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飞听了张浚和胡铨的建议,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沉吟片刻后说道:“张大人、胡大人所言极是,一一点名确实可能打草惊蛇,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了逃脱的机会。我们必须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不能让任何一人漏网。”
张浚点头赞同,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思考更为周全的对策。这时,胡铨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缓缓说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不动声色地将这些奸细一网打尽。”
赵眘闻言,目光顿时一亮,急切地问道:“哦?胡卿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胡铨轻轻捋了捋胡须,从容不迫地说道:“陛下,不如您寻个合适的理由,比如三日后乃是皇后娘娘的生辰,陛下欲借此机会宴请朝中重臣,共庆佳节。这些大臣接到旨意,自然不敢怠慢,定会欣然赴宴。而宫中规矩,入宫赴宴者不得携带兵刃,这样一来,我们便可趁其不备,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眘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声称赞道:“妙哉!妙哉!此计甚妙!既能让那些奸细毫无防备,又能确保行动万无一失。胡卿果然智勇双全,朕心甚慰。”
林一飞也微微颔首,对胡铨的计策表示赞同。他补充道:“陛下,为了确保行动顺利,臣建议提前对宫中进行周密布置,安排好人手,确保在宴会期间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局面。”
赵眘点头应允,神色坚定地说道:“好!就依林卿和胡卿之计行事。朕即刻下旨,以皇后生辰为由,邀请涉事的官员三日后入宫赴宴。同时,朕会命人暗中加强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赵眘站起身来,龙袍轻摆,威严地吩咐道:“来人,即刻拟旨,传令下去,三日后于宫中举行宴会,庆祝皇后生辰。同时,通知禁军加强戒备,确保宴会期间的安全。”
殿内的太监们闻言,连忙领旨退下,去准备相关事宜。赵眘则重新坐回龙椅,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一飞、张浚和胡铨,语气坚定地说道:“三位爱卿,此次行动关乎我大宋的安危,朕将全权委托于你们。务必确保行动顺利,将那些金国间谍和朝中奸细一网打尽,以保我大宋江山社稷稳固。”
林一飞、张浚和胡铨闻言,纷纷躬身行礼,齐声应诺道:“微臣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随着三人的应诺声,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为凝重而坚定。一场针对金国间谍和朝中奸细的清除行动,悄然拉开了序幕。
三人这才缓缓步出皇宫,阳光斜洒在他们身上,为这沉重的任务带来了一丝轻松的气息。林一飞、张浚与胡铨并肩而行,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无需多言。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曾经共同助赵眘逼宫前皇帝赵构夺位,那可是共过生死的交情,因此对于眼前这清除金国间谍和朝中奸细的任务,虽然重要且紧迫,但在他们心中,却并未感到过多的压力。
张浚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笑着对林一飞和胡铨说道:“难得咱们三人今日相聚,不如就到我的相府去一叙如何?顺便也可以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具体事宜。”
林一飞闻言,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他拍了拍张浚的肩膀,道:“好主意!张大人相府中的好酒好茶,我可是想念已久啊!”
胡铨也笑着点头附和道:“是啊,张大人府上的佳肴美酒,再加上咱们三人的谈天说地,定能为此次行动增添不少信心。”
三人相视一笑,继续向张浚的相府走去。一路上,他们谈论着过往的种种经历,那些生死与共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这些回忆不仅加深了他们的友情,更让他们在面对眼前的困难时,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决心。
到达相府后,张浚亲自为二人斟茶倒酒,三人围坐在书房中,气氛温馨而融洽。他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林一飞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苏州的所见所闻,以及那份间谍名单的由来。张浚和胡铨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张浚听罢林一飞的详细汇报,轻轻晃动手中的酒杯,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缓缓说道:“其实此事说来也并不复杂,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忧虑。以我相府的名义,向那些大臣发出请帖,邀他们三日后入宫宴饮,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他们断无拒绝之理。届时,只需禁军一声令下,便可将这些人悉数拿下,干净利落。”
林一飞闻言,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张浚计划的可行性。胡铨则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张大人此计虽妙,但还需考虑周全。这些大臣背后,往往牵扯着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他们的家眷若未得到控制,一旦消息走漏,恐怕会生出不少变故。因此,最要紧的,其实是控制住他们的府邸,确保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让一人漏网。”
张浚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胡铨的担忧,但他随即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胡大人所言极是,控制家眷确实关键。不过,这需要的禁军人数可不少,而且行动必须迅速且隐秘,方能确保万无一失。我想,我们可以向陛下请求增派禁军,同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
胡铨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增派禁军自是必要,但更需注意的是行动的协调与配合。我们三人需亲自参与指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此外,还需安排一些可靠的细作,提前潜入这些大臣的府邸,监视他们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上报。”
林一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胡大人考虑周全,此计可行。我们三人亲自指挥,再加上禁军的配合,定能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
张浚也点头表示同意,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二人:“既然计划已定,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吧。我去请求陛下增派禁军,并安排细作;胡大人则负责监视那些大臣的动向,确保消息不走漏;林大人则继续调查那些潜在的奸细,确保名单的准确无误。三日后,我们就来个一网打尽!”
三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这场清除金国间谍的战斗,已经悄然打响。而他们,将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饭后,夜色已深,但林一飞的心中却如同被一盏明灯照亮,丝毫未有倦意。他匆匆告别了张浚与胡铨,不顾天色已晚,也未及吩咐掌灯,便径直踏上了返回枢密院衙门的路。身为枢密院使,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大宋的安危,因此他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有丝毫懈怠。
回到枢密院衙门,林一飞立刻吩咐下属准备笔墨,他要亲自草拟一道敕令。这份敕令的内容,是要求杭州城兵马司的几个校尉在明日一早前来枢密院叙话。他深知,这些校尉是执行计划的关键一环,他们的忠诚与能力将直接关系到行动的成败。因此,他必须亲自与他们面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敕令发完后,林一飞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伏案而僵硬的筋骨。此时,夜色已深,枢密院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更鼓声打破这份宁静。他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庭院,为这紧张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然而,林一飞并未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他深知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于是,他收拾好心情,迈步离开了枢密院,向自己的府邸走去。
回到家中,林一飞直奔书房,他想要问问柳烟儿对于今日计划的看法。柳烟儿不仅美貌出众,更有着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她常常能在关键时刻为林一飞提供宝贵的建议。
书房内,烛光摇曳,柳烟儿正静静地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卷书卷,似乎正在专注地阅读。听到林一飞的脚步声,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关切。
“大人,您回来了?”她轻声问道,同时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迎接。
林一飞点了点头,走到案前坐下,将自己的担忧与计划一一向柳烟儿道来,希望她能为自己提供一些建议。
柳烟儿听完林一飞的讲述,沉思片刻后说道:“大人,您的计划周密而严谨,但还需注意一点,那就是人心的复杂。那些大臣们虽然表面上忠诚于朝廷,但暗地里却可能各怀鬼胎。因此,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动向和心思,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林一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柳烟儿的智慧与敏锐,她的建议往往能够直击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