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城的下西区,在老旧的第八选区,离码头不远处,就是被称作赫德森公园的地方,时常有些住在廉租公寓里的小孩子们在不毛的沙堆上玩耍。
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公园;一小片得到拯救的城市空间,几乎只够瞥一眼的开放天空,一小块没有通常所见的丑陋房屋的空地,再加上怪异的树木,不规则的草地,一些硬邦邦的长凳,如此而已。在它的中央,是一片奇特而不切实际,用某种令人起疑的古典主义装饰起来的洼地,在它的后部,是那些面色苍白的孩子们玩耍的沙堆,仅此而已。
但是当你望着它,尽管它是那么的荒凉和孤单,你仍会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耍去跪在这里,跪在这污秽街道散发出来的臭气中,去为已经得到了这么多而感恩不尽。因为在你的南边就尽是那些肮脏、讨厌、邋遢、轮廓模糊、腐朽不堪、正在崩溃中的老房子,从那些肮脏的窗户里看去——就像老酒鬼们从他们充血的眼睛里看去一样,那些破败的百叶窗就像畸形儿一样,而那些门上的裂口则如一张张上了年纪、没有牙齿的嘴。
所有的这些就是西区的廉租公寓,同它的外观和可以看到的景象相比,这个简朴的赫德森公园尽管外观不雅,粗笨难看,但仍是十分可爱的。
回想一下,为了在"你"周围的这个神经错乱的地区保存这唯一心智健全的小孤岛,而经历了这么多年令人生厌的斗争、抗议、争论和辛劳的工作,"你"会怀疑我们是不是真的都疯了——我们竟能忍受这一切。这些东倒西歪、臭名远扬、腐朽不堪、乱七八糟的老房子里住着成千上万个家庭,还有如此之多的孩子在这里降临人间,而他们将担起未来世界的担子—-究竟是谁拥有着这块令人恐怖的土地?又是谁从他们艰难的生活中榨取着可鄙的利润?
三一教会这个纽约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富有的持有者之一,拥有着许多这样的房子——这是三一教会财产中的核心部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上,它的产业排列成行。这儿是克拉克森大街,在那个小公园的南边,它拥有着一打公寓房;在瓦里克大街与克拉克森大街拐角的地方,它拥有着66处房产;在西豪斯顿大街那个肮脏的废弃地区,它拥有着51处地产;在上格林威治大街,它拥有着65处公寓房;在克拉克森大街那个荒凉的地区,它拥有着26处房产;在正对着诺恩河的运河大街,它拥有47处房产、而在赫德森大街,它拥有着138处房产。你不会喜欢范丹大街的外观,三一教会在这有着41处房产。"你"会觉得巴罗大街延伸到这里就变得又老又破,三一教会在这里有着22处房产。在这个令人生厌的地区,无论"你"在何处行走,你都会发现三一教会的产业。但是按照常理,它是不该拥有这些的。
因为这儿曾是安妮女王(queenanne,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末代女王)随手赐给教会的专用菜地和沼泽(在早期的纽约):这里从前曾是简斯农场;这也是纽约的飞速发展给三一教会带来的财富;这还是这个名声显赫的教会的执掌者令人惊讶的守口如瓶和精心守护保存下来的财产。它拥有的财产价值,据不同的人估计,在3900万到1亿美元之间,从中它还可以获得巨大的岁入,而具体的数额它从未公开过。对这些,从未有调查者获得过更多、更详尽的了解,人们最多只是知道这是三一教会的财产,而它是用它来做善事的,仅此而已。
什么?难道这就体现在这些破败,腐烂的旧廉租公寓上?
是的。就体现在这成百上千所廉租公寓上。
廉租公寓的住户们是一群病快怏的、衰弱而迟钝的人,而且他们还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先天性衰弱的倾向。肺结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强大的遗传性;廉租公寓对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于那些住户的第三代子孙们(如果设想他们会有第三代)通常智商低下,在任何方面都缺乏灵性,过着单调和空虚的生活,并向教养院和州监狱输送着新成员。
这就意味着,尽管三一教会在1857年建立那些慈善机构是为了引导入们进步,但三一教会的廉租公寓却在以一种持续不断的力量使人们堕落;这就使我们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永志难忘的景象——1个关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不一致状态的景象。
总的来说,廉租公寓条件很差,差到什么程度呢?这是全纽约地区最差的了!
