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王高正平,以年近七旬,老态龙钟的姿态看起来以是黄土埋到了脖颈,带领着一帮朝臣迎出王宫。在见到大周的幽州王和二皇子之后,颤巍巍的拱手行礼。
“臣大理国君高正平拜见大周幽州王,拜见二皇子!”
看着一帮老头子,朱灿挑了挑眉,心里暗自腹诽,这大理国怎么尽是些老头子,连一旁伺候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监。
朱启清了清嗓子,上前将高正平搀扶起来。大理虽然一直都将大周视为宗主国,却从未正式递交过国玺和舆图,对于大周朝廷的诏命也是听诏不听宣,这么一位国君给自己行礼,一下子就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老国君客气了!本皇子奉父皇之命带二十万大军前来支援大理,此刻军队已经进入大理境内,正想询问一下接下来是如何安排?”
高正平面色一喜,大周的军队速度真是够快的,才几天功夫就已经抵达大理境内了,而且还是大周二皇子亲自领军,这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二皇子,幽州王请!咱们先到王宫里坐下,等臣将镇国将军叫来,再与二皇子商议军队上的事情。”
朱灿皱了皱眉,堂堂一国国君为何对于军队上的事情如此谨慎,还得等镇国将军到了才能部署兵力吗?
朱启也是感到有些疑惑,扫视了在场众位大理官员一眼问道:“段将军此刻是在前线吗?”
高正平尴尬的笑了笑,拱手说道:“段将军此刻正在赶来王都的路上,两日前臣就已经通知了他,还请二皇子稍作休息,段将军应该很快就能赶到。”
见朱灿一脸疑惑,朱启小声的跟他解释了一番。大理这个国家非常奇特,看似是个国度,其实军政却是分开的,国君负责政务,而军权却掌握在镇国将军府手里,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民间的领袖,也就是白族的圣女。对外虽然都以国君为元首,可实际上国君的权利非常有限,就相当于是一个大家族的管家那般。
在大理国内威望最高的是白族圣女,就连国君的继位都得得到她的认可,而镇国大将军则是由段氏一族世袭,现任镇国大将军正是段氏族长段千山。
听到老二这样一说,朱灿这才清楚,原来这老头子只是大理国的管家而已,难怪见到自己和老二时显得如此卑微,一国国君在自己面前以臣自称,还是第一次遇见。
王宫大殿上,高正平吩咐下人搬来了三张椅子,而他自己则是走到正位上坐下。
不多时,殿外便传来了老太监的传唤声:“镇国大将军到!”
朱灿挑眉望去,来人一身明光铠甲,四十来岁年纪,面白无须,看上去更像是个文弱书生,不过长相倒是有些英俊。
段千山一上大殿便拱手拜道:“末将段千山拜见国君,拜见大周幽州王,二皇子!”
高正平呵呵笑道:“大将军免礼!坐下吧!快与二皇子说说,前线的情况如何了?”
朱启也正打量着段千山,虽然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大理的这位镇国大将军,但这还是第一次见面。传闻这位段大将军能文能武是位了不起的儒将。
段千山点了点头,在朱灿和朱启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拱手说道:“禀二皇子,前线目前战事还算平稳,只是北越与缅寨还在不断增兵,就连暹罗族也调集了五万傣兵加入了战场,三国联军总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而我大理全国目前能调集起来的兵力也只在二十万之数,若是三国继续增兵的话,末将恐难抵挡。”
朱启点了点头,对于百越这些小国的战力他还是了解一些的,这些国家看似稀奇古怪,打战也从来没有任何套路,不会排兵布阵,就知道冲杀。但是却异常勇猛,特别是暹罗的傣兵,打起战来像是吃了药似的,就算被砍断手脚,依然能用牙口将人咬死。
“段将军放心,本皇子此次带来了二十万大军,不日就能抵达腾城,加上大理的二十万军队,将那三国联军驱逐出大理应该不在话下。”
段千山一听,脸上露出喜色,拱手说道:“太好了!有二皇子带来的二十万大军支援,纵使三国举国之力也难以再前进一步。末将这就将二皇子带兵来援的消息传下去,鼓舞士气!”
朱灿看着段千山问道:“段将军方才所说三国联军,可有拜月教参与其中?”
听到拜月教三个字,段千山面色一沉,点了点头拱手说道:“回幽州王,此番纠集三国出兵入侵大理的祸首便是拜月教的人,圣女已经与他们打过交道了,此刻正与拜月教主谈判。我大理虽为边陲小国,可从不曾与拜月教有过嫌隙,此番拜月教为了腾城的矿山,纠集了三国前来攻打大理,实在是令人不齿。”
朱灿皱了皱眉,听段千山话里的意思,拜月教在他们眼里倒像是招惹不起的存在似的。
“听段将军这话,像是对拜月教有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