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她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背着包袱的老汉,正慢悠悠地走着,似乎也在寻找着夜宿的地方。
赵赛月心中一动,决定上前询问去徐州的路。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粗犷而自然,走到老汉身边,问道:“老汉,请问去徐州怎么走?”
老汉闻言,抬头看了赵赛月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平静,指着东南方说道:“顺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就能到徐州。但你要记住,去徐州只能走村野小路,因为别的地方都有金人的岗哨。他们现在查得紧,稍有不慎就会被抓住。”
赵赛月闻言,心中暗自感激。她向老汉点了点头,表示谢意,然后继续踏上了前往徐州的征途。她知道,这一路上必定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在赵赛月离开的那个地方,金人的守卫已经发现了被赵赛月杀死的金兵尸体。他们迅速围拢过来,查看着尸体上的伤口,脸上露出了惊恐与愤怒的表情。然而,他们并没有理会同样被囚禁的赵金姑,只是急匆匆地出去喊人,准备将此事上报给完颜宗望。
赵赛月踏着沉重的步伐,但心中却怀揣着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她知道,这条通往徐州的路漫长且险阻重重,但她心中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她前行。每一步都似乎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每一步都让她更加接近那个或许并不遥远,却又似乎难以触及的平安生活。
沿途的风景在她眼中快速掠过,无论是荒芜的田野还是稀疏的林木,对她来说都充满了新奇与希望。她不再去想那些曾经作为公主时的荣华富贵,也不再幻想拥有子女的温馨生活。那些曾经的奢望,如今都已化作了对简单、平凡日子的深深向往。她只想远离那些金国权贵的侮辱与折磨,找到一个可以安心度日的地方,了却这残破不堪的人生。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的狼吼声打破了这份寂静。赵赛月紧握着手中的匕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她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随时可能成为野兽的猎物。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丝毫的退缩与恐惧。相比于在金营中受到的侮辱与折磨,这样的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她找了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生起了一堆小火,用从杂货铺买来的干粮充饥。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那双曾经充满哀怨与绝望的眼睛,如今却闪烁着坚定与希望的光芒。她静静地坐在火堆旁,任由夜风吹拂着自己的发丝,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
“就算是在路上被杀了,或者被狼虫虎豹吃掉了,那也比起每天都要受到那些金国权贵们的侮辱强多了。”赵赛月在心中默默地想着,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苦涩的微笑。她知道,这条路或许就是她的不归路,但她却走得义无反顾,因为在她看来,这已经是她唯一能够把握的命运了。
随着夜色的加深,赵赛月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小村庄,那里没有战争与仇恨,只有欢笑与温暖。她在那里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与希望。当她从梦中醒来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她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而她的路,还在前方。
就这样,赵赛月怀揣着对平安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踏上了去徐州的艰难之路。她知道,这条路或许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要坚持下去,直到找到那个可以让她安心度日的地方。
转眼间,已至隆兴二年九月,秋风萧瑟,黄叶纷飞,大宋的天地间似乎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在这金秋时节,皇帝赵眘再次下达了北伐的旨意,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他将亲自披挂上阵,御驾亲征。
皇宫内,旌旗招展,铠甲闪亮,赵眘身着龙袍,外披战甲,英姿飒爽。他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整装待发的三十万大军,声音洪亮地宣布:“朕决定,今日再次北伐,朕将亲率大军,誓要收复失地,扬我国威!”
林一飞和韩世忠分立两侧,他们眼神坚定而果敢。作为副帅,他们深知此次北伐的重任,也明白皇帝御驾亲征的决心与勇气。
大军在赵眘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出了东京城,向着徐州进发。一路上,旌旗蔽日,战鼓雷动,士气高昂。沿途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为大军送行,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期待与敬仰,仿佛看到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从杭州至徐州,路途遥远且曲折,非但陆路坎坷,还需借助水路方能便捷前行。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对林一飞这位再次担纲主帅重任的文官,以及他麾下大军的一次严峻考验。
林一飞此次北上,轻装上阵,仅带了柳烟儿同行。柳烟儿不仅聪慧过人,更擅长谋略,是林一飞不可或缺的智囊。而上次和自己一起来的岳银瓶,因怀有身孕,需安心养胎,故未能随军出征,这多少让林一飞心中有些挂念,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早日凯旋,与家人团聚的决心。
大军自杭州出发,先乘船沿运河北上,沿途风景虽美,但林一飞无心欣赏,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每一刻都需保持警惕。船只穿梭在狭窄的水道间,时而需避开繁忙的商船,时而又要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林一飞与柳烟儿在船舱内,或商讨战术,或批阅军情,夜以继日,不曾停歇。
经过数日的水路颠簸,大军终于抵达了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此处,大军弃舟登岸,转而向西北方向进发,穿越广袤的平原与错落有致的村落。这一路上,大军不仅要克服地形复杂、补给困难等自然挑战,还需时刻提防金人的骚扰与伏击。林一飞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洞察力,多次化解危机,确保大军安全前行。
与此同时,赵眘虽然心急如焚,渴望早日收复失地,但他更清楚自己的位置在于统筹全局,而非亲临前线。因此,他选择在后方指挥,以免自己的出现干扰了林一飞与韩世忠的行军部署。赵眘通过密信与前方保持联系,时刻关注战况,为大军提供必要的支援与指导。
经过十天的艰苦行军,大军终于在隆兴二年九月十三日这一天,顺利抵达徐州城下,与守将岳雷成功汇合。岳雷早已听闻大军将至,提前做好了接应准备。当林一飞与韩世忠率部踏入徐州城门时,岳雷亲自率军迎接,两军将士相见,欢声雷动,士气更加高昂。
在徐州城内,林一飞与岳雷、韩世忠等人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他们深知,徐州作为北伐的重要据点,其得失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因此,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力求制定出最为完美的战略部署。
在徐州城内的军事会议上,岳雷神情凝重而专注,他缓缓站起身,开始介绍起自己所了解的金国最新情况。
“诸位将军,据我方探子回报,金国的局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金主完颜亮,那个野心勃勃、意图吞并我大宋的暴君,已经遭到了弑杀。”岳雷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确保他们都在认真聆听。
“而现在的金国皇帝,已经换成了完颜亮的大哥完颜襄。此人虽不如完颜亮那般张扬,但心机深沉,手段狠辣,同样不容小觑。他上台之后,立即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以应对我大宋可能的北伐行动。”
林一飞眉头紧锁,问道:“那完颜襄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岳雷继续说道:“完颜襄让大将完颜宗望入主五国城,据说他亲自处理了徽钦二帝,以绝后患。此举不仅巩固了他的皇位,也向金国上下展示了他的铁腕手段。现在,完颜襄亲率近五万金兵,在单州一带安营扎寨,摆出一副誓要阻挡我朝北伐大军脚步的架势。”
韩世忠闻言,不禁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些金贼,真是欺人太甚!我大宋儿郎岂会畏惧他们?”
林一飞则显得更为冷静,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完颜襄此举,看似强硬,实则也有其顾虑。他亲率大军驻守单州,一方面是为了阻挡我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金国内部出现动荡。毕竟,完颜亮被杀后,金国国内必然人心惶惶,他需要时间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岳雷点头赞同:“林帅所言极是。因此,我们此次北伐,既要勇敢作战,也要善于利用金国内部的矛盾和弱点,寻找最佳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