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最强庶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3章 京师震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过,刘安并没有享几天齐人之福。 他与长公主完婚刚过三天,西北便传来紧急军情。 元家反了,与党项人联合,纠结了五十万大军,正在攻打函谷关。 军报传到京城,顿时朝野震动。 早朝的朝会上,大家正在讨论,要怎么应对元家与党项联军,又一条坏消息传来。 已经拿下江汉的弥勒教,也已集结五十万大军,正准备从南阳北上,直取中原。 一旦弥勒教拿下南阳府,北上之路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朝中各位大臣们彻底慌了。有人甚至提议,割地求和,干脆把江汉给李继业,封他做鄂王。 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正是已经失去实权的右相卢墨。 自从刘安来到京城,卢墨便开始越来越低调。上次太后将他手下几名心腹撤换,他也装死,一句怨言也没有。 但是现在,眼见朝中群臣震恐,卢墨开始跳出来了。 表面看,卢墨是为了大楚着想。但是实际上是因为,卢墨暗中已经与弥勒教的李继业达成默契。 李继业能这么快拿下江汉数十州府,便是因为有卢家的暗中支持。 而李继业也没有亏待卢家。拿下江汉平原以后,李继业不仅没有清算卢家,还将军中不少的生意,都交给了卢家来做。 包括最赚钱的军械生意,李继业主要也是依靠卢家。 可以说,李继业能壮大得这么快,有一半是卢家的功劳。 之前刘安和陈普他们在京城实力太强,而卢墨在京中已经失势。因此,他最近一直在装死。 但是眼下大楚危在旦夕,卢墨就想趁机为自己重新捞取政治资本。 太后马上看向刘安。 刘安自然不可能同意。 “太后,弥勒教的李继业是谋反。而且,李继业是前朝皇室,一直想要光复前朝。 如果咱们封他做鄂王,那他便可以借此大量招兵买马。 将来的麻烦会比西北元家更大。” 卢墨呵呵一声。 “刘安,咱们大楚现在连眼下都顾不上了,你还谈什么将来?” “你知不知道,北方镇守真定府的李家也有异动?据我所知,真定李家已经秘密与契丹接触。 一旦我们的战事不利,李家很可能马上就会联合契丹南下。 真到那时候,咱们大楚可就真的完啦!” 一众朝臣听说李家与契丹也准备南下,更加恐慌。 “太后,眼下中原肯定是守不住了,不如向南迁都吧!迁到江南,至少咱们还有长尖天险可守。” 众人纷纷赞同。 刘安看向众人。 “一战不打,便直接迁都,你们不觉得太懦弱了吗?如果我们连打都不敢打,便直接迁都,不仅会士气动摇,也会助长敌人的嚣张。” 卢墨哼了一声。 “刘安,你话说得轻巧。现在西边有党项与元家的五十万联军,南面有弥勒教五十万兵马,北面还有李家与契丹人的联军。 而我们京城的禁军不过二十几万。 就算算上你们南阳的十万兵马,也不到人家的两成。 这仗怎么打?” 这一次,朝臣大多支持卢墨,建议太后应该尽快封李继业为鄂王,然后尽快千都江南。 太后被众人说得也有些犹豫。 不过,太后到底还是最信任刘安。 “赵王,你看这事要如何处置?” 刘安一脸平静。 “太后不必担心。虽然我们手里只有三十几万兵马,但是各地的厢军仍然有上百万。 而且,他们这三支兵马,都是臣的手下败将。 虽然现在他们看上去很凶,但是只要咱们先重点打击一路。余下两路一定会观望不前。 到那时,咱们便可以将他们各个击破。” 太后顿时放心不少。 “好,那这退敌的事情,便交由赵王全权负责。你们所有人都要听从赵王调遣,敢有推诿不前者,哀家定不饶他!” 卢墨本来还想再劝太后迁都,但是听到太后一锤定音,他也不好再劝。 回到府里,卢墨马上便让人准备车船,打算逃往襄阳。 他儿子卢阳很是不解。 “父亲,赵王手下虽然兵马数量不多,但却全都是精兵强将。为什么您却还要往襄阳逃?” 卢墨不屑的呵呵一声。 “我承认,刘安这小子治军打仗,确实有一套。但是跟凶悍的契丹人和党项人比起来,他还差得远。 如果这次没有契丹人和党项人参与进来,我相信,刘安能摆平这次的三路乱军。 但是有党项与契丹的人参与,刘安便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要不赶紧往襄阳逃,等到契丹人和党项人打进京城,咱们便走不了啦!” 卢阳这才匆匆去准备。 这同时,朝中大小官员,大多也都跟卢墨是一个态度。这些人一回家,便马上开始让家人赶紧准备逃跑。 只不过,他们选择的逃跑路线不是襄阳,而是江南。 由于前往江南的船运,几乎被漕帮垄断。刘安很快便收到林玉梅的消息,京城五品以上官员,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经带着家小逃往江南。 余下的一半,虽然自己没走,但也大多都将家人送往江南。 刘安并不意外。 眼下大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虽然有信心能打败三路强敌,但他也没指望这些大臣能与他同生共死。 “城外的流民走了多少?” 刘安一面喝茶,一面轻声问着林玉梅。 自从将林玉梅娶进门,刘安便将京城郊外这些流民的安置工作,全权交给她来负责。 刘安以为,这些流民没有任何家产,应该会逃得更快。 可是林玉梅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意外。 “京城郊外目前的流民已经达到二十万。虽然元家与党项起兵五十万,正在攻打函谷关的消息已经传开,但是却没有一户流民准备南迁。 大家都说,只要王爷您在京城,他们便誓死与王爷共守京城。” 刘安轻叹一声。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话果然不差。” 刘安感叹完,向 林玉梅道:“从现在开始,所有流民区的工价,提升五成。另外,你再安排人,从流民中挑选两万青壮男丁,交与神卫军训练。 这些人的待遇和神卫军完全相同。有战场立功者,同样可以升官封爵。” 林玉梅答应一声,转身离开。 林玉梅走后,刘安马上将禁军的四大统领全部叫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