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感到这次谈话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他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与刘云飞和孟月的这次谈话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信息。他决定结束这次谈话,转身准备离开。
刘云飞也察觉到了秦宣的意图,他若有所思地笑了笑,但并没有继续纠缠下去。
他对秦宣的决定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进一步追问的打算。
他轻松地翻身上马,向秦宣点了点头,然后带着孟月朝着远方疾驰而去。
临走之际,孟月回头望向秦宣,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向秦宣摆了摆手,仿佛是在告别,也仿佛是在暗示着什么。
秦宣淡然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平静,目送着两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草原的尽头。
秦宣孤身一人继续走在这片苍茫的草原上,他站立在一片残壁断垣处。
这些残垣断壁在广阔的草原上显得格外凄凉,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无声地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和辉煌。
秦宣的手掌轻轻拂过残垣,感受着那些石头的粗糙和岁月的痕迹。
他意外地发现,残垣上似乎刻有一些文字。他低下身,仔细地观察着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在风化和岁月侵蚀下,文字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但秦宣还是辨认出了那首诗的主题——关于时间一去不复还的感慨。
诗中的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叹息。秦宣的心中涌起了一丝共鸣,他感到这首诗是在对他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关于他自己的过去,也许是关于他正在追寻的真相。
秦宣的手指轻轻触摸着那些文字,他感到了一种奇异的联系。
他轻笑了两声,这首诗触动了他心中的某根弦,让他的心情变得舒展开来。
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心中的重担被暂时卸下。放松了身体,心中的念头变得通达,决定离开这片草原,继续他的探索之旅。
他的脚步刚刚踏出,突然,黑色的墨点开始从天空坠落。
起初,这些墨点只有豆粒般大小,但随着它们的下落,墨点逐渐变大,最终,它们似乎囊括了整片天地。
墨汁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压在了秦宣的身上,整个世界在这一刻被墨水所吞噬。
秦宣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墨汁在他的周围晕染开来,他的视线被飞快地拉高,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他恍惚地摇了摇身子,试图稳定自己的身形,当他定睛一看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中。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木质的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整个房间透露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书桌前,一位身着唐装的老者刚刚放下手中的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满意和欣赏,正专注地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笔迹。
老者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透露出一种智慧的光芒。他没有注意到秦宣的出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中。
秦宣站在书房的一角,心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他走上前去,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墨宝上,正是他之前在残壁上所见到的那一首诗。
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丝亲切感,仿佛这首诗与他有着某种不解之缘。
抬头看向老者,秦宣被老者的气势所吸引。
老者身着唐装,银发如霜,面庞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却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度。
他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他的举止从容,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优雅而有力,宛如古代文人的典范。
秦宣不由得笑了笑,这位老者果然也是一个熟人——岛上的受害者之一,唐修贤。
他回忆起唐修贤在岛上的经历,但具体的细节却如同被迷雾笼罩,难以捉摸。至于他当时在岛上是怎么死的呢?秦宣尝试着回忆,却发现已经想不起来了。
不过想不起来也就算了,有些事情或许本就不该深究。
秦宣挪动位置,换了个更好的角度欣赏墨宝。
他对唐修贤的书法夸赞不已,虽然自己对书法只是略懂一二,但是也能够瞧出唐修贤的墨宝颇有本事。
那一笔一划,力透纸背,既有筋骨,又不失柔美,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和丰富的情感。
阳光透过半开的竹帘,斑驳地洒在书房的木质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唐修贤站在桌前,手中拿着一块纯白的毛巾,仔细地擦拭着每一根手指。
唐修贤终于放下了毛巾,他转过身,目光落在了书房中央的那张檀木桌上。
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壶里正冒着热气,仿佛在邀请他品尝。
他缓步走过去,端起了茶壶旁的青瓷茶杯,那茶杯的边缘还带着一丝热度,透过杯壁传递到他的指尖。
他慢慢将茶杯送到嘴边,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然后小口饮下。
茶水的温度恰到好处,既不烫口也不凉薄,茶香在舌尖上缓缓绽放,带着一丝甘甜和清香。唐修贤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闭上眼睛,仿佛在品味着茶中的每一个细节。
秦宣坐在书房的另一侧,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唐修贤。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看着唐修贤那优雅的姿态,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解。
