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听后,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林大人说得是,只是我等粗人,平日里只知舞枪弄棒,对于这等风雅之事,怕是难以消受。不过,既然大人提起,若有机会,王某倒也想见识见识,只是不知是否会有违军纪?”
林一飞摆手笑道:“王义士言重了,此等小事,何足挂齿。本官也是随口一提,并无他意。况且,诸位将士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偶尔放松一下,也是应当的。”
说到这里,林一飞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话锋再次一转,看似无意地问道:“话说回来,王义士与诸位将领,皆为义军之中坚,英勇善战,朝廷对此极为重视。本官好奇,不知王义士对官职可有什么要求,或是心中有何抱负,但说无妨,本官定当尽力为诸位争取。”
此言一出,雅间内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王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略一沉吟,随即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林大人,我等投身义军,本为保家卫国,驱除贼寇,从未敢有过分之想。至于官职,我等但凭朝廷恩典,若能为国家效力,守卫这片河山,便是我等最大的荣耀。”
林一飞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明白,王相的回答虽含蓄,却已表明了立场,既不失谦逊,又展现了忠诚与担当。这场看似随意的会面,实则是一场心机的较量,而王相的机智与沉稳,无疑给林一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面结束后,林一飞亲自起身,送王相出了雅间。两人并肩走在九香居精致的走廊上,周围是潺潺的流水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丝竹之音,为这场会谈画上了一个优雅的句点。
“林大人,今日一聚,真是受益匪浅。”王相边走边笑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似乎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若有机会,王某还想随林大人一同北伐,杀金人,复我河山,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林一飞闻言,脚步微微一顿,他侧头看向王相,只见对方脸上洋溢着真挚与热忱,但眼神深处却似乎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林一飞心中暗自思量,王相此言,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所图?他深知,在朝廷与义军之间,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不可轻易表露心声。
“王义士,你的豪情壮志,本官十分钦佩。”林一飞沉吟片刻,语气中带着几分客套与保留,“但北伐之事,关乎国家大局,需从长计议。你与诸位将领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协助朝廷完成义军的改编,确保队伍的忠诚与战斗力。至于未来的北伐之路,自有其时,你我皆需耐心等待。”
王相听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对林一飞的回答既在意料之中,又略有遗憾。“林大人所言极是,王某唐突了。只盼改编之事顺利,早日能与大人并肩作战,共赴国难。”
林一飞轻轻拍了拍王相的肩膀,以示鼓励:“王义士放心,只要你们真心为国,朝廷自然不会亏待。本官也会尽力周旋,确保改编过程公平公正,让每一位将士都能安心为国效力。”
说罢,两人已走到九香居的大门口。林一飞停下脚步,目送王相一行远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才转身返回枢密院。
回到枢密院,天色尚早,尚未掌灯,林一飞的心中却已翻涌着诸多思绪。他深知,与王相的会面虽表面平和,实则暗流涌动,每一步都需谨慎布局。于是,未做片刻停留,他便径直前往相府,求见当朝宰相张浚。
张浚听闻林一飞求见,立刻命人将其引入书房。书房内,烛光摇曳,张浚身着便服,手持一卷书卷,正凝神阅读。见林一飞匆匆而来,他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书卷,问道:“林大人,何事如此急切?”
林一飞拱手行礼,将今日与王相的会面情况详细禀报了一遍,特别是王相对官职的淡泊态度以及他提出的北伐之愿。他言辞恳切,语气中透露出对王相及其将领们的复杂情感。
张浚听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缓缓说道:“既然他愿意做别的官职,那就好办了。我们可以设一局,请他和他那些手下一起用饭,期间就给他们派到各州去做官,或文或武,总之要离京城很远。廊下暗藏甲士,如果他们同意,就立刻派他们去上任;如果不同意,就地捉拿,那时他们的兵马就可以任由朝廷处置了。”
林一飞闻言,心中微微一震,他没想到张浚会如此直接且果断地提出这样的计策。但他深知,在朝廷与义军之间,这样的手段虽不光彩,却也是无奈之举。于是,他沉吟片刻,点头从其言:“张相此计甚妙,只是还需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张浚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林一飞是个谨慎之人,有他协助,此事定能成功。于是,他继续说道:“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务必确保一切安排妥当,不可有丝毫差错。”
林一飞再次拱手行礼,领命而去。他心中明白,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每一步都需小心谨慎,不可掉以轻心。离开相府时,夜色已深,但林一飞的心中却充满了斗志与决心,他深知,为了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他必须全力以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一飞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这场饭局。他暗中调集人手,布置甲士,同时精心挑选了各州一些不大的官职,准备在饭局上向王相及其将领们宣布。而王相那边,似乎并未察觉到即将到来的风暴,依旧率领着义军将士们日夜操练,准备随时为国效力。
然而,在这场看似平静的较量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还尚未可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层层宫阙,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张浚与林一飞身着朝服,步伐稳健地步入朝堂,朝着皇帝赵眘所在的御座行礼。赵眘端坐于龙椅之上,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他轻轻抬手,示意二人平身。
“二位爱卿,今日有何要事禀报?”赵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张浚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启禀陛下,微臣与林大人近日对义军改编之事多有筹谋,昨日林大人与义军将领王相的一番会谈,让微臣有所启发。王相及其麾下将领虽英勇善战,但对我朝官职并无过多奢求,此乃忠诚之体现。然而,为确保义军改编顺利进行,防止变数,微臣提议设宴款待王相一行,席间宣布朝廷对其等人的任命,分散其兵力,以安朝野。”
赵眘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深思。“此计甚妙,但任命之事需仔细斟酌,既要体现朝廷的恩典,又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林一飞见状,适时补充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已有所准备。考虑到王相之才,微臣建议任命其为吉州通判,既能让其发挥所长,又便于朝廷监管。至于其他将领,则可分别任命为各州郡的低阶武官,这样既分散了他们的力量,也给予了他们为国效力的机会。”
赵眘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好,就依二位爱卿之计。林爱卿,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林一飞领命,心中暗自庆幸计划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随即提出宴请的地点:“微臣已选定杭州城都一处皇庄作为宴请之所,此地环境清幽,便于布置,且远离京城,可减少对京城的潜在影响。”
赵眘点头同意,并特别指示:“此事关乎国家安危,务必保密,可由禁军配合林爱卿行动,确保万无一失。”
当天,林一飞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调集禁军精锐,秘密布置于皇庄内外,同时命人精心准备宴席,力求在细节上无懈可击。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夜幕降临,宴请正式开始。
当晚,一封精美的请柬被送往王相居住的馆驿之内。王相接过请柬,见是林一飞的私人邀请,心中虽略有疑惑,但考虑到林一飞的身份与诚意,加之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便一口答应,并决定带上几位亲信一同前往,以表重视。
夜色渐浓,杭州城外的皇庄内灯火辉煌,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宴会即将拉开序幕。王相一行身着便装,骑着马匹,缓缓驶入皇庄大门,他们并不知道,这将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朝廷与义军之间的较量,也将因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随着夜幕的降临,杭州城外的皇庄在朦胧的月色与摇曳的灯火中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王相一行,身着朴素的便装,骑乘着几匹神骏的马匹,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驶入了这座被精心布置的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