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鲁滨星漂流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1 安娜被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爬到码头后,袁先生休息了一会儿,观察了一下水面,仍然不见那个老太太上浮,又想下潜去救人,但是被警方拦住了。警方跟他说,已经叫了救援队了,还是等待专业的救援队吧。 袁先生其实也很疲惫了,他知道,即使再次下水,也做不了什么了。他只得重新穿好了衣服,在原地喘息休息着,这时有几辆警车开到了码头附近,从车上下来几个人,这些人不是穿着的普通警服,而是穿着全身的那种防护服。 袁先生认得这种防护服,这是专门防止核辐射的。难道附近发生了核泄露? 穿防护服的警察,把那几个普通的警察中个一个人,叫到一旁去,交涉着什么,声音比较小,所以袁先生没有听见说的什么。 不久后,那几个普通的警察,就要撤离。其中的一个,过来跟袁先生说:“这位先生,请你撤离吧,这里目前不安全。” 袁先生问:“发生什么事儿了?是不是核泄漏了?”警察摊手说:“无可奉告,不过我有义务提醒您,尽快撤离港口附近。”说完,他就跟其他几个穿普通警服的警员,紧急的撤离了。 袁先生喊着:“喂,你们别走啊,还有个落水的老太太呢。” 但那些警员,根本不理会他,头也不回的去了。 只剩下穿全身防护服的人员了,他们用一种不知什么设备,在到处探测着,那设备不时发出刺耳的蜂鸣声。但是,好像把探头伸入海水中后,蜂鸣声更加的大,而且仪器上还闪起红绿相间的警灯。 有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应该在水里。”另一个人说:“咱们没有潜水设备啊。” 一个说:“呼叫增援吧。”于是,他们几个人,都坐在了码头上,拿出通话器,呼叫着增援,要求把潜水设备带过来。 袁先生走了上去,问:“发生什么事儿了?” 一个穿防护服的人,对他说:“你还不赶紧撤离,港口已经封锁了,你现在处于暴露状态,很危险的。” 袁先生说:“有个老太太,掉进海里了,我在等救援队来救她呢。” 穿防护服的人问:“什么样的老太太?是一个拾荒者吗?” 袁先生点头:“应该是吧。” 穿防护服的人打开自己的通话器,操作着,找出一张照片,问:“是这个老太太吗?” 袁先生看了看,点点头,问:“你怎么会有她的照片?” 穿防护服的人说:“警方已经通缉她了。她是一个间谍、窃贼,窃取了重要的武器,唉。你别管她了,赶紧撤离吧。” 袁先生问:“她窃取了什么?”穿防护服的人说:“你无权过问,赶紧撤离,这是对你善意的提醒。我虽然没有执法权,但是我有义务提醒你,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很危险,不适合长时间"果露"(注:指有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袁先生想起老太太说过的话,于是问:“这个老太太,是不是窃取了"微型核弹"?” 这个穿防护服的人显然很惊讶,问:“你怎么知道的?你还知道什么?难道你是她的同伙?” 袁先生连忙否认,连连说着:“no,no!” 袁先生越发觉得,那个老太太不简单啊。或许她根本没有胡言乱语,说的都是真的。可是,她说自己是一只“大蜗牛”,这显然是疯话啊。 袁先生又看向海面,还是没人任何的那个老太太的踪影。如果她真的偷走了一枚“微型核弹”,那她真的有能力摧毁整个新泽西州!怪不得她让自己尽快离开新泽西州呢。 难道那个老太太的大包里,藏了一枚“微型核弹”?那自己还帮她运送呢,自己岂不是也成了帮凶了? 袁先生知道,这些穿防护服的人,一定是知道内情的,他们一定在寻找那颗丢失的“微型核弹”。 他觉得自己在“助纣为虐”,因为自己越是帮助那个老太太,其实呢,是在帮助她完成“罪恶行径”。而老太太具体想干什么,袁先生也猜到了,应该是想炸毁整个码头! 可是,她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她说过,是要“刺杀一个大人物”。会不会是美国总统?可是美国总统,根本不在新泽西州啊。也没听说有前往新泽西州的打算啊。 现在是战争期间(注:指美俄处于公开的军事对抗时期,这是虚构的剧情),而新泽西州直接暴露在“古巴导弹”的有效射程的“前线”,所以美国总统不可能到这么危险的地带来的。 那么,老太太要刺杀的“大人物”,究竟是谁?还有谁称得上“大人物”呢? 袁先生实在是想不通啊。 这时候,司机给他打电话了,原来司机还一直在车里等他呢。司机跟他说:“刚才有警员通知撤离港口,您在哪儿呢?好像港口发生了什么危险,赶紧撤离吧。” 袁先生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撤离这里了。于是对司机说:“我马上过去找你。” 袁先生离开了码头,往回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了司机开着车,缓缓的过来了。他上前去,司机停了车,让他上车。 上车后,司机问他去哪儿?袁先生说:“先回家去吧。” 他觉得,还是听那个老太太的劝,离开新泽西州,比较好。可是去哪儿呢?他一时又没有想好去哪儿。 正犹豫间,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下,是助理的电话。于是他接通了,问:“什么事儿?” 助理说:“袁先生,有安娜的消息了。怪不得找不到她呢,原来她被捕了。我是通过我的fbi"朋友",得到的这个消息。”听助理的语气,颇有些卖弄的意味。 袁先生很意外:“哦?被捕了?为什么被捕?” 助理说:“因为她多次的私自闯入了军事禁区,所以被逮捕了。她刚办理完出院手续,刚走出医院,就被秘密逮捕了。我那fbi朋友说了,处于"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在她住院期间,逮捕她。但是她的罪证是很充分的,随时可以逮捕她。” 袁先生问:“那她现在关押在哪里?” 助理说:“这个……这个关押地点,是很秘密的,这个……这个……需要另外的……好吧,我直说吧,要想得到她被关押的具体地点呢,需要支付另外的"信息费"。” 袁先生问:“需要多少钱呢?你直接说数目吧。” 助理说:“我想,一百二十万差不多了。因为我也需要一些"佣金"(注:指助理从中"吃回扣",这在美国社会是公开可以谈论的)。” 袁先生说:“好的,没问题,我会让秘书跟你联系,把钱转给你的。然后,我想跟安娜见面,也就是去探视她,你一并把探视的事情,给我安排一下。时间越快越好,不用考虑我的时间。” 助理说:“no,no,no。袁先生,您可能误会了,安娜属于重度犯罪,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了,所以呢,是不允许探视的。” 袁先生很失望,说:“不允许探视?那我要她的关押地,还有啥用?算啦,我不需要知道她的关押地了,唉,真是可惜,你的"佣金"也赚不到了。” 助理忙说:“好吧,好吧,我再问问我朋友,或许有其他途径,可以让你见到安娜,你稍等,我马上跟他联系一下。”说完,挂断了电话。 袁先生知道:美国社会,是真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可以超越很多法规。 他最终的目的,可不是“探视”安娜那么简单,他要“保释”!他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钱,就可以做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