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人才匮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青芽眼神古怪地盯着自家小姐,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小姐,就是庙中的池塘啊,还能是哪里?” 说着,她注意到自家小姐双颊绯红,眼中闪烁着微妙的情愫,瞬间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叽叽喳喳道:“小姐小姐,你怎么脸红了啊?” “是不是又在想楚王殿下?” “也对哦,楚王殿下才华横溢,仪表堂堂,小姐您想念他也是人之常情。在青芽看来,楚王殿下与小姐真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老爷说等楚王殿下功成名就,便安排小姐与楚王殿下成亲,到时候小姐就不用天天想楚王殿下了,每日都可以见到楚王殿下。” “那青芽也会是楚王殿下的通房丫头了,到时候可以天天听到楚王殿下作诗。” “哇,好期待!” 顾明珠听着青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脸色愈发通红,仿佛要滴出血来。 她连忙制止青芽继续说下去:“你这死丫头,也不害臊。” 青芽吐吐舌头,调皮地说道:“哎呀,奴婢都忘记现在小姐出家了,出家人是不许谈论这些的。” 顾明珠气呼呼的拍了拍青芽的小脑袋,后捂着发烫的脸夺门而出。 “小姐小姐,等等青芽。” …… 南海郡。 楚王府正式落成,府邸占据了整个南海城的西北角,气势恢宏,宛若皇宫一般。 杨斐在萧景的陪同下对楚王府验收。 别的不说,张康安这小子拍马屁倒是有一手,楚王府的规模比寻常王府大了一倍不止,这样一座王府建造下来,怕是花费不下十万贯。 当然,杨斐知晓张康安愿意花十万贯给自己建造王府,肯定会从自己身上赚取超过十万贯的钱财,就如他此前所说,自己没来前他有许多的事不敢做,但只要自己放权,那些不敢做的事情就敢做了。 “都是民脂民膏!” 杨斐摇头叹息。 萧景笑道:“张康安以为如此可蛊惑王爷之心,却不料王爷志气高远,非他们所想象。” 杨斐笑了笑:“本王也爱财,但本王不喜欢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本王赚钱,只会光明正大的赚。” 说罢,杨斐踏过朱红大门,走入王府。 萧景跟在后面,嘴角微扬。 整个王府就如同迷宫一般,杨斐在仆人的指引下才逛了不到三分之一便累的腰酸腿疼,不想再逛下去。 “王府虽美,本王恐难以安心入住。” 杨斐来到一处亭子内,看着亭下池塘中盛开的荷花,幽幽说道。 王府建造的这么大,肯定逾制了。 若杨斐入住其中,必将有人以此攻讦他僭越。 十有八九,这人会是杨恒。 但浪费这么大个王府也不是办法,于是便看看萧景有无方法可以让自己住进来。 萧景秒懂,沉吟片刻后道:“王府靡费巨大,若是贸然拆除,非但不能挽回建造所耗之财,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容易激起民变。” “但,王府空置也同样是南海城的损失,王爷可征询南海城百姓的意愿,若是百姓请愿让王爷入住楚王府,王爷可将民意收集后禀报皇上,皇上体恤民情,应该不会违背百姓意愿。” 听完这番话,杨斐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此事宜早不宜迟,就辛苦先生代为操持了。” 说完,杨斐背着手哼着歌离去。 来到郡守府,见薛明正在处理着繁琐的公务。 山民安置的有条不紊,并没有出现大乱子,这对于杨斐整合其他郡县的山民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 薛明将杨斐的经验整理成册,待杨斐巡视岭南诸郡县时分发下去。 除此之外,宣传工作也迫在眉睫。 距离新的一年已经不远,杨斐巡视日初步定在元宵之后,现在要尽快将南海郡的政策与对待山民的态度传开。 只有让岭南的百姓与山民都了解杨斐的意图与态度,巡视诸郡县时才能事半功倍。 明年的巡视,象征意义更大。 一是为了宣誓主权,自己才是岭南的老大,你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与家族要么臣服于本王,要么就下去和张康安作伴。 二就是为了做给岭南其余郡县的山民看,本王贵为楚王都亲自来巡视了,就代表本王的惠民政策也将落实,你们这些山民还不快快从山里出来。 虽说其他郡县没有白糖厂,但可以种甘蔗啊,本王照样收。 还有水果。 王府同样收,可以制成罐头,也可以冷链运送至别的地方。 总之你们只要出来,就不愁没钱赚。 杨斐并不打算在其余郡采取武力镇压的手段,而是杀鸡儆猴,再辅以怀柔政策,让山民自己从山里出来。 岭南想要长治久安,唯有如此。 “子清,盗匪招安进行的如何?” 杨斐闲来无事翻阅薛明审批的文书,恰好看见一封招安的文书并未做批复,于是问道。 薛明停下手中公务,揉了揉昏沉的脑袋,叹声道:“招安之事颇为棘手,几乎没有进展。下官分身乏术,下面的官员又能力有限,与盗匪交涉时险些被杀,便无人敢再去。” 惠民政策好归好,但盗匪们误以为是朝廷布置的陷阱,于是只能安排人去交涉,关键是能被派来南海郡的那些官员,几乎都是能力平平之辈。 杨斐想起此前在吏部看的那本手册。 说是让自己随意挑选,但黄德给的都是丙丁两种政绩评价之人,南海郡那些官员,估摸着差不多就是这类人。 指望他们里面再出一个薛明。 只能做梦了! 这些能力平庸的官员要么只会之乎者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要么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 让他们去安抚百姓或许还能应付,但若是去与盗匪交涉,怕是还未开口便已吓得尿了裤子。 如此,又怎么能够交涉成功。 面对薛明的诉苦,杨斐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人才,哪个时代都缺。 要是有一种大面积选才的方法就好了。 不对! 忽然,杨斐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空的杨广暴病而亡,没有他开创的科举制度,现如今大隋用的还是察举制,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 丞相有一句台词就是王司徒初举孝廉入仕,说明了科举制以前想要步入仕途,就得有人举荐。 虽说高祖杨坚废除了被人诟病的九品中正制,略微打破世家门阀的垄断地位,但普通人想要入仕仍依赖世家门阀的推荐。 这也是宋朝以前,世家门阀根深蒂固的根本原因。 直到宋朝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以及书籍印刷和纸张技术的提升,才真正打破了世家门阀的垄断地位。 朝廷取仕大多通过科举完成。 当然,黄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所以,在这个时代,哪怕你很有才识,但你不投靠世家门阀,也只能一辈子当个普通人。 运气好点的,像薛明这般,虽得长沙郡郡守赏识而得以入仕,但由于缺乏世家门阀的支持,最终只能屈就县令之位,甚至连自己的政绩都险些被他人篡夺,一生难有出头之日。 “如果我弄个科举制出来...” 杨斐摸着下巴,陷入沉思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