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华娱2004:从网络神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9 章 首专,启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几年前,特步携手红的发紫的小天王谢霆风拍了一则广告。 广告词便是:特步,非一般的感觉。 好听好记,给人深刻印象。 因而李飞想到把“非”改成“飞”。 以此命名新专辑。 “飞一般的感觉么,还行吧。” 纪如京听罢,觉得怪怪的。 毕竟有打广告的嫌疑。 “不过这可是你人生中第一张音乐专辑,确定不用自己的名字吗?” “是哦,同名音乐专辑确实显得比较有意义。” 唐焉虽然觉得“飞一般的感觉”可以,但纪姐的话也有道理。 人生第一次,具有特殊意义。 好比初恋,最是难忘。 “我觉得叫不叫李飞无所谓,飞一般的感觉挺好。” 李飞对同名专辑并无执念。 “飞,代表着振翅高飞,祝愿新专辑取得成功。而谐音非常的非,可以表明这张专辑的与众不同。” 两个不同的fei字,代表两种不同含义。 “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就定这个。” 纪如京想想也是。 专辑名字而已,只要李飞喜欢即可。 “星工厂那边审批应该跑的差不多了,可以准备宣传预热了。” “是么,他们动作挺快呀。” 李飞这边快,合作发行商星工厂也不慢。 出乎他的意料。 “当然,早一天发售早一天挣钱。” 纪如京面有微笑。 看得出她对星工厂这位合作伙伴比较满意。 之前放出风声后,不少唱片公司都表达过合作的意向。 甚至包括华纳、索尼、滚石等几家老牌的大型唱片商在内。 谁料后面8周刊一篇专访,将李飞推到风口浪尖上。 尤其是华纳旗下几位大牌艺人的表态。 更有点批判的意味。 这些大型唱片公司纷纷保持观望,没有了下文。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唱片公司却嗅到了商机。 纪如京和李飞最终选择了与京城的星工厂合作。 “看来星工厂的衰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李飞在后世对这家娱乐公司并无多少印象。 然而星工厂起步于90年代中叶,曾经被业内认为是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唱片公司。 孙楠、罗中旭、景冈山等人,都曾是其门下艺人。 葛优、徐帆也有合作。 “两年前他还将孙楠捧成了内地一哥的位置,现在却成了这副模样。” 纪如京对此感慨良多。 随着“王牌”孙楠转签华纳,罗中旭转投天中,以及老歌手的纷纷淡出。 星工厂少了领军人物,在唱片业的竞争态势中颇有些许落寞之感。 “所以啊,他们才闻着味就找上门来了。” 对李飞来说,倒是应该感谢孙楠几人的离去。 让飞燕谈条件时讨价还价余地更高。 “除了版权,还愿意多让一点分成。” “换做两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纪如京唏嘘不已。 飞燕工作室独自制作成母带,提供给星工厂。 这种模式下,唱片公司只负责制作和发行,分成比例要低一些。 四六分账的比例,令她意外。 六成看似多,但星工厂要行唱片的压制,等于先期压货在自己手上,这是不小的一笔费用。 后面发行工作,需要宣传营销、艺人各地巡演等等,又是一笔开支。 通常来说,一张唱片的总成本里,营销宣传最少占30%,以及10%的巡演费。 星工厂花费可见一斑。 新专辑发售日益临近,宣传预热活动也正式启动。 先期在各电台音乐台打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有助于打响专辑名气,提高专辑销量。 至于选哪首歌作为第一波主打歌去打榜,李飞有点犯了选择困难症。 “都是经典,该选哪首呢?” “夜曲、求佛、只对你有感觉、桃花朵朵开、怒放的生命,五选一。”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几首选哪一首都可以。 最后,李飞依旧难以抉择。 “夜曲一响,上台领奖,这个buff实在太强了。不过求佛也好啊,彩铃市场这块坚决不能放弃……还有桃花朵朵开,老少咸宜……” “不,我太难了,这道题不会选!” 他仰天长叹。 神色痛苦。 “不会选就多选咯,反正你写了这么多歌。” 唐焉的想法极为简单。 选择困难,你多选几首呗。 “对哦,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是大人了。” 女孩的无心之语,让李飞眼前一亮。 嗯啊! 他决定用两首歌来当第一波主打歌。 “就决定是你们了,夜曲、求佛!” 分别考虑到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的市场。 除了这两首,其他三首也蓄势待发。 新专辑蓄势待发,但有些事上飞燕与星工厂仍有小分歧。 比如专辑备货。 “姜总,30万张是个合理数字。” 李飞认为cd加磁带至少要备货30万。 不过星工厂董事长姜弘仍在犹豫。 毕竟专辑压制的成本由星工厂承担,若是卖不出去,赔的是他们。 况且眼下公司的经营状况紧张。 “这个嘛,其实先期铺货多少并不重要,如果行情好可以后面追加嘛。” “刀郎300万正版销量,难道我这个刀郎第二30万也卖不掉?你对我未必太没信心了。” 李飞的话,有点诛心。 姜弘急忙辩解。 “不不,如果我对你没信心,绝不会跑来合作。” 他心里很为难。 你是刀郎第二,终究不是刀郎。 姜弘有点不敢赌。 “姜总你干这行十多年了,专辑发售终究靠实力说话,要不你先听听李飞的新专辑吧。” 纪如京让他别废话。 直接上耳朵听。 用音乐说话,靠作品定量。 几个人在办公室内,开始听歌。 “30万不够。” 听完《飞一般的感觉》,姜弘果断出手。 当场加倍。 “50万!”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这么多年,他见过歌手多了。 一听就有种抓耳的感觉,开始跟着哼哼。 “好歌,绝对是好歌!” 姜弘内心很是兴奋。 这是捡到宝了呀。 以往报纸电视上说啥刀郎第二,他嗤之以鼻。 但是今天,他信了。 “来星工厂吧,我绝对能把你打造成第二个孙南。” 如今内地乐坛,孙南乃当之无愧的一哥。 他的出走,令星工厂损失惨重。 姜弘要没怨气,是不可能的。 “姜总你别开玩笑了。” 李飞笑笑。 好好的老板不做,去给你当牛做马。 是你喝多了还是我喝多了。 “不,我没开玩笑,我真的希望你能加入星工厂。” 姜弘的表情很严肃。 十分郑重。 “相信我,以你的才华和形象,加上我的打造,超越孙南只是时间问题。” 孙南的出走,在他心中留下巨大创伤。 犹如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结果跑去了条件更好的家庭。 姜弘伤心啊。 若是能打造一个新的一哥,他才能扬眉吐气。 “不好意思姜总,我这边的情况你看到了,不可能去别家公司。” “把经纪约给我如何?” 姜弘略感失望,只好退而求其次。 像李飞这样的人才,只差一个机会,便可一飞冲天。 若能将其招致麾下,星工厂的复兴指日可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