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乱石岗(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些宋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知道,这一刻,他们距离胜利已经不远。 在乱石岗内,爆炸的余音尚未消散,岳云和韩世忠等人已率领精锐宋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了战场。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手中的兵器闪耀着寒光,誓要将这些曾经欺压中原的金军彻底击溃。 此时的金军,在连续的爆炸和箭雨的打击下,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他们被炸得懵头转向,许多士兵甚至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也是惊魂未定,战斗力大打折扣。 岳云一马当先,他的长枪如同蛟龙出海,所向披靡。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金军的哀嚎和倒下。他身先士卒,毫不畏惧,仿佛化身为了战场上的战神,引领着宋军向金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韩世忠则紧随其后,他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击都足以将金军劈为两半。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因此毫不保留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在他的带领下,宋军将士们奋勇杀敌,势如破竹。 乱石岗内,金军的惨叫声、宋军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的战场。尽管金军曾经以勇猛著称,但在此时此刻,他们却如同待宰的羔羊,完全无法抵挡宋军的攻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军的损失越来越大。他们的人数不断减少,士气也愈发低落。而宋军则越战越勇,他们的精神力量和战斗力都在不断地攀升。 从中午到入夜,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数个小时。尽管金军已经损失了大半,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战力,不断地向宋军发起反击。 林一飞站在高处,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战场。他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因此一直保持着冷静和警惕。他看到金军的顽强抵抗,心中不禁对金人的战力产生了敬佩。但他也明白,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了宋军一方。 随着夜幕降临,战场上的形势愈发清晰。金军已经陷入了绝境,他们的抵抗越来越微弱。而宋军则士气高涨,他们乘胜追击,不断地向金军发起攻击。 最终,在宋军的猛攻之下,金军彻底崩溃。他们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投降。而那些依然坚持抵抗的,也被宋军一一击毙。 乱石岗内,一片狼藉。金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整片战场。而宋军则欢呼雀跃,他们终于取得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林一飞,身为一位文官,虽身着铠甲,手持佩刀,但在这一片硝烟弥漫的乱石岗中,他并未亲自参与杀敌。他的职责在于运筹帷幄,精心布置这场伏击战。然而,当亲眼目睹即便在宋军占据如此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付出了上万将士的生命代价,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痛。 他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地望向一旁的韩世忠。韩世忠满身是血,但眼神依旧坚毅,仿佛刚从战场上厮杀归来。林一飞叹了口气,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韩将军,金人战斗力之强悍,实在超乎我的预料。即便我们设下重重埋伏,依旧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韩世忠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舒展开来。他望着林一飞,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这位文官在战场上所展现出的冷静与智慧,早已赢得了他的尊重。他沉声道:“林大人,金人虽勇猛,但此刻已如强弩之末。开封附近,金军主力已被我们牵制在此,其余地方已是一片空虚。只等陛下随后从杭州赶到徐州,御驾亲征,收复故都开封指日可待。” 林一飞闻言,目光一亮。他深知,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仅是对金军的一次沉重打击,更是为宋军收复失地、重振国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微微点头,声音坚定地说道:“韩将军所言极是。此刻,我们只需稳住阵脚,等待陛下到来。到时,定能一举收复开封,让大宋的旗帜再次飘扬在故都的上空。”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们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们更相信,只要宋军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重振大宋的辉煌。 此时,乱石岗上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金兵被杀的一个都没剩下,而宋军将士们则欢呼雀跃,他们终于取得了这场决定性的胜利。林一飞站在高处,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与韩世忠等将领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硝烟逐渐散去。林一飞与韩世忠并肩站立,望着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他们知道,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都见证了宋军的英勇与坚韧。 与此同时,在远离乱石岗的徐州城内,皇帝赵眘身着一袭龙袍,英姿飒爽,率领着随行的五万禁军,浩浩荡荡地穿过了城门的欢呼声,正式踏入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徐州,作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今,它将成为宋军收复失地的大本营。 赵眘的禁军队伍纪律严明,步伐整齐,沿途的百姓纷纷跪拜,眼中闪烁着对这位年轻皇帝的敬畏与期待。赵眘深知此行的重任,他的心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前方未知战局的忧虑。但更多的,是一种身为帝王,肩扛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进入徐州城后,赵眘一行被安排在了林一飞与韩世忠等人早已精心筹备的行宫之中。这行宫虽不及皇宫的奢华,却也显得庄重而雅致,足以彰显对皇帝此行的重视。赵眘在行宫内稍作休整,便立即召集了随行的文武官员,听取他们对于当前战局的汇报与分析。 此时,镇守徐州的将领牛通,一位勇猛果敢的武将,匆匆步入大殿,向赵眘禀报道:“陛下,林大人与韩老将军已于数日前率部前往乱石岗,与金军展开了激战。据前线传回的消息,战斗异常惨烈,但我大宋儿郎士气高昂,胜券在握。只是,考虑到战事的胶着与陛下的安全,臣斗胆请陛下暂且在徐州稍作停留,静待佳音。” 赵眘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与敬佩。他深知林一飞与韩世忠的忠心与能力,对于他们在前线的浴血奋战,心中既有感动也有不安。他缓缓说道:“林卿与韩老将军为国为民,不惜以身犯险,朕心中甚是欣慰。徐州乃战略要地,有你等忠臣良将镇守,朕心甚安。至于前线战事,朕虽不能亲临指挥,但心中时刻挂念。传令下去,加强徐州城的防御,同时,派遣斥候密切关注前线动态,随时向朕汇报。” 牛通领命而去,赵眘则继续与群臣商讨后续的军事部署与战略规划。他深知,这场与金国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与民族精神的体现。他暗下决心,无论前方道路多么艰难,自己都将与宋军将士们并肩作战,直至收复失地,重振大宋雄风。 夜幕降临,徐州城内灯火通明,赵眘站在行宫的窗前,遥望着北方的星空,心中默默祈祷着前线将士们的平安与胜利。 战斗结束后的乱石岗,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低沉的鸟鸣和远处微弱的风声,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曾是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林一飞与韩世忠并肩站在一处较为平坦的高地上,他们的目光穿过夜色,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希望。 “韩将军,此战虽胜,但金人尚未完全退却,我们必须趁胜追击,不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林一飞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韩世忠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依然坚毅:“林大人所言极是。我意先率十万大军进抵单州,那里经过此战,金军已无力防守,成了一座空城。我们占据单州,既可巩固战果,又可进一步威胁金军腹地。” 林一飞闻言,微微点头,表示对韩世忠策略的认可:“韩将军此计甚妙。单州地理位置重要,若我们能迅速占领,将对金军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我则与岳雷将军一起,率领剩下的三万多人回返徐州,迎接圣驾。陛下此行,意义非凡,我们必须确保他的安全。” 韩世忠赞许地点点头:“林大人考虑周全。陛下亲征,士气大振,我们务必确保他的安全,同时,也要准备好后续的战斗。待陛下抵达徐州后,我们再行汇合,共同商讨收复失地的大计。” 两人商议已定,随即开始着手安排。韩世忠迅速整顿军马,挑选了十万精兵,准备连夜启程前往单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