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闻妻有两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 偷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啊……啊秋——!” 上完药,崔妩没忍住,结结实实打了几个喷嚏。 打完她偷觑了谢宥一眼,怕他介怀自己的丑态,今日连番丢丑,真是—— 还没想完,一只微凉的手就先探到额前。 崔妩怔了一下,看向官人,潮湿的眼睛往上抬,更显得楚楚可怜。 谢宥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着凉了。” 他看向未关的窗户,还在灌着冷风,她就这么睡着,也没披件衣裳,难怪要打喷嚏。 是自己疏忽了。 崔妩撇开视线,额头就着他指节蹭了蹭,“妾没事的。” 这些小动作让她更跟一只小动物一样。 谢宥换掌心贴着她,他的手够大,看起来仍抚着额头,绝不是想往下揉她粉团样的脸。 已经耽搁了太久,谢宥也不多说,“我要先去存寿堂一趟,你收拾好也过去吧。” “妾知道了。” 走到廊庑下,谢宥吩咐道:“让小厨房煮一碗姜汤来给娘子喝。” 枫红应“是”,小碎步跑了出去。 屋里崔妩将沾血的衣裳换下,很快挽好了头发,上了胭脂,姜汤就送了过来。 “娘子,奴婢觉得三郎君对您是真的好,平时瞧着不显山露水的,但事事为娘子考虑……谁家郎君能做到这个份上呀。” 枫红在耳边絮叨个不停,崔妩听着,指尖在发烫的碗沿抚弄。 谢宥是她自己挑选的夫君,这是她费心筹谋来的姻缘,自然是极好的。 崔家二房没有官身,她更不是贤良或才名远播的娘子,怎么可能和谢家谈婚论嫁。 崔妩要嫁高门,就得剑走偏锋。 当初谢宥到杭州做通判,崔妩借着陪兄长远游的名头,刻意从季梁远道追了过去,就是为了从他身上找突破口。 谢宥和崔珌都是当世有名的麒麟之才,一见之下引为知己,得空便相携出游,崔妩只是不声不响跟着,多避在马车之内,未曾逾矩。 一日游临瓶山,遇上了劫道的匪徒,混乱之中崔妩摔下山道,谢宥救她时也一齐滚落下谷底。 在谷底,她故意走脱了鞋子、又落进深潭之中,让谢宥不得不下水将她救上来。 “死里逃生”之后,崔妩即刻又要投水,谢宥与山匪搏杀,又兼滚下山坡,带人凫水,已失了太多体力,一时来不及拉她,只能扑了过来。 两个人浑身衣裳湿透,紧紧叠抱在一起,再也说不明白。 崔妩耳廓赤红,紧闭着眼睛睫毛颤颤,“得谢通判相救,妾身感激不尽,但妾清白不在,实在无颜做崔家的女儿……” 谢宥贴着皮嫩骨软的崔娘子,心神不免浮游,强自沉下心劝道:“这话迂腐,人命关天,比之贞洁更为可贵,你不该为不知所谓之人的几句言辞,如此冲动自毁,有愧上天好生,父母养育……” 三言两语之间,崔妩瞧着真被他劝回来了,泪水涟涟:“通判教训的是,是妾身莽撞了。” 她推了推谢宥的肩膀,两个人这才分开。 崔妩抱膝靠在大石头,湿透的裙摆还长长拖在地上,像是不肯分开。 她脸还红着,轻声细语道:“今日得谢通判相救,来日若得机会,妾身结草衔环也要报答通判的恩情。” 谢宥未被哄住,见她眼中尚有决绝之意,知她只是敷衍自己,等他走了,这位崔娘子说不得还会投水,用命维护住自己的清白名声。 他斟酌了一下,说道:“崔娘子若当真在意清白,谢某到崔家求娶,可能解崔娘子之围?” 鱼儿上钩了—— 崔妩袖下的手捏成拳头,露出为他突然的话而惊诧的神色,推辞道:“妾身无才无德,不堪为配。” 她泪眼蒙眬,将凄切彷徨之意演绎得惟妙惟肖,实则当真害怕谢宥顺着她的话答应下来。 “若崔娘子看得起谢某,谢某愿遣媒人登门。” 虽然没人看见,更是救人心切,但到底是碰到了她的身子,谢宥又将崔珌引为好友,若娶崔娘子为妻能救她,谢宥不会推脱责任。 “只是,请崔娘子等谢某一年。”他道。 崔妩闻言,一年……足以生出许多波折来。 万一谢宥识破了她的诡计,万一他后悔了,万一父母命他娶别家更好的小娘子……崔妩的盘算都要落空。 但崔妩明白,她不能催,不能着急,只能等。 崔妩沉吟半晌,道:“郎君不必为妾身舍了声名……” “你应了,我就娶。”谢宥声如金石。 如此已推辞了两三回,崔妩自觉差不多了,只要将话圆得漂亮:“妾,是愿意的,但……” “剩下的不必再说。”谢宥干脆而果决。 那一日,崔妩被他从谷底抱了上来。 掉下去之前,两人所说不过两句话,再出来,已私订了终身。 裙子滴了一路湿漉漉的水迹,崔妩被他抱着往上走时,一路上脸都红扑扑,指尖都在抖。 在崔珌找来之前,她低声说道:“郎君不必勉强,若此事为难,妾不会怨你。” 谢宥将一枚玉玦放在崔妩掌心,“谢某若失约,如这玉玦,听凭崔娘子处置。” 日光将他的轮廓勾出淡淡的金边,崔妩瞧得迷迷糊糊,将玉玦接下。 