唐修贤似乎感觉到了秦宣的目光,他睁开眼睛,转头看向秦宣,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秦宣的问题,而是继续吹着杯子里漂浮的茶叶,然后抬手拿起杯盏,轻轻地晃动了两下,让茶叶在水中旋转起来。
“这书房里有你想要的答案,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了。”
唐修贤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话语中带着一丝神秘。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秦宣,落在了更远的地方,仿佛他并不是在跟秦宣说话,只是在自言自语。
秦宣的眉头微微皱起,他不明白唐修贤的意思,但心中的好奇心却被彻底点燃了。他环顾四周,书房里摆满了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每本书都像是藏着一个秘密,等待着人去发掘。
秦宣的神色一凝,他的目光从手中的古籍移向了那庞大的书架。
书架几乎占据了书房的一整面墙,从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每一格都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这些书架由深褐色的实木制成,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每一寸木纹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书架上的每一层都排列着整齐的书脊,它们的颜色从淡黄到深棕,从新书的光泽到古书的暗淡,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秦宣的目光在这些书籍上缓缓移动,他注意到,这些书架的布局和设计,竟然与自己书房中的书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那些错落有致的书架,仿佛是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排列,既显得随意,又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规律。
秦宣走近书架,他的手指轻轻滑过书脊,感受着那些书籍的温度和质感。
他发现,这些书籍的种类和自己收藏的几乎一模一样,从古老的典籍到现代的小说,从科学著作到艺术画册,应有尽有。
他甚至看到了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那些书脊上的标题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
但是,这种亲切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安慰,反而让他的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
如果抛却书房里的装饰和唐修贤的存在,秦宣或许会错认为这里就是自己的书房。
但这种相似性,却让他感到一种诡异的违和感,仿佛这个书房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等待着他一步步走进去。
秦宣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能被这种相似性所迷惑,他必须集中精神,找到那本藏有“答案”的书籍。
但是,这书架上的书可一点也不少,每一本书都有可能是唐修贤所说的“答案”,想要找到它,可一点也不容易。
不过这总是好的,相比那些虚无缥缈的方向,这至少给了秦宣一个可能的方向,
书架上,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秦宣对侦探小说的热爱。
他记得每一个错综复杂的案件,每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每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这些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们是秦宣智慧的源泉,是他解谜的伙伴。
除了侦探小说,书架上还摆放着各种破案能够用上的专业书籍。
犯罪心理学的书籍让他能够洞察罪犯的心理,刑侦技术的书籍教会他如何从细微的线索中寻找真相,而各类技能书籍则让他掌握了多种实用的侦查技巧。
这些书籍构成了秦宣的知识宝库,是他成为一名优秀侦探的基石。
秦宣的视线在书架上扫过,他的手指轻轻掠过那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心中充满了犹豫。
这本书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书页也泛黄,但它的内容却是秦宣在解决案件时的重要参考。
他记得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每一个理论,每一个分析,这些都曾帮助他揭开了一个个复杂的心理谜团。
就在秦宣陷入沉思时,他的耳边传来了一声轻笑。
这声音虽然轻微,但在安静的书房中却异常清晰。
秦宣的注意力被这声音吸引,他扭过头,发现唐修贤不知何时已经坐在了书房的沙发上。
唐修贤的手中拿着一杯茶,他正慢慢地啜饮,那小小的杯子里,茶水似乎饮之不尽,总是保持着满溢的状态。
秦宣的目光落在唐修贤手中的茶杯上,他注意到那茶杯的边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杯子里的茶水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琥珀色,茶香在空气中缓缓弥漫。
唐修贤的举止从容,他的动作优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秦宣的心中涌起了一丝好奇,他不明白唐修贤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发出声音,也不明白这茶水为何总是满溢。
他想要询问,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秦宣的手指在心理学书籍的封面上轻轻滑过,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唐修贤的轻笑在他耳边回响,仿佛是一种暗示,又像是在嘲笑他的犹豫不决。
秦宣想了想,最终还是将手指收了回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优柔寡断,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他知道,无论对错,他总是要做出选择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了书架上。
这一次,他的视线快速地扫过那些排列整齐的书脊,似乎在寻找着某个特定的目标。
书架上的书籍五花八门,每一本都能够引人入胜,但秦宣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一本书给吸引。
那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
这本书安静地躺在书架的一角,它的封面简洁,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只有书名和作者的名字静静地躺在那里。
秦宣的心跳微微加速,他记得很清楚,在当初赵科长来找自己的时候,赵科长就是从书架上翻出的这本《罗生门》来看。
难道是这本书吗?秦宣的心中充满了疑问。
他回想起案件中的幸存者们所进行的谈话,那些谈话中的谎言与真相交织,与《罗生门》中的故事不谋而合。
唐修贤是想用这本书来提醒自己吗?
