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崩地裂局:我在古代建桃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分家产(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大牛一开口,像塞了把黄莲在众人嘴里。 几个媳妇住了口,扯了扯自家男人的袖子。 “这么些年,老头子我从不倚老卖老赖着你们, 眼下你们弟弟还小,不能你们有口吃的他没有” 余爹终于开口了,他没敢看几个儿子儿媳妇的脸色,一直低垂着头。 “爹,你说的也对,我们五家一家让出一块田或者地” 余老二人精一样,虽然昨晚商量的过程不愉快,但到底是想出个法子。 每家都有一小块贫瘠荒地。 正好没费精神去改良,就让这刚出生的兔崽子自己去折腾吧。 此话一出,余爹马上就要点头。 幼暖当即出声:“二哥,这地不是这么个分法吧,你分的是小狗旺的,那爹娘的呢?” 李大牛赞许的看了她一眼,这丫头倒是个机灵的。 “幺妞,大人说事呢!你打什么茬,去去去,一边待着……” 余老三昨天就听说老大家在这丫头手里吃了亏。 今天她还敢来搅事,真是个搅事精。 若不是她,两个老人怎么会想起分家产一事。 “三哥,这么些年,我自个照顾爹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我说两句公道话怎么了?” 你不让我说,我非要说! 气死你!主打的就是激流勇进! “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但今天既然要分个清楚, 那我就多说两句,这些年你们分给爹娘的粮食,每家一年八斤……养狗呢???” 幼暖说着说着,有些激愤。 好像憋了多年的气终于吐出来了。 余爹和李村长几人则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直憋着股劲呢,难怪这两天上蹿下跳的…… 那些粮食养狗不至于,多金贵啊,但确实和赏花子差不多了。 她在心里大致算了个数字,他们五家一家至少六七亩土地。 虽然如今不算丰年,以耕种水平最低标准来算,亩产再打个八折。 一季粮产至少也有一百二十斤到一百六十斤左右, 减去官府征收十分三的,五亩地加起来至少还有四百斤左右的粮食,这还只是一季粮。 他们每家每户户却只拿出十斤不到给两个老人,其心可诛。 李村长和在场的几个村里人陡然一惊。 无不纷纷看向余爹:这么点粮怎么挺过这些年的!这些白眼狼。 又暗自感叹余爹太要强,嘴巴比针线缝上还把门。 余爹面色一白,这种事,他一向是不喜拿到明面上的。 一是别人会议论几个儿子黑心肝,影响余家的门风; 二是觉得他这个做爹的没本事。 要幼暖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你别在这红口白牙,你懂个啥?” 余老三气呼呼的锊起袖子,指着幼暖骂道:“我们老余家的事和你这个外嫁女有啥干系” “闭嘴!怎么没关系了,幺妞这么些年照顾两个老人,你们良心都不欠吗?” 李村长揉了揉眉头,往往最是难断家务事。 “两个分法:一,分田产,该是狗旺的分给他,还有你爹娘的,你们每家的田地我这里有记录, 该分哪块怎么分,不是由你们说了算” 李村长看着炸毛的几人断了断:“二,不分田地,你们每家每户每年按收成来分; 一亩田地得分三成给两个老人和狗旺; 若是你爹娘百年过世后,一亩地减去一成分两成给狗旺, 算下来还是你们占了便宜的,不过,你家这两座荒山在你爹名下,以后你们就少往山里钻。” 李村长说完,便不说话了。 让余家几兄弟在一旁商议,几家媳妇当即叽叽喳喳叫屈喊哭。 一年一下子锐减差不多两百斤的粮食,谁也舍不得。 谁也不想把白花花的粮食白白给了出去。 他们都忘了这田地的主人是谁 幼暖后知后觉,原来还是个山头大户呢。 他们为什么不争这山呢? 想来是田地多,加上山里钻来钻去没什么稀罕物,又不能种田播种的! 最后商议结果——没有结果。 李村长没了耐心:“如果你们不同意,就去官衙清断吧, 到时候就不单单是田地收回那么简单了,你们这么多年如何赡养老人的! 怕是得安上一个忤逆种的罪名,是要被十里八村戳脊梁骨的,说不定还要吃牢饭” “呜呜呜~~不能去官衙呀” 几个媳妇一听,当即抱头痛哭起来。 若真去了官府,田地没有,是断了他们的活路。 忤逆不孝的罪名压下来,那是断了自家子孙的路。 还要被别人戳着脊梁骨抬不起头…… 余爹眼皮抖了抖。 生这么多,就是图着以后子孙能光宗耀祖。 去官府告他们吗?他是绝不会去的。 “老李,要不……” “爹~” 死瞄着他的幼暖赶紧打断,有种悲从中来的无力感。 她就说,这便宜老爹的思想觉悟如何能一下变过来。 她早就猜到余爹的心思,他是不会去触碰那条底线的。 可是有一句话:心软之人也是无福之人…… 余爹闻声看了她一眼,长呼一口气,别过头来。 胸口闷闷的:总觉得是自己在逼子女,又觉得是子女在逼他。 余母抱着狗旺不说话。 赵大嫂陪她坐着,时刻注意她的脸色。 这既然都闹开了,还是分个清楚的好。 “爹,你好狠的心呐……” “你们得了吧!!!” 幼暖实在受不了了,叽叽歪歪就算了,还在这里道德绑架。 “哥几个,举头三尺有神明,爹娘对你们, 是恩是仇你们心儿门清, 别再这里哭爹喊娘了, 你们也是身子埋半截的人了,若是自家儿女有样学样,你们的下场只会更惨。 反正今天断不了,我们明天就府衙见。” 幼暖脸一沉,眼神犀利地看向余家兄弟。 只一秒,她又赶紧敛下眼睑。 几兄弟被她的眼神看得一怔。 有些心突突:报应不爽,这雷打不孝子的事迹他们也不是没听过, 几家儿女也在院子外面听着,他们此时心里头顿时没底了。 半晌。 “我家分粮不分地!”余老大最先出声。 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分出三成还能剩下个四五成,总比一成都没有的好。 “我家也是……” 接着剩下的几个终于是不情不愿的开口。 “好,老张,给他们写个证明!”李村长扬眉一笑,对其中一名公证人说道。 说完又看向几人:“这十几年你们对你爹娘的亏欠,也一起算了” “啥!!!”几人如遭雷劈。 院里又开始鬼哭狼嚎。 连院子外面趴着的几家儿子都按捺不住想冲进来讨说法了。 “待会让你们儿子回家去拿东西,每家五十斤大米; 面粉三十斤; 有鸡的拿鸡,没鸡的拿猪拿兔子,反正十斤肉要有; 盐一斤,油两斤; 老五既然去了外村,你们占了的那份得替他拿出来。” 不顾几家的死活,他恨不得顺嘴溜把所有粮食都念一遍:“当初你爹娘带着幺妞出来过活, 这房子里的一石一土你们皆没有出力, 只分了几个锅碗瓢盆,农具家具皆是没有, 每家再拿出一匹布,另外凑出三床加棉被子来” “轰隆隆”几家当地眩晕,只觉得李村长是土匪。 是来打家劫舍,他们分个家,简直倾家荡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