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静世芳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5章 大结局(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几日后,嘉帝在朝堂上宣布——亚岁当日举办封赏宴。 这是嘉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宴会,盛大非凡。 郦国原来的大员们所剩不多,除了十几个没有派系的忠臣,只保留了十几个墙头草。 现下也不是彻底清算的好时机,嘉帝准备看看这些人的表现再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 武陵机要官职的大臣们这次全部来到了郦国。 先前周郢已经回去和众人逐个聊过了,大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官位,同意来郦国继续做官。 也有年纪大的,不想挪动,索性就留在了武陵做地方管理。 端王年纪大了,不愿意挪动,嘉帝便将武陵划给这位皇兄做了封地。 诚王才四十岁,还算壮年,嘉帝将他拉来郦国,给他划了一块偏贫瘠的封地,希望他将当地的经济条件改善一下。 他本不想接来着,可是看着自己的皇兄这段时间累到头发全白了,他于心不忍。 嘉帝的小儿子宁王暂时没有划分封地,朝堂事多,他还需要辅助太子,封地之事不急。 皇宫到处张灯结彩,一派祥和。 丝竹声此起彼伏,觥筹交错,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 这场宫宴,来的女眷只有四位,除了皇后、霏苓公主和太子妃,就只有言笑了。 没让各家女眷来,是因为要表彰的臣子太多,光战场上战功彪炳的就有上百位;再加上武陵来的一堆官员,大殿挤一挤才堪堪坐得下。 而言笑能来,是因为她在战场上作为大夫,救治伤患无数,也是立了大功。 言笑妆容很盛,加之人皮面具修饰,以前见过她的官员倒是没有多注意到她。 有几个眼尖的多看了她几眼,只是觉得有熟悉感。可人都是一张脸两只眼,相似很正常,便也没有多想。 “众爱卿,天佑我凌氏王朝!五十年前,武威祖救百姓于水火,才保得我大郦国运昌盛。 这几年,纵使我们误入歧途,可如今已经迷途知返。未来,皆是顺遂昌途!朕敬各位英雄一杯!” 众臣忙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皇上英明!” “魏公公,宣读圣旨吧!” 魏公公应声,上前开始宣读圣旨。 本次大封,前后涉及两百余人,依次从最小的开始宣。 魏公公感觉自己的内侍生涯从来没这般累过,足足读了小半个时辰,才刚刚宣到二品。 秦焕的两个儿子,秦子峰被封为正四品中书舍人,秦子朗被封为正五品步军指挥使。 秦大人满意的捋捋胡子,表面上一片祥和,心中却是滔天巨浪—— 竟然到现在都没人跟他讲过自己的小儿子什么时候跑去从军的。 待晚上回家,看他不把这混小子打的三天下不来床。 白峙和冯得岁功劳颇高,算是现在嘉帝的肱股之臣,但尚书已是二品,只得为他们加封,兼任大学士。 林木森很拼,他的人头数排到前几,被封正四品忠武将军;林远则是接任了大理寺卿一职,父子两人喜不自胜。 林木森转头与高台上的霏苓对视,霏苓羞的脸都红了。 包德恺和赵从军分别被封从三品云麾将军和归德大将军,算是平级。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很是满意。 远在渡尼的李将军,因为在这一年内抵御几次来袭的蛮夷有功,获封三品怀化将军。 林淮的功劳是除了周承山以外最大的,所以嘉帝直接封他为冠军大将军,比李将军高了半个品级。 武将没有封二品,因为嘉帝担心这些人都还年轻,一下到头了,未来就没有盼头了。 另外关于爵位,他暂时没有恢复郦国的制度。未来等太子登基,这些爵位,就让他留着去识别人心、收买人心用吧。 所以除了军衔,他额外赏赐了许多金银。 最终只剩周承山和言笑没有封赏了,魏公公停了下来,嘉帝准备卖个关子。 “周爱卿,你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众人不免心惊,皇上竟如此宠爱周承山么,这不是摆明了让他自己提条件! 周承山携言笑起身,行了个跪拜大礼。 “回皇上,有此番经历,臣这一生不枉来世间一遭。 要说封赏,臣早已是一品,封无可封,臣只有一个请求,望陛下恩准!” 嘉帝来了兴趣:“爱卿说来听听。” “臣与内人都未曾游历过名山大川,所以请陛下准予臣假期,臣想趁着年轻,出去走走。” “爱卿这是要撂挑子不干了呀!” 周郢眉头一跳:若周承山真的将兵权抓的紧紧的,嘉帝才不会放心吧…… 功劳太盛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已经和儿子商量过了,若儿子这次请辞成功,他就再做几年宰相;若失败,则他自己会选择致仕,未来周承山再慢慢将兵权还回去。 周家向来不贪,留得好名声,一样好办事,无需日日在朝堂。 他倒不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最后这一道圣旨,嘉帝确实是没有让他和秦焕知晓内容,眼下怕是只有执笔的翰林学士知道。 所以,他不得不多为周家打算。 太子急得一头汗,他才不想周承山离开朝堂—— 这般英才,百年难遇。而且他一向自诩善于识人认人,他敢肯定周承山并无反心,否则他早就趁着这次拿下郦国了。 政治才干优越的人,可不多了……尤其是现在朝堂仍旧良莠不齐,他希望自己手中有一把利刃。 他甚至想过,等他继位,要封周承山做摄政王来着。 他想做的,是千古一帝,所以人才自然越多越好。 “父皇……” 嘉帝伸手制止太子。 “爱卿已经有了孩子,若你夫妇二人离去,孩子怎么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寓教于山水之乐,可取。” 嘉帝气的吹了吹自己的胡子,心想:好啊这两口子,朕准备多多嘉奖,你二人竟然想跑路,这是担心朕卸磨杀驴? 那朕偏不让你们如愿! 可他随即又想到,赶鸭子上架,怕是不可取啊…… 尤其周承山这般有能力之人,既已拿定主意,旁人怕是很难改变他的主意。 闹得太难看,不好,让人寒心。 沉默许久,嘉帝才给魏公公使了个眼神。 “魏公公,宣吧!” 魏公公会意,连忙取了左侧的那卷圣旨。 对于周承山的封赏,嘉帝本来有两个打算的,他确实先前不知周承山是否愿意做太子的刀,所以做了两手准备。 如今看来,有些事果然强求不来。 罢了,太子自有他自己的命数,作为老子,他为这个儿子做的够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