秦宣的眉头紧锁,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疑问。
就在这时,秦宣伸手去触碰那本《罗生门》。
他的手指刚刚接触到书脊,身后突然传来唐修贤吸溜的饮茶声。
那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书房中却异常清晰,仿佛是一声警钟在秦宣的心中敲响。
秦宣的眉头顿时一皱,他的手指停在了半空中。
这本书也不对吗?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渴望找到那本藏有“答案”的书籍,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个书房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唐修贤设下的线索,也可能是迷惑他的陷阱。
秦宣站在书架前,他的心中虽然充满了不安,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急躁并不能帮助他找到真相,只有耐心和细致的观察才能指引他走向正确的方向。
他的目光再次在书架上扫过,一本本书籍如同老朋友一般,向他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他的视线很快就被一本名为《正确的选择》的书籍吸引。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只有几个大字印在米白色的封面上,显得格外醒目。
秦宣的心中一动,他记得自己曾经在某处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但是他的藏书中并没有这本书。
这并不是他记忆中的那本,至少,眼前的这本他从来没有见过。
就在秦宣准备瞧瞧这本《正确的选择》的时候,他的注意力被另一本书所吸引。
这本书就在《正确的选择》的不远处,它的封皮是墨黑色的,书脊很厚,没有任何文字标题。
秦宣的心跳微微加速,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他不用抽出这本书,都能知晓这是什么,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他自己写下的日记!
秦宣的心中充满了震惊,他记得就在不久前,他还在自己的书房里翻开过这本日记。他记得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记录下的心情。
秦宣的手指微微颤抖,他伸出手去触摸。
秦宣的手指悬停在那本墨黑色封皮的日记上方,他的心跳在胸腔中猛烈地跳动着,仿佛在催促他做出决定。
这本日记对他来说不仅仅是纸张和墨水的组合,它是他过往经历的见证,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
他的指尖能感受到日记封面的凉意,那是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触感。
他犹豫了一下,心中涌起了一股冲动,想要翻开这本日记,看看里面是否隐藏着唐修贤想要传递给他的信息。
但是,当他的手指真正触及日记的时候,他却感到有些意外。
整个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唐修贤饮茶的声音。
秦宣原本以为唐修贤会像之前那样,用某种方式打断他,或者给出某种暗示,但这次,唐修贤却异常地安静。
秦宣意外的回过头去看,唐修贤就坐在沙发上,慢慢地饮着茶。
他的动作优雅而缓慢,仿佛在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他轻轻地吹着杯中的茶叶,让它们在水面上轻轻旋转,但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没有做出任何阻止秦宣的动作。
秦宣迟疑了一下,他的心中闪过一丝疑惑。
唐修贤的沉默意味着什么?是同意他查看日记,还是暗示他不要触碰?
秦宣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的目光在唐修贤和日记之间来回移动,试图从唐修贤的表情中寻找答案。
但是,唐修贤的表情平静如水,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
突然,秦宣笑了。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释然和自信。
他收回了手,没有将日记抽出来。他想,或许唐修贤的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本日记或许重要,但也或许只是众多书籍中的普通一本。
秦宣决定,他会继续寻找,书架上的书还有很多,他可以一本本地感受,直到找到那个真正的答案。
他转过身,再次面向书架。
书架上的书籍在向他招手,每一本书都充满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