除非亲自去过那里,否则不可能想象出那个地方惊人的肮脏、混乱和嘈杂的。
利润——高额利润——巨额利润,就存在于这类产业之中;它对于三一教会的财产这条黄金之河意义重大。这些是过去的房客在向三一教会短期租赁的土地上兴建的房屋。当租约到期时,遵循着不变的利润至上法则的三一教会,拒绝续租。
同时,三一教会也拒绝收购那些房客们建好的房子。于是,这些房客们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推倒他们自己的房子把它一块砖一块砖地扔进垃圾堆或是河里;要么把它(完好无损地)丢给三一教会。面教会有时什么都不给,有时则付一笔微不足道的款子。
在这些房子上,三一教会几乎没有投资什么,平均每所房子可能只有200美元。
但是现在(1928年),在这些同样的房子上,三一教会敛取着每间每月40美元到50美元的房租,依旧不支付任何修理费用。…………………
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当自身强大的同时,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可是当自身处于险恶的困境时,又总能以最卑微的姿态来求取一线生机!
菲力·h·唐纳德对于《环球纪实》报社的员工就跟熬鹰是同一个方法,强行扣押着员工们前3个月的薪水不放,以此吊着这些员工的工作动力——换个思路想一想,菲力·h·唐纳德连美利坚"春节"、即圣诞节前后的工资都没发放给员工,这不是故意逼着员工"自杀"?
继续留在《环球纪实》的普通员工或主管级员工,无一例外都是菲力·h·唐纳德眼中的"优质、廉价、坚韧"的劳动力,如今倒是统统便宜了马修·路德维希!
经过《环球时报》报社财务部们的整理统计,基本确认过去三个月里没有员工出现工作懈怠、内外勾结吃回扣等违规行为,还是要多谢菲力·h·唐纳德在跨年夜当天给员工们发放了一批冷冻牛肉与一些奶制品,稍微缓解了一下员工们的"滔天怨气"!
既然员工的"绩效"达标,马修·路德维希也深谙"想要马儿跑、就得先喂草"的道理,在全体员工见面会结束的第二天中午,安排弟弟尼克在他的董事长办公室亲自给每一位员工发放过去3个月的总工资,而且每发放一份工资就跟这个员工合影留念,光是这一个环节就费了马修·路德维希兄弟两人三个多小时,以及将近1000美元的胶卷支出!
当然了!效果非常出色!
经过这一操作,八个部门的正副主管当中的野心家,即便想要趁机跟马修·路德维希"闹事造反",可在已经得到普通员工基本信任的新老板的威势下,选择了暂时屈服!
纽约旧第八选区的三一教会利用廉租房来圈养几万户贫困家庭的事实,经过《环球时报》采编部门与弟弟尼克那一群"热心肠"的小伙伴们的日夜奋战,最终找到且拍下了三一教会通过向廉租房住户投砒霜,石炭酸,或是致命的茄属植物来捞钱的"铁证"!
“太疯狂了!这是虔诚的传道者能做出的事情吗?”
“伟大的、光明的、无上的天父,请惩罚我们吧!”
“在我们教区的监督下,三一教会做出了这种忤逆道德、教规和法律的邪恶行为,彻底践踏了我教的救赎贫苦众生的基本教义,这是对天父的亵渎、对我教的玷污!”
“我们必须要对三一教会的行为做出及时、有效、强制的应对措施,我们要赎罪!”
在美利坚境内,没有专门管辖宗教事务的政府机构,宪法中也只有一条涉及宗教问题(第六条第三段)。因此,由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两个分句”确立起来的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两条基本原则是美利坚联邦政府处理宗教事务的根本准则。
纽约市拥有五个区,每个区也分别成立了以非营利性公司注册等级在案的教区(教会议会)来管理各自辖区内的各类宗教事务与教派团体,作为曼哈顿下城区的教会——三一教会自然是在曼哈顿下城区教区会议会的管辖之内,当曼哈顿下城区教区会议会收到《环球纪实》报社邮递过来的"铁证",该教区会议会的红袍主教们震惊不已,然后是痛心疾首!
1928年2月10日,一篇名为《黑心教会——还我自由与生命》的文章席卷全纽约!
【作者题外话】:创作不易,请多支持!
求收藏、求追读、求推荐、求金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