都因林一飞的到来而微微震颤。 “林大人,你可算来了。”赵眘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与急切。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张浚与胡铨则分别立于赵眘两侧,目光中满是关注。 林一飞行了一礼,声音沉稳:“郡王、张相、胡大人,一飞有礼了。”言罢,他径直走向书房中央的圆桌旁坐下,神色间透露出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与决绝。 “林大人,今日之事进展如何?”张浚开口问道,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作为当朝宰相,他深知林一飞此行的重要性,因此格外关注。 林一飞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那份至关重要的调动皇城兵马的文书以及调兵大印,轻轻放在桌上:“我已经让自己的亲信齐归暂时接管了皇城大门的开启与关闭权力,这是为了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这些空白文书与大印,我都带来了,请殿下做主。” 赵眘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缓缓走到桌前,拿起那份文书与大印,仔细端详了一番,才缓缓开口:“林大人,你做得很好。此事若成,你功不可没。” 胡铨也在一旁附和道:“林大人,你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有了这些,我们的计划便多了几分胜算。” 张浚见状,神色更加凝重,他缓缓转向赵眘,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郡王,虽然目前我们暂时控制了都城杭州以及皇城的统兵调兵之权,但局势依然紧迫,不容丝毫松懈。根据我的判断,最迟在两天后的早朝上,陛下必然会提出任命新的皇城侍卫统领,一旦此事成真,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局势也将彻底失控。” 赵眘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张浚所言非虚,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他点了点头,表示对张浚分析的认同。 张浚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在两天后的朝会之前,完成所有的布局与准备。老臣提议,最迟明天上午,我们立即召集韩世忠将军以及其他支持殿下的文武大臣,共同商议逼宫的具体事宜。韩世忠手握重兵,且已经表示了对咱们的支持,他的支持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其他大臣的立场坚定,以免在关键时刻出现变故。” 胡铨在一旁补充道:“张相所言极是,我们必须确保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此外,我们还需考虑如何安抚民心,减少逼宫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民心所向,才是殿下最终能够站稳脚跟的基石。” 林一飞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臣同意张相和胡大人的意见。我们不仅要确保军事上的成功,还需在政治和民心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行动既迅速又稳妥。” 赵眘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好,就按照张相所言,明天上午我们立即召集韩世忠及支持我们的大臣,共同商议逼宫事宜。林大人,你负责继续监视皇城内的动向,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胡大人,你则负责联络那些尚未表态但可能支持我们的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至于我,将亲自前往皇宫,探听皇帝赵构的动向,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出其不意,一举成功。”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书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决心的气氛,仿佛每个人都已经做好了迎接即将到来挑战的准备。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权力的争夺,更是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他们必须全力以赴,才能确保最终的胜利。 商议既定,张浚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他拿起毛笔,蘸饱了墨汁,开始在林一飞带来的空白文书上逐一书写名字。书房内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在纸上划过时的沙沙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夜风拂过树叶的窸窣声。 林一飞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虽未直接落在张浚手中的笔上,但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清楚,那些即将被写下的名字,无一不是赵眘精心挑选的亲信将领。这些将领,将在逼宫前的关键时刻,被安排进皇宫宿卫,以确保赵眘一方的绝对控制力。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局势的精准把控,也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的未雨绸缪。毕竟,在这个对文武大臣防备极深的朝代里,每一步行动都需要谨慎再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林一飞深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他并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在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步骤。他明白,自己能够拥有皇城的兵权,已经是大功一件,未来的仕途也因此而光明了许多。但在这份光明背后,他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小心行事,以免成为他人眼中的靶子。 书房内的气氛依旧紧张而严肃,赵眘、胡铨以及林一飞都静静地等待着张浚完成手中的工作。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逼宫行动,将是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较量,而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这场较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终于,张浚放下了手中的笔,他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文书,然后轻轻地将它们交给了赵眘。赵眘接过文书,仔细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这些文书上的名字,将是他逼宫成功的关键所在。 “很好,张相。”赵眘说道,“你的安排很周到,我相信,有了这些将领的支持,我们的行动一定会更加顺利。” 林一飞和胡铨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行动将是一场硬仗,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林一飞见张浚完成了文书的书写,并且得到了赵眘的认可,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的耽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桌上的文书,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仿佛那是他即将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的号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