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回南海的第一个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句话,杨斐并不是无缘无故说的。 南海城以往是够用了,但到了现在,却并不够用。 不仅因为两侧的摊贩占道,使得原本就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因为南海城如今的样子,已经容不得更多车马进出。 虽说商人的车马大部分都是去往岭南雪糖、岭南玻璃、岭南水泥以及岭南白纸四处,那里的道路足够车马并行,但城内也是经常有车马进入。 很明显,城内的道路不提与大兴城的朱雀大街相比,即便是去往四处工坊的水泥路,都比南海城的主路要宽敞。 这就导致南海城内越发的拥堵。 就比如刚才,杨斐看见几辆车马因为给自己的王驾让行,导致整条路都无法通行,这对商人的积极性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王爷,南海城扩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单单是城墙的建造,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薛明坐在杨斐身旁,回应道。 杨斐大手一挥:“咱们南海城是商业之都,未来的南海明珠,无需与其他城池相比,南海城在本王看来,根本无需建造城墙。” 城墙在古代的重要性太大了,是阻挡敌军深入的坚实壁垒,大隋之所以能防突厥于关外,靠的便是一座座城墙。有了城墙,突厥人的骑兵无用武之地,还能防止敌军长驱直入,像一颗钉子扎根在大地上。 因此大到郡城,小到县城,都会建造城墙,甚至许多重镇都要建造城墙。 城墙固然好处众多,但城墙的建造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还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城墙做好,城市再想发展只能受限于城墙内,扩张的话,不仅需要拆除原有城墙,还需要另行建造城墙。 一拆一建,徒增成本不说。 还浪费时间。 杨斐想扩建南海城,必不可能建造城墙。 他要打造现代化城市,城墙毫无作用。 后世的城墙除了作为景点旅游,为城市创收之外,已经没有其余任何实质性的用处了。 各种飞机大炮的出现,让这种东西成为摆设,就像大名鼎鼎的马奇诺防线一样,看似坚不可摧、滴水不漏,实则没有起到太大用处。 城墙,会注定沦为过去式。 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南海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城墙更是一种阻碍。 阻碍着南海城的发展。 听见王爷所说,薛明大吃一惊。 知道王爷很离经叛道,没想到会如此的离经叛道,堂堂南海郡,不,堂堂岭南的中心城,竟然不建造城墙? 这就好比大兴城把城墙给拆了。 到时候随便一支大军都能长驱直入,进攻南海城,并且难以防守。 “王爷,若是不建造城墙,敌军打进来该如何是好?”薛明皱眉询问。 杨斐自信一笑:“子清,你认为谁能打到南海城来?” 这个问题一出,薛明愣住了。 是啊! 谁能打到南海城来? 北边? 北边是陛下,王爷又是陛下的儿子,虎毒不食子,陛下再如何厌恶王爷,也不会攻打王爷。 除非王爷造反! 但,看着连脾气都不怎么发的王爷,薛明摇了摇头。 所以,北边不可能攻打王爷。 至于海上。 更没这个可能了。 大海在这个时代就是神秘与未知的代名词,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前,都没人会觉得海上能有敌人打过来。 那么,就只剩下东南方向。 那里的确有敌人。 但话又说回来,都是小国寡民,唯一强大一点的天竺国,距离南海城十万八千里,真被天竺国打到南海城,他们也就别想着守城,直接跳海自尽算了。 仔细这么一想,好像真没有建造城墙的必要性。 想到此处,薛明朝着杨斐拱手道:“王爷远见,臣不及也。” 杨斐顿时哈哈大笑。 马车很快驶入郡守府,一众南海郡高层纷纷到场。 会议室内,杨斐坐在主座。 其余南海郡高层依照文武分坐两侧。 李秉、鲁明、范复林也出现在武将阵营内,首次参加南海城别具一格的会议。 杨斐率先开口,为会议起头。 “本王离开的这段时间,辛苦各位同僚,正是因为有你们替本王管理后方,本王才能够安心出去巡视。” 下方众人纷纷道:“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 杨斐满意点头,继续说道:“口头上的夸奖并没有意义,因此,本王决定各位今年的年终奖翻倍,作为本王感谢诸位同僚不辞辛苦的管理南海城。” 听见这个消息,薛明等人倒无所谓,王爷给他们高官厚禄,还时不时会给他们赏赐,根本不差钱。 但对另外一些官员,却是意外之喜。 年终奖是王爷特别制定的官员待遇,本就十分丰厚,高达一季的俸禄,如今翻倍,岂不是说今年能发两季,也就是半年的年终奖? “谢王爷!” 一片激动的感谢声响起。 李秉、鲁明与范复林看的惊讶无比,南海城果然与众不同,连商议事情都如此的别致,与他们在见过的完全不一样。 这年终奖是什么,他们不知道。 但年终奖的名字里有奖字,而且看那些官员激动的模样,很显然是一笔丰厚的赏赐。 杨斐笑了笑,伸出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众人安静下来,杨斐才正式开始会议的主题。 “先从子清开始,汇报一下政务。” 薛明立刻将八个月以来所做之事一一道来。 “去年朝廷送来的十万灾民在王爷英明决策下,救灾事务正式结束,未曾饿死一人,并且已经全部安排入驻幸福村。” “此外,今年官府大力扶持百姓种植甘蔗,如今甘蔗皆已长成,百姓们都在积极收割,各县官府也在积极派遣官员下乡收购甘蔗,让百姓能够积攒些家底。” “至于粮食,今年百姓大多只是种植了足够一家人吃的粮食,并未多种,不过臣考虑到粮食短缺问题,便将郡守府旗下闲置的五万余亩田地都种上了粮食,用于稳定粮价。” “除此之外,臣还亲自接见过一些粮商,从他们手中购买粮食,进一步稳定粮价,让百姓即便粮食不够吃,也能买到平价粮食。” 薛明做事周全,杨斐听得连连点头。 除了这两件事,剩下的便是民生工程的建设。 其中的重中之重。 水泥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