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后我先挣它一个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余三金生气了。 丢下筷子,罢吃。 余飞抬起酒杯笑着说: “好了,我错了! 来,干了这杯,带你去下半场。” 下半场=大澡堂。 这是这对明骚暗贱组合的原始密码本。 余三金开始哼起了愉快的小曲: “洗呀洗呀洗澡澡, 宝宝金水少不了~” 大澡堂,绝对是男人的大学,没有围墙的那种。 •••••• 忙完一些杂事,余飞靠在柔软的单人沙发上。 面前的小电视里播放着打打杀杀的港片。 重生前,古惑仔是余飞的最爱。 然而,现在看来这些俗套的剧情显得那么幼稚,无聊而聒噪。 他关上电视,点上一支烟。 内心坚定了一个想法: “这辈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但这第一桶金要怎么搞? 目前可以支配的启动资金还要看明早结完账以后的尾款。 可是,那些网文小说里重生的“孽畜”怎么就能轻轻松松傍富婆上位? 或者靠捡漏就能实现一个小目标?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不灵了呢? 什么人嘛,败坏网文风气! ~~~ 吃早点的时候,余三金问他: “考虑好干什么了吗?这个烂班我早就不想上了!” “我们还有多少钱?” 余三金说: “我有现金400,卡里还有80多。” 余飞把钱包的钱倒扣在桌子上,一数,只剩400多一点。 余三金泄气了: “这点钱顶个鸟用~” 余飞当机立断,颇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英雄气概: “你先坚持再上着班,我直接自离。 这段时间,我先去考察考察市场。 看好了,你再出来,咱们兄弟一起干!” “那钱呢?” “钱~,我来想办法。” 其实,余飞一夜未眠。 排除了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大概已经想好了一个小项目。 他想开一个专门卖炒饭的店,地方不用多大,能支口锅就行。 余三金帮忙打打下手,送送餐。 店面选址在火车站周边,或者在市区写字楼附近。 大厨呢? 余飞对自己的厨艺还是比较自信。 没正规学过,但吃过他做的菜,都说好吃。 一上手才发现,想做和能做,完全是两码事。 为了店铺选址考察市场,余飞特意回火车站前广场看过两次。 昌州火车站出站口的人流量最大。 街对面的店铺生意都非常火爆,小吃,正餐都有。 就是没有空铺子。 还有很多推着车或骑着三轮车的流动摊贩。 顶着一大把遮阳伞,到处游弋。 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他们经常为了争抢有利的卖货位置,争抢客源,不惜破口大骂。 甚至掀翻对方的摊子,大打出手。 “出摊?这活儿够呛。” 余飞可不像余三金的脸皮厚得像城墙。 一刀砍下去,刀都能弹回来。 转悠到市区正义路一带,办公大楼林立。 周边的餐饮店午餐生意都特别火爆。 有店面的座无虚席,厨房里油烟滚滚。 前厅的服务员忙着点餐、上菜,收拾碗筷。 坚守在第一线的老板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几件事: 怎么缩短出餐时间? 怎么提高翻台率? 怎么发挥最大的人效? 没有店面的摊贩,就在马路边支起收放方便的小板桌。 穿着工作服的上班族坐在矮矮的小凳上,跟旁边的同事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 当然,这些摊贩经常会被驱逐,他们的天敌就是红袖套。 不过你追我赶,都是老熟人了。 一看到红袖套执法的车子在街头露面,小摊贩之间就会警惕地传递信号。 当红袖套执法车上的大喇叭响起来~~~ 他们便很麻利地收拾座椅板凳,钻进了偏僻的小巷子。 谁也不为难谁。 重生后,余飞阅读理解的能力明显提高了。 这一幕,他是看得真真切切。 但他心想: “这种被撵来撵去小摊贩我怕是干不了? 虽然不用交房租,运营成本低,但并不是个长久之计。 发展空间有限,我要做的话,还是要有个固定的铺面才行。” 余飞左手拿着一个饼,右手拿着一瓶水。 看市场的这些天,午饭就这样对付一下。 前世吃了那么多的炒饭和泡面,他已经荤素不论了。 余飞主要看他们做餐饮的什么产品卖得好~ 食客的单次消费大概花多少钱~ 客源的主要构成又是个什么情况~ 当然,他最关注的是街面上有没有铺面转让或出租的信息。 这才是当务之急。 几天看下来,生意火爆的街区,几乎没有铺面转让的信息。 偶尔有一家,打电话一问,转让费高的吓人。 不到20平方的店,光转让费就敢狮子大开口,要10万。 “奶奶个熊,你怎么不去抢?” 孔子曰: 你永远也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怎么? 不是孔子曰的? 无所鸟谓,管它谁曰的,反正想不起作者的名言警句都记在他老人家的账上。 钱呢?我的钱呢? 钱到底都被哪些d毛赚走了? 更让余飞生气的是: 昨天他没有谈下来的铺面,今天就已经有人接手了。 再去看时,门口已经被围挡起来了。 有工人进场开始叮叮当当地在搞装修! “娘希匹!我特码重生是不是选错了地方?” 余飞沿着繁华的正义路边走边看,心烦意乱。 