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飞心中虽挂念着宫中的事务,但面对妻子的请求,他向来是难以拒绝的。他微笑着点了点头,随着苏瑶步入了卧室。卧室里,窗棂半开,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清凉与花香,让人的心情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苏瑶轻轻关上房门,转身面向林一飞,眼中满是柔情与好奇:“官人,我听你刚才提及岳飞将军的家人,他们在岭南的日子一定很不容易吧?”
林一飞叹了口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是啊,瑶儿,你不知,岳将军一家被贬至岭南,生活确实颇为艰辛。尤其是岳夫人李娃,她不仅要承受丧夫之痛,还要带着一众儿女在异乡艰难求生。不过,好在岳雷已经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算是为岳家减轻了一份压力。至于岳银瓶,她真是个坚强的女子,此番她正打算进京告御状,为父申冤,路上恰好遇到了我,这才在雷州找到了他们一家。”
苏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同情:“那岳银瓶姑娘,我听闻她武艺高强,性情刚烈,想来这一路定是历经坎坷。那她的婚事,可有着落?”
林一飞眼神闪烁了一下,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他只能简单地说:“岳银瓶的婚事,目前尚无定论。但她对岳家的忠诚与孝心,实在令人钦佩。她的三个弟弟都还小,最小的甚至还几岁,家中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她和岳雷的肩上。”
苏瑶听后,不禁唏嘘不已,她握住林一飞的手,轻声说道:“官人,岳家满门忠烈,如今虽得皇上平反,但余波未平,你身为枢密院使,定要多多照应他们才是。若有可能,我们也应尽力相助,让岳家的日子好过一些。”
林一飞点头应允,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深知,苏瑶不仅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更是一位心地善良、深明大义的女子。有她在身边,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能勇往直前。
“瑶儿,你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岳家。只是,宫中之事亦不容耽搁,我需尽快向皇上复旨。但在此之前,我已经先安排好了岳家的住处,确保他们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处。”林一飞边说边整理了一下衣袍,准备起身离开。
苏瑶理解地点点头,轻轻放开了他的手:“官人,你去吧,家中之事无需挂心,我会打理好的。只愿你一切顺利,早些回来。”
准备前往宫中向皇上复旨之前,林一飞却停下了脚步,转身对着妻子苏瑶深深地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温暖与宠溺,仿佛所有的疲惫与忧虑都在这一刻化为了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瑶儿,”他轻声唤道,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我当然会早点回来,这一路都在想你呢。”说罢,他轻轻地走向苏瑶,将她柔软的身躯拥入怀中。
苏瑶被他的温情所包围,脸上泛起一抹羞涩而妩媚的笑容。她轻轻地捶了他一下,嗔怪道:“官人,你都做爹爹了,还这般没正经。”但她的语气里却充满了幸福与甜蜜,她依偎在林一飞的怀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与宁静。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林一飞轻轻地吻上了苏瑶的唇。这个吻充满了深情与眷恋,仿佛要将所有的爱意都倾注其中。过了好一会儿,林一飞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准备离开去处理宫中的事务。
苏瑶目送着林一飞离去,心中满是幸福与期待。她知道,无论外面世界多么纷扰,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她也期待着晚上能与林一飞再次相聚,用她的温柔与爱意来抚平他一天的疲惫与辛劳。
林一飞深情地告别妻子苏瑶后,随即跨上等在门外的骏马,马蹄声起,他直奔皇宫而去。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他的官服上,映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即将面临的重任与挑战。
此刻,在皇宫深处的御书房内,宋高宗赵眘正襟危坐,眉头紧锁地与宰相张浚以及吏部尚书胡铨商议国事。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气氛凝重而紧张。刚刚,从韩世忠那里传来急报,金国方面得知大宋未经他们同意便更换了皇帝,以此为借口,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军队,意图再次南侵,威胁大宋的安宁。
赵眘手中紧握着那份沉甸甸的战报,眼神中既有忧虑也有坚定。他深知,自岳飞冤案平反以来,虽然国内民心有所安定,但边疆的威胁从未真正解除。此时金国的蠢蠢欲动,无疑是对大宋的一次严峻考验。
正当三人讨论得如火如荼,商讨应对策略之时,门外传来了侍卫的禀报:“启禀皇上,枢密院使林一飞大人回宫复旨,正在殿外等候。”
赵眘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他深知林一飞的能力与忠诚,此刻他的归来无疑为朝堂增添了一份力量。他笑着对张浚和胡铨说道:“二位爱卿,林卿回来了,朕这就让人请他进来,或许他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
说罢,赵眘吩咐侍卫:“快请林大人进来。”
不久,林一飞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御书房,他先是恭敬地向赵眘行礼,然后目光扫过张浚和胡铨,点头示意。赵眘见状,示意他免礼,并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共同商讨应对金国南下的策略。
林一飞坐下后,先是简要汇报了自己外出处理的事务,包括岳家的情况以及自己如何安排他们安顿下来。
赵眘听罢林一飞的汇报,眉头稍展,但随即又凝重起来,他将手中的战报轻轻放在案上,沉声道:“林卿,朕刚接到急报,金国欲以朕更换皇位之事为借口,再度南侵。此事关乎大宋安危,你可有何见解?”