上头刻着“舒原”二字,是谢宥的字。 待谢宥离去之后,崔妩抛玩起手中玉玦,感叹这世道,果然好人是最好欺负的,卑鄙这一回,就能得到说不尽的好处,幸好未让别个捷足先登了。 一年之后,谢宥回到季梁,就向官家言明,请旨赐婚。 云氏知道自然不愿意,但正逢恩科,崔珌高中状元,谢宥父亲赏识崔珌,谢宥又在旁进言,才说动了谢宰相,促成了这段姻缘。 崔妩费了那么多的心思,总算嫁进来了,但要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样的处境之下,怎么能让春柔之流来坏她的事呢。 不过与其她来下手,惹舅姑不喜,往后塞更多人进来,不如让云氏自己打发掉人才好。 往姜汤里丢了几块冰,崔妩一口气喝了下去,快步往存寿堂走。 — 到寿安堂时已临近晚饭时分。 主君没有让人传饭,更严令下人走动,平日守着的人都退到了后头厨房和园子里,整个主院比往日更安静。 这是谢家主君住的院子,非大事,崔妩这些女眷不会来存寿堂。 进门前崔妩快速瞥了一眼正堂,谢家主君,也就是谢宥的父亲,今朝的宰辅大相公谢溥坐在上首、大伯、二伯并族中耆老都在,个个面带肃容,明堂气氛沉郁。 其中以大伯谢宏面色最差,好像刚发完脾气,连胡子都在抖。 看来是出大事了。 她低头快速走到隔扇另一边去,坐到了偏厅的下首,女眷们都聚在此,未出阁的娘子们则未露面。 环顾了一圈,不见王氏在座,再想到谢宏的神情,看来是大房出事了。 崔妩也不用问发生了什么,届时自会有人开口。 刚坐定,有人就迫切开口了。 “大嫂偷人被大伯撞见了,如今正闹着不知道该怎么办呢。”高氏压着眉,实则眼睛里是藏不住的幸灾乐祸。 偷人? 崔妩心头震响如撞钟。 那个木讷隐忍的大嫂王氏,当真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吗? 就算确有此事,这种事怎么会闹大呢? 莫说王氏偷人之事是真是假,就算真抓到现行,莫说谢家,寻常哪家不是将人悄悄处置了,再称染病而亡,这是连娘家都是不敢过问的。 就算王氏身份不同,但请亲家过来悄悄告知再处置亦可,如何会惊动全家,连同族老都过来了? “王家真是欺人太甚!” 外间谢宏的声音穿透力极强,其他人都在劝。 不消几句,崔妩就听明白了。 只因王氏的出身,才容不得她悄无声息地死。 王家是开国将领之后,王氏的兄长王靖北如今是保静节度使,三州制置使,如今正为官家镇守西北。 王氏是他嫡亲的妹妹,他人虽远在西北,但一回季梁,都要接妹妹过去说话,可见二人亲厚。 也就此时,通房成群的谢宏会到王氏的院子里住,对她温柔小意,只是为了让她在自家兄长面前替自己美言。 若王氏死了,王靖北不可能不管不问。 崔妩曾记得有一次她用芝麻叶浸的水给王氏梳头,还未到三十的女子,乌发里藏的就都是白头发,王氏用几声说笑掩下尴尬。 当时崔妩有一种冲动,终归什么也没说。 原来这么一个娘家疼爱,谢家敬重的大娘子,也过得如此怏怏不乐。 崔妩撑着脸,继续听着这份天大的“热闹”。 谢宏“抓奸”之后,即刻就想把王氏杀了,但他到底没有失了理智,知道断不能丝毫不给王家面子,便派人知会王家。 本以为王家知道廉耻,杀了王氏断没有他话,结果王家派来的人却说偷人之事实属子虚乌有,谢家平白辱人清白,非王氏良配,让王氏与谢宏和离。 他们还把谢家并王家的族老都找来了,等于要压着谢家的脖子要他们应下和离之事。 能做到这个地步,该是远在西北的王靖北早有交代。 谢家堂堂宰辅门第,又不好直接上告衙门,张扬自家丑事,如今正堂里正商量着要怎么办。 外头的声音嗡嗡的,崔妩心情不复方才的平静。 她忍不住想,若是自己也出了这样的事,崔家绝不能抗衡谢家半分,也不会有家人替自己出头,她是必死无疑的。 扭头往正堂看去,谢宥只是静静端坐在末首,万事不相干的样子。 他脑子里只怕还想着度支司的事呢。 到那种时候,他会像谢宏一样生气,恨不能置她于死地吗? 大概不会,照他那寡淡的性子,怕是转头就走,任谢家人处置了她,第二日照旧云淡风轻地上衙门去。 想这么多做什么,她又不会做出偷人的事来…… 就算成亲之前曾经有过些逢场做戏,但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寻常往来,她对谢宥并无亏欠之处。 崔妩定了定心神。 不过最好是能弄清楚徐度香如今在干什么,她不喜欢听天由命,还是该把变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好。 只要徐度香一辈子不进京,不将二人旧事张扬出来,崔妩在谢家才能安稳无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