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源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国际会议的邀请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高能物理学杂志》发布了新一期内容,第三篇是《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 论文审稿人,罗贝尔托-卡斯特洛,瑞士数据科学中心首席数据科学家,他对论文的点评是,“这是一种分析实验真实状况和模拟理想状况差别的特殊算法。 从来没有人想过在这个方向去进行数据研究。 研究非常有创新性,也同样很有价值,它可以让我们对于粒子实验的把握更清晰。 也许未来,这种算法会变得很关键。”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这个拥有世界第二大加速器的粒子物理研究机构,刚刚经历了管理和方向上的动荡。 究其原因,还是巨大的经费支出以及突出研究成果方面的匮乏。 能源部给费米实验室的表现打了B,而它需要B+的评价才能通过审查。 费米实验室经历了改组。 莉亚-梅明加担任了费米实验室的主任,也开始了她大手笔的裁员工作。 大量的裁员、大量削减经费开支。 这让很多依旧在实验室工作的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甚至想过要提前离开。 詹姆斯-鲍勃也是其中之一。 他是实验数据中心的负责人,但因为实验室的变动,近来的研究已经很少了。 所以,他变得很清闲。 每天早上,来到实验数据中心以后,待在办公室里喝上一杯咖啡,用半个小时时间处理工作邮件,再看看最新的研究论文充实自己。 有感兴趣的内容就多看一会儿,剩下的时间都可以休闲了。 比如,看一场棒球比赛。 或者,到推特上和讨厌的棒球俱乐部球迷对骂,又或者想内容发个短视频,只要内容能和大人物的丑事挂钩,总是能吸引一大堆流量。 这天也一样。 詹姆斯处理了工作邮件以后,发现《高能物理学杂志》发布了新一期内容,就翻开看了看。 当翻到第三篇的时候,他感觉有些好笑。 “作者叫张硕,一个博士生?” “博士生能有什么研究?” 他满不在意的笑着,真正看内容的时候,表情顿时变得越来越严肃。 一个小时后,詹姆斯拿着杂志冲出了办公室,去隔壁实验中心找到了莉亚-梅明加。 “梅明加女士,这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的研究之所以总是滞后,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是第二,CERN(欧洲核子组织)才是第一。” “他们的实验强度更高,我们也希望能看到他们能看到的数据,所以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建造新设备。” “奈杰尔是这么做的,他主导了LBNF项目,但最终……” 后面的话没有说,莉亚-梅明加已经明白了。 上一任主管奈杰尔-洛克主导了LBNF项目,向上级申请了大量的经费,期间没有任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最终实验室没有通过能源部的审核。 莉亚-梅明加接过杂志,扫了一眼论文标题,问道,“你所说的机会指的是这个研究论文?” “没错!” 詹姆斯认真道,“这是一个分析实验和模拟偏差的算法。” “如果能研究出一种精度高的分析软件,我们就能依靠软件去分析原来的实验数据,也包括其他机构共享的数据。” “那么就可能会有新发现、新成果,甚至能发现新物理现象也不一定。” “我们要做的就只是组建计算机团队,制造一个算法软件而已。” 莉亚-梅明加点头继续问道,“需要多少经费呢?” “现在还不能确定。” 詹姆斯摇头,“我要确认算法的难度,也要和其他人讨论才能给出个准确的评估。” “好吧。” 莉亚-梅明加道,“鲍勃教授,你的想法很好,我支持这种创新性的研究。你要尽快拿出报告和预算方案。” “当然,经费不能太多,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 于此同时。 瑞士日内瓦,核子实验物理中心。 论文的审稿人的,罗贝尔托-卡斯特洛,正说着和詹姆斯类似的话,“我对论文的最后一句点评是,"这种算法会也许会很关键",实际上,我认为它非常关键!” 罗贝尔托的表情很严肃,“这种研究可能会非常有意义。” “在粒子的研究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再往前,值得一提的只有上帝粒子。” “我们花费了过百亿欧元建造了大型设备,结果就只是让实验强度增加而已。” “数据变得庞大、分析变得困难,但最终也没有值得一提的发现。” “现在出现一种新的分析手段,我们可以用它来重新审视原来的数据,也许就会有发现。