林一飞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他微微一笑,仿佛胸有成竹:“陛下,臣以为,这或许正是我们北伐的绝佳时机。自岳飞将军冤案平反以来,国内民心振奋,士气高昂。而今,岳雷也已回京,据臣所知,他的武艺不在其父岳云之下,正可助韩世忠将军一臂之力。我们不妨先积极准备迎敌,同时顺势发起北伐,一来可解边疆之危,二来可圆陛下多年北伐之梦。”
赵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显然对林一飞的提议颇感兴趣。他转头看向张浚,问道:“张卿,你意下如何?”
张浚捋了捋胡须,笑容中带着几分赞许:“臣以为林大人所言极是。金国此次南侵,虽看似气势汹汹,但实则也是他们的弱点所在。我大宋正可借此机会,以逸待劳,一方面抵御外敌,一方面筹划北伐。如此,既能彰显我大宋之国威,又能为岳飞将军等忠烈之士雪耻。”
胡铨也点头附和:“臣亦赞同。岳飞将军一家满门忠烈,如今岳雷回归,正是我大宋之幸。若能借此机会北伐,定能激励士气,振奋民心。”
赵眘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好!既如此,朕便决定,即刻筹备北伐事宜。林卿,你身为枢密院使,需全权负责军事调度与准备挂帅之事;张卿,你负责筹措粮草,确保前线供给无忧;胡卿,你则负责选拔将领。”
三人齐声应诺,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而充满希望。林一飞更是心中豪情万丈,他深知,这次北伐不仅是对金国的反击,更是对大宋未来的一次重要赌博。而他,将全力以赴,为这场赌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赵眘的一声令下,整个朝廷迅速行动起来,一场旨在北伐、旨在振兴大宋的战役悄然拉开序幕。
林一飞走出御书房,心中五味杂陈。他真的没有想过北伐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仿佛命运的巨轮突然间加速转动,将他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之中。他站在皇宫的走廊上,望着远处忙碌的宫人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责任感与压力。
“北伐……帅位……”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迷茫。林一飞深知,挂帅北伐不仅仅是对军事才能的考验,更是对政治智慧、人心把控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他自问能否胜任这一重任,心中并无十足把握。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迎难而上,为了大宋的安宁,为了岳飞将军的遗愿,他不能退缩。
然而,更让他忧心的是岳雷和岳银瓶要杀太上皇赵构的事情。虽然金人的威胁迫在眉睫,但林一飞明白,内部的稳定同样重要。如果岳雷和岳银瓶真的采取行动,那将是一场灾难性的内乱,不仅会削弱大宋的力量,更会让金国趁机而入。
想到这里,林一飞决定再次面见皇上,将此事和盘托出。他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神,转身回到御书房。
此时,御书房内只剩下赵眘一人,正低头审阅着奏折。林一飞行礼后,赵眘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林卿,可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