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黄埔军校开始征战沙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成香饽饽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少山先生有令,所有东征军不拿百姓的,禁止奸淫掳掠。” 通讯员手里拿着铁筒制成的喇叭在淡水城中大喊。 执法队在大街小巷里巡逻,随时制止、逮捕违纪的战士。 淡水城的老百姓见战士们并未打扰他们生活,顿时放下了心。 对于老百姓来说,淡水城里那些官宦人家的更迭与他们有何瓜葛,他们只要能够活下去,便就足够了。 但是往往这么简单的要求,却一次次被人剥夺。 “营长!” 打下淡水城的功臣承平安大喊着从冶挺身后跑了过来。 “你答应过我的,可要算数啊!” “就知道你小子盯着这个!” 冶挺大笑着从腰间掏出两把驳壳枪,丢给他,“答应你的,少不了你! 放心拿去吧,已经跟指挥部报备过了。 就当是奖励你夺下淡水城的功劳。” “谢谢营长!” 承平安接过手枪,美滋滋的将它们绑在腰际。 淡水之战共缴获敌步枪580余支,机关枪5挺,子弹数万发,俘虏700余人,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蒋校长,少山先生!孙先生发来的贺电!” 通讯员手里拿着刚出炉的电报,赶忙跑到他们面前。 上面写着【“汪精卫代电”:淡水之战告捷,吾心甚慰,东征军军纪之严明,作战之英勇的美誉流传深远,亦有耳闻。 望众将士努力杀贼,以期三民主义之实行。】 少山先生将贺电上的内容读了出来,与蒋面面相觑。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孙先生的身体...” 从去年年底起,孙先生启程北平看病,现如今连发电报的事情都需要别人代理,可想而知他的身体状况。 “那我们就速战速决,争取让孙先生看到咱们一举平定广州的壮举!” 蒋先生拍案而起。 “传令下去,队伍即刻出发,除留下守城队伍外,所有将士轻装上阵,以最快速度到达汕头。” “是!” ... “嘟嘟嘟!” 指挥员吹响口哨。 “团长有令,所有人5分钟后集合出发!” 通讯员扯着嗓子喊。 “啊,这是刚打完仗,又要出发了吗?” 王公霞手里端着早饭,迷茫的望着承平安。 “这还能有假,快点吃完出发了。” 承平安催促道。 “喔!” 王公霞赶忙胡乱塞进嘴里,跟着队伍开拨出发。 “咦,排长,怎么不见二团那帮人?” 承平安注意到只有他们一团的身影,好奇的凑到左全身边小声问道。 “你管那么多事情干嘛。不该问的别问。部队纪律不知道吗?” 左全骂道,可过了一会还是小声透露,“听说是支援粤军2师去了,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和敌人增援部队干起来了。” “2团真他娘是亲生的,”承平安骂骂咧咧的说道,“要我说,这种好事为啥就落不到1团头上,上头长官就是偏心。” “哈哈哈!看来咱们功臣怨气很大嘛!” “少山先生好!” 少山先生笑呵呵的走到承平安面前,“我原本只是想来与咱大功臣凑凑近乎,没想到倒是听到了抱怨。” “少山先生,承平安年纪小,心直口快,希望您别介意。” 左全赶忙上前解释,“我一会肯定教训他,您放心。” 少山先生脸上并无生气,倒是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承平安的肩膀,说道,“承平安同志,仗是打不完的,贪功冒进的想法可使不得。 只有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获得的胜利才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 “谢谢少山先生,我受教了。” 承平安脸上惭愧的说道。 “你这岁数倒是与我家中子侄相差不了多少,如果你不嫌弃,私下倒是可以喊我一声叔叔,”少山先生说,“你本性坦率,又有勇有谋,仔细雕琢必是一块国家之良玉。” 承平安愣在原地,没想到少山先生会这么评价自己。 “你是不是傻?”左全见他毫无反应,急忙推了他一把,“少山先生愿意当你叔叔,这种泼天的福运还给你考虑上了。” “不不不!”承平安连忙摆手,表示自己绝无此意,只是他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极其愿意当少山先生子侄。 “好好好!”少山先生笑道,“出门匆忙,身上并未带见面礼。 便把这本我随身携带的书籍赠与于你,望你好好阅读。 等此间事了,我与你一道回安徽老家,拜访你父母,想必能够培养出如此优秀后代的父母,也是令人非常尊敬的。” “谢谢少山先生。” 承平安送少山先生离开后,才翻开书名,上面写着《共产主义宣言》。 他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这本书被404的节奏啊! 不行,他决定只在没人的地方看。 这本书的书角磨损严重,倒像是被人翻阅了很多次造成的损伤。 承平安将书籍塞进贴近胸口的位置,王公霞倒是好奇极了。 “班长,那是啥书啊?” “去去去,哪都有你。”他骂道,“排长刚都说了,不该问的别问,忙你的去吧!” “蒋校长好!” 话音刚落,便听到谢廷南谄媚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承平安转过头,便看见蒋校长大步朝他走来。 他赶忙挺起胸膛,抬头敬礼。 “不错!”蒋校长脸上露着满意的笑容,“这才是我们黄埔军校走出来的优秀学生。 昨天你的表现我都看在了眼里,勇气与实力并存,倒是不坠我黄埔军校敢打必胜的名声。 我还听说你小小年纪才15岁?” “16岁了,校长!” 承平安大声回答。 “嚯!倒是和我子侄年纪相仿。”蒋校长笑道,“不知道我们的功臣愿不愿意做我的子侄?倒也不失一份佳话。” 承平安:... 左全:... 总觉得此话似曾相识,好像刚刚有人才说过。 这次,左全也不推他了,反而小声嘀咕,“你自己看着办吧,熊掌与鱼不可兼得。” 承平安也没想到一场战役下来,自己竟成了块香饽饽。 “能成为蒋校长子侄自是承平安荣幸之至,”承平安说,“只是担心我只是一介武夫,会在不知何时就败坏了叔叔您威名,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嘛...” “莫怕,”蒋校长边安慰他,边从口袋里掏出本书,“有时间便多读书,读书总归是好的。” 嘟嘟嘟! 队伍响起了集合哨。 承平安从未觉得这哨声如此悦耳。 蒋校长自然也听到了。 他将书放在承平安手里,“子侄之事非紧要之事,倒是读书之事在于每日积累,好好干,我看好你!” 说完,他便离开。 承平安扫了一眼手上的书,赶忙再次塞了起来。 “对不起!对不起!我保证都在没人的地方看,不告诉任何人!” 他嘴里小声念叨着,慌乱之中,那本书露出了名字——《三民主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