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飞接过书籍,仔细翻了翻,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就这些吧。你替我送去给赵姑娘,告诉她,这些书或许能帮助她在出征前夜放松心情,养足精神。”
柳烟儿接过书籍,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她就将书送到了赵赛月的手中,并转达了林一飞的话。
赵赛月接过书籍,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些书籍不仅仅是林一飞的一份心意,更是他对她的一种关怀和鼓励。
“谢谢烟儿妹子。也请代我向林大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赵赛月微笑着对柳烟儿说道。
柳烟儿微笑着点头,转身离开了赵赛月的住处。
这一夜,赵赛月手捧书籍,静静地阅读着。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让她原本紧张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次日清晨,天刚破晓,徐州城内外已是一片肃杀之气,战旗猎猎,十万大军整装待发,气势恢宏。御驾亲征的皇帝赵眘,身着华丽的铠甲,头戴金盔,英姿飒爽,骑在一匹毛色油亮、性情温顺的御马上,显得格外威严。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责任感。
随着一声令下,鼓声震天,号角齐鸣,大军在晨光中缓缓启程,尘土飞扬,战意盎然。赵眘率领着这支雄师,直奔单州而去,意在与在那里镇守的名将韩世忠汇合,共同挥师北伐,收复失地。
林一飞作为北伐军的副帅之一,骑着一匹雄壮的战马,紧随御驾之后。他的眼神坚定,面色凝重,心中既有对战争的忧虑,也有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而赵赛月,则跟随着辎重车队,坐在一辆装饰简朴却稳重的马车里,马车随着大军缓缓前行,透过车窗,望着外面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马车随着大军缓缓前行,车轮辘辘,与地面的摩擦声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赵赛月透过车窗,目光掠过周围的景象,那些匆匆而过的田野、村庄,以及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峦,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变迁。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十几年前的靖康之变。那时,她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被金兵从繁华的开封城中掳走,一路北上,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路上,她看到了太多皇亲国戚的尸体,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人们,如今却如同路边的野草一般,被无情地践踏和抛弃。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着回到这片故土,更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惊喜。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和挣扎,她终于逃回了自己的国家,重新获得了自由。而如今,她还有机会随军再次回到开封城里,那个她曾经无比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地方。
想到这里,赵赛月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光。她深知,这一路走来,自己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她明白,无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她都必须坚持下去,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奋斗。
马车继续前行,周围的景象也在不断地变化。赵赛月收回了思绪,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她知道,那里有着她曾经的家园和亲人,也有着她未来的希望。
随着大军的不断前进,赵赛月的心情也逐渐变得激动起来。她期待着能够早日到达开封城,亲眼见证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再次迎来和平与繁荣。
当夜,大军驻扎在了乱石岗西面的一片开阔地上,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安营扎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夜。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十月的雨,带着刺骨的寒冷,仿佛要将一切温暖都冻结。好在帐篷搭建得及时且结实,内部铺着厚厚的羊毛毡,足以抵御外面的严寒。
林一飞忙完手中的事务后,首先披上了一件厚重的蓑衣,前往皇帝赵眘的营帐请安。营帐内,烛光摇曳,赵眘正坐在案前审阅着战报,脸上带着从容不迫的微笑。见林一飞进来,他抬起头,和颜悦色地说:“林卿,朕一切安好,你无须挂念。去看看将士们的安顿情况吧,他们才是此次北伐的中坚力量。”
林一飞领命退出,心中涌动着对皇帝体恤下属的感激。他穿梭于各个军营之间,检查帐篷的稳固性,询问士兵们是否需要额外的物资,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寒夜中得到妥善的安置。每到一处,他都收获到士兵们坚毅的目光和感激的笑容,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夜色渐深,雨势未减,林一飞终于来到了赵赛月的帐篷附近。他的帐篷紧邻着她,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想着赵赛月或许也需要一些帮助,林一飞决定在结束巡视前去看望她。他轻轻掀开帐篷帘子,迈了进去。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紧。赵赛月正蜷缩在被子里,脸色苍白,浑身湿漉漉的,显然是刚刚在外面淋了雨。她的发丝贴在脸颊上,滴滴水珠沿着她的下巴滑落,显得格外楚楚可怜。林一飞急忙上前,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还好,没有发烧。
“赵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浑身都湿透了?”林一飞关切地问道,同时迅速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在了她的肩上。
赵赛月微微睁开眼,看到是林一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林大人,我……我只是想出去走走,透透气,没想到雨突然下大了。”她的声音细若游丝,显然是被寒冷侵袭得不轻。
林一飞心中一阵心疼,他立刻吩咐随行的士兵去取**的衣物和热姜汤来。自己则坐在床边,轻轻地将赵赛月扶坐起来,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试图用自己的体温为她驱走一些寒意。
不一会儿,士兵们送来了衣物和姜汤。林一飞小心翼翼地帮赵赛月换上**的衣物,又亲手喂她喝下了热姜汤。看着赵赛月的脸色逐渐好转,他才松了一口气。
林一飞回到自己的营帐后,心中依旧挂念着赵赛月的情况。虽然他已经吩咐士兵送去了火盆,确保她的帐篷内温暖如春,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昨晚的寒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更何况是像赵赛月这样身体稍显虚弱的女子。
他坐在案前,手捧着一杯热茶,目光却穿过帐篷的帘子,似乎在遥望着赵赛月的方向。营帐外的风声夹杂着士兵们的低语,以及远处马匹的嘶鸣,构成了一幅战时的独特画卷。但林一飞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些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赵赛月那苍白而坚强的脸庞。
“还是得再去看看她。”林一飞心中暗自思量,于是他又一次披上了厚重的蓑衣,迈出了营帐。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前往赵赛月的帐篷,而是先让自己的亲兵去确认一下火盆是否烧得旺盛,确保赵赛月能够得到足够的温暖。
亲兵回来后,报告说火盆烧得正旺,帐篷内温暖如春。林一飞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后亲自前往赵赛月的帐篷。他掀开帘子,只见赵赛月已经坐在床边,正披着一件厚实的毛毯,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比昨晚好了许多。
“赵姑娘,你感觉怎么样了?”林一飞关切地问道,同时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额头,确认她没有发烧。
赵赛月微微一笑,说道:“多谢林大人关心,我已经好多了。只是昨晚淋了些雨,有些不舒服而已。”
林一飞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这个女子,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和挫折,却依然能够如此坚强和乐观。他知道,自己不能给她太多的特殊照顾,以免让她在军中受到非议。但他也明白,作为一位领导者,关心和保护好自己的士兵和同伴,是他的职责所在。
“大军今天要继续前进了。”林一飞说道,“你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我们不能让你在军中受到任何委屈。”
赵赛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情。她知道,林一飞的话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真诚和关怀。她也不想给林一飞添麻烦,于是说道:“林大人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大军前进,我也不能落后。”
说着,赵赛月便站起身,准备回到马车上。林一飞看着她那坚定的身影,心中更加确信了这个女子的不凡。他默默地祝福她,希望她能够在接下来的北伐之路上,继续展现出自己的坚强和勇敢。
随后,大军再次启程。赵赛月坐在马车上,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她知道,这一路走来,自己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她期待着能够早日到达开封城,亲眼见证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再次迎来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