不知不觉拐到了最热闹的步行街。 正阳步行街是昌州市区唯一的一条步行街,大约有3公里长。 街道两边的店铺几乎汇聚了所有最知名的昌州服装和鞋类品牌。 周边配套有高档的购物广场,免费开放的公园,时尚的电影院。 当然,人多的地方不可能少得了吃的。 大到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 小到见缝插针的流动摊贩,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正阳街外地游客众多,是文明严管街。 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也禁止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但山人自有妙计。 挂在胸前卖茶叶蛋的~ 扛在肩上卖冰糖葫芦的~ 背着箩筐卖时令水果的~ 挑着担子卖豆腐脑的~~~ 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冒泡。。。。。。 他们把自己的身体打造成一个流动的店面。 头上闪闪发光的帽子和身上穿的印有食物名称的工作服,就是店铺的门头和招牌。 手,脚,身板就是店铺的货架。 嘴里的吆喝就是店铺促销的扩音器。 而铁板鱿鱼,长沙臭豆腐,烤红薯等流动摊贩则隐藏在与步行街相连的各条小巷子里。 跟红袖套玩猫鼠游戏。 哪里人多就往哪里钻。 推到哪里就在哪里开门营业。 今天是星期六,夜幕开始降临。 各大工业园的外来务工人员放假了都喜欢来这步行街逛。 小情侣、小闺蜜、小兄弟、小老乡•••••• 口音混杂,天南地北的都有。 街上人流如潮水,接踵摩肩,呼朋引伴的,热闹非凡。 余飞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句成功学的名言: “看到人在动,就是看到钱在动!” 思想在开小差的余飞,经常被别人撞到。 各种商家的充满诱惑的促销广播~ “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这种节奏强劲的背景音乐,让人口袋里的rmb自己都想往外蹦。 就在洋快餐肯德基的旁边有一家私人的眼镜店。 比起那些形象统一的品牌眼镜连锁店,这家叫“晶晶亮”的眼镜店的装修风格明显老气了一些。 就像那些被抛弃在时光里的女人。 余飞看到晶晶亮眼镜店玻璃门的右手边贴着一张a4纸。 上面写着【旺铺分租】四个大字,底下留有联系电话。 余飞心里一喜: “想不到在这么繁华的步行街上还能看到分租的信息?” 他连忙把电话号码保存在手机上。 余飞仔细打量着这家眼镜店,门头宽约12米,进深约10米。 位置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能见度高,曝光率嘎嘎好。 收银台的位置坐着一个60岁左右戴眼镜的老头。 看衣着、神态,应该是昌州本地人。 空旷的眼镜销售区,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顾客在试戴眼镜。 晶晶亮眼镜店的几名工作人员都是40左右的中年妇女。 看到这几个顾客光问询,试戴,不买,脸色就有点难看。 这也难怪,只开花不结果,搁谁谁不急? 左边的肯德基人满为患。 正门对面是时尚潮流服饰的旗舰店,正在搞什么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年轻男女。 收银台前排起了长队。 侧门的马路对面是知名皮鞋的旗舰店。 这家皮鞋巨头刚刚做了新一轮的品牌升级。 门头上品牌的字体和灯光设计更具潮流感,还增加了模特展示区。 连广告语也由原来的"穿xx,走四方"变成了"梦想是走出来的"。 余飞看到有很多人在试穿鞋子,也看到不断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走出来。 孔子又曰: 痛苦来自比较。 别人家门庭若市,眼镜店门可罗雀。 置身在这样的商业环境里,余飞明显心虚了。 周围都是大品牌,实力雄厚。 从街头走到街尾,仅有的2家餐饮店,都是知名品牌的连锁分店。 而自己现在连做什么项目都还不能确定。 “在昌州这条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步行街上油烟滚滚地卖炒饭?” 余飞自己都笑了。 他还是决定打个电话。 抱着谈不成的预期,反而没有什么压力。 可以放开谈,就当是学习了。 余飞拐到一条噪音稍微小一点的巷口拨通了电话。 “喂,什么事?” 余飞猜的没错,电话里的男人讲的是昌州方言。 有着送你离开,千里之外的高傲和冷漠。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这边铺面分租的情况。” 从声音来判断,余飞默认接电话的应该是坐在眼镜店收银台那个老头。 “分租20平,租金10万一年,年付,押金两万。” 晶晶亮,透心凉! 余飞弱弱地说了一句: “打扰了!” 就灰头土脸地挂断了电话。 他有一种癞蛤蟆没吃到天鹅肉的挫败感。 主要来自两个方向: 【唉,都重生了,看来也没什么卵用?】 【我佛也不渡穷逼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