“ “这要比进行新的、更高强度的实验效率高的多。” 罗贝尔托对面坐着的是实验中心主任、实验主管,欧洲核子组织实际意义的第一人,法比奥拉-吉亚诺蒂。 法比奥拉-吉亚诺蒂认真听着,点头道,“卡斯特洛教授,你的提议很好,但我们要怎么做呢?” “按照这个方法,去研究分析实验模拟偏差的算法软件。” “难度高吗?” “很高。” 罗贝尔托-卡斯特洛是论文的审稿人,他比詹姆斯-鲍勃对算法更加了解,“其中最难的是偏差评估体系部分,其中蕴含的逻辑框架很复杂,需要很多的算法程序支持。” “第四篇论文是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的分析结果,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实验强度很低,要分析的参数相对比较少,而我们的实验强度高,参数会多出一倍,那么算法的复杂性也会以指数级上升。” “按照我的预估,最少要复杂几十倍。” “要完成这项研究,就要组建专门的大型计算机团队……” 法比奥拉听的有点晕,她打断直白的问道,“需要多少经费?多长时间能完成?” “预估要几千万欧元?一年左右?现在还不能确定,我必须和其他人讨论才能给出预估。” 法比奥拉用力抿抿嘴,认真点头,“或许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可以适当的减少投入。” “该怎么做?”罗贝尔托惊讶的问道。 “让他来……” 第二天上午,苏东大学官网发布了公告—— “恭喜我校博士生张硕、罗勇军教授,在国际物理顶级期刊《高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中心锚点连线分析数据模拟偏差》。 张硕和罗勇军教授,和高能物理所合作研发实验模拟偏差的数据分析程序……” 下面都是成果介绍。 罗勇军没去计算机房,而是很早就去了东三教学楼的一层大办公室。 平日里,他都嫌弃办公室吵闹。 今天是希望人越多越好。 有几个刚来办公室的同事,见到罗勇军不由打趣道,“老罗,怎么不在你的项目房待着了?” “老罗?稀客啊!” 罗勇军似乎沉浸于工作中,根本不屑于回答。 很快,所有人就都知道学校公告,再和罗勇军说的话就变成了,“老罗,你的学生厉害啊!” “《高能物理学杂志》,可是物理顶刊中的顶刊,相当于数学四大刊吧?” “这种研究,想都不敢想……” “我说老罗今天怎么待在办公室,原来是这样啊!” “你是二作,为什么不是通讯作者呢?” “只是二作啊……” 罗勇军恼羞成怒道,“你们就是嫉妒!二作也很了不起,好不好?” “行,我记住了!” “下次再有项目,我可不想着你们了……” 罗勇军恼怒说完以后,办公室的画风马上就变成了,“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二作也很了不起!” “加个名也行啊,我连机会都没有!” “这个研究上,罗教授肯定也有很大贡献!” “咱们是研究数学的,在物理顶刊上发论文本身就很了不起,就像是足球运动员打篮球拿奖,厉害不厉害?” 罗勇军顿时心情变好了。 另一边。 在教室里,张硕遭到了类似的轰炸,只不过没有讽刺,全都是赞叹。 “张硕,你的论文厉害,《高能物理学杂志》啊!” “超级顶刊,还上新闻了!” “学校发了公告以后,还有几个媒体转载,网站一搜就有……” 教室中间。 刘成杰正和几个同学说着,“这个研究,我也参与了,还完成了一个算法包,很重要的算法包。” “我还和导师一起帮张硕修改过报告论文。” 他说着鼻子都快翘了上去。 黄凯站在一边,忍不住质疑道,“那论文作者的名字里,怎么没有你?” “而且,你好像也没有参加项目吧?” 刘成杰满脸哀怨的看过去,眼神就差点写上"我到底和你有什么仇"。 这节是李伟华的偏微分方程课。 在课程结束以后,李伟华也对张硕说了声"恭喜",“在物理顶刊上发论文,了不起啊!” 张硕谦虚道,“就是个算法小研究,实验应用有价值,就被重视了。” “这样也很了不起啊。那可是物理顶刊的论文,有很多百万、千万级的项目,都不一定能发顶刊!” 李伟华正说着的时候,大学科技处的副主任高明和学院行政主任王朵菊一起出现在了门口。 高明进了教室直奔张硕而来,他主动伸出手,热情的笑道,“你就是张硕同学,对吧?恭喜你了。” 张硕疑惑的看向王朵菊。 在顶刊发表论文,也不用特别来教室里恭喜吧? 王朵菊解释道,“是这样的,张硕同学,国际高能物理计算会议给你发了邀请函。” “电子邀请函发到了科技处,高主任就决定亲自告诉你这个消息。” “我们看了,会议邀请你去做45分钟报告,应该是和你的研究有关。” “恭喜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