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28:我在美利坚卖报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真正的主宰者(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1872年,本杰明·斯特朗出生在哈德逊河谷的一个小镇,在新泽西州的郊区长大,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四。1891年本杰明·斯特朗从蒙特克莱中学毕业后,打算跟随大哥去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但这时,正在帮助铁路大王、百万富翁莫里斯·杰瑟普(morrisk.jesup)打理私人财务和慈善事业的父亲遇到了经济困难,本杰明·斯特朗只好放弃读大学的愿望。随后本杰明·斯特朗来到了华尔街一家经纪公司上班,又在1900年跳槽到一家银行。 1895年,斯特朗与玛格丽特·勒布蒂利耶(margaretleboutillier)结婚,1898年迁居到新泽西州的恩格尔伍德,之后的5年里他们生了两男两女,在那里安家落户,成了镇上的名流,前途一片光明。斯特朗喜欢打高尔夫和桥牌,还是恩格尔伍德网球队队员。他后来担任了恩格尔伍德医院的财务主管,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亨利·戴维森。 之后的几年里,亨利·亨利·戴维森成了美利坚银行业的大腕。华尔街的一些人认为,他每天进城所乘坐的早上8:22出发的火车载着他通往了名利双收的光明大道——如果你有幸结识了他并且被他看中,那么你的机会就要来了。虽然有些夸张,但这种说法也有几分根据。亨利·戴维森后来的两位合作者,托马斯·拉蒙特和德怀特·蒙罗都是亨利·戴维森的邻居,他们有幸被亨利·戴维森发现并被带进了华尔街。1904年,亨利·戴维森给本杰明·斯特朗提供了他一年前协助创建的美利坚信孚银行的一个秘书职位。 本杰明·斯特朗不仅在事业上要感谢亨利·戴维森,在生活上更是如此。1905年5月,本杰明·斯特朗正在外地工作,他的妻子玛格丽特在生过第4个孩子后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无人照料。由于所住的街区曾发生过一起入室盗窃案,本杰明·斯特朗就买了一把左轮手枪以防不测,手枪被刚刚从亚特兰大疗养院回家不久的玛格丽特偶然发现,于是她自杀死去。第二年,他的大女儿死于猩红热。亨利·戴维森夫妇就把本杰明·斯特朗的三个孩子——小本杰明、菲利普和凯瑟琳领到自己家里,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1907年,经历了近两年的单身生活后,本杰明·斯特朗再婚了,但是有些人认为他操之过急。他的第二任妻子凯瑟琳是一个18岁的娇羞女孩,比本杰明·斯特朗小17岁,是埃德蒙·康弗斯之女——埃德蒙康弗斯富甲一方,时任美利坚信孚银行董事长,是j·p·摩根的长期合伙人。亨利·戴维森在婚礼上当起了伴郎。婚后,他们从恩格尔伍德搬到了康弗斯的一所位于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的房子居住,以便凯瑟琳能离娘家近一些。 几个月后,到了1907年10月,美利坚遇到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举国震惊。 与以前的危机一样,一家大型的投资公司倒闭,恐慌开始蔓延。这次的危机源于一对夫妇想要操纵铜矿公司股价。这对夫妇中的一人是位于布鲁克林的一家银行的总裁,有传言说他们的失败导致银行损失了5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为银行吸收的社会存款,于是客户纷纷前来挤兑。10月底,恐慌蔓延到整个纽约,该市的各类银行都出现了挤兑风潮,其中包括第三大银行——尼克伯克信托公司(knickerbockertrustpany)。 在当时,美利坚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没有设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在历史上,美利坚人对是否设立中央银行持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东海岸的金融家同时也是贷款人,一直在敦促政府设立一家职能广泛、有权监管国家货币体系的银行。但也有人认为,把这么大的权力集中在一家机构,这与美利坚的民主传统相悖。这种主张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尤其是农民,他们是典型的借款人。由于这种根本的分歧,美利坚的银行政策从一个极端倒向了另一个极端。 1791年,当时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创立了美利坚历史上第一家中央银行——美利坚第一银行。但该银行的管辖领域并不广泛,因为在当时除它以外美利坚只有4家银行。1811年,第一银行的章程到期失效。1816年,美利坚又做了一次尝试,创立了所谓的美利坚第二银行。1836年,美利坚又有了新的想法,在美利坚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干预下,第二银行的章程没有续期,银行宣告解散。在随后的70多年里,美利坚一直没有再设立中央银行,但也安然无恙,甚至还曾一度繁荣。但美利坚也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即它的银行体系落后、零散、不稳定,易受周期性危机和恐慌的影响。 1907年,纽约的各家银行接连成为挤兑风潮的受害者。在没有中央银行可以求助的情况下,金融界开始求助于皮尔庞特·摩根,因为他是那个时代杰出的金融家,比任何其他银行家经历的危机都要多。1895年,他甚至还为美利坚联邦政府解围。当时,美利坚联邦政府黄金储备耗尽,无力偿还对欧洲的债务。 尽管摩根银行根本不是美利坚最大的银行,但皮尔庞特·摩根本人获得的非凡荣誉和头顶的光环使他拥有了足够的权威,当然同时也是责任,他在这次危机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人们认为他不是简单的富有,而是像洛克菲勒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或安德鲁·卡内基家族一样非常富有。他严厉的目光和暴躁的脾气让绝大多数人生畏,甚至包括他的合伙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皮尔庞特·摩根的财富被夸大了,他根本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富有——皮尔庞特·摩根在1913年去世时只留下了一处价值8000万美元的庄园。当然,这一误解在当时对克服危机是有所帮助的。据说身价10亿美元的约翰·洛克菲勒曾摇摇头说:“仔细想想,他连一个富人都算不上。” 皮尔庞特·摩根迅速召集了最优秀的金融家展开救助工作,他让戴维森和斯特朗做主要助手。他们健壮、帅气、果断、自信,摩根喜欢这样的年轻人围绕在自己身边。 这个救助小组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判断这些深陷挤兑风潮的银行,哪些应该得到救助,哪些应该任其倒闭,这是戴维森和斯特朗的主要任务;第二个是筹集救助所需资金,由皮尔庞特·摩根亲自负责。到11月初,皮尔庞特·摩根自己投进300万美元,并从其他银行筹集了共800万美元,财政部长承诺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约翰·洛克菲勒还提供了1000万美元。但即便如此,皮尔庞特·摩根还是没能消除民众的恐慌情绪,储户继续从银行提取存款。一家吸收了上亿美元存款的信托公司也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最后,在11月3日(星期日)晚上,摩根把纽约市主要银行的总裁召集到他的新图书馆开会——这座图书馆位于麦迪逊大道与第36大街的交叉路口,是一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图书馆紧挨着他的住宅,是皮尔庞特·摩根为了展示他所收藏的稀有图书、手稿以及其他艺术品而专门建造的。地板用大理石铺砌,天花板上嵌着壁画,墙上挂着挂毯,靠墙排列着用切尔克斯核桃木精心打造的三层结构的书架,里面塞满了罕见的圣经版本和中世纪的手抄本。在这样一个书香萦绕的环境中召开银行负责人会议显得很不协调。 与会人员一到齐,皮尔庞特·摩根就把图书馆装修考究的铜门锁上,在与会者一致同意为救助行动再注资2500万美元之前,不允许任何人离开。 1907年的这次恐慌,暴露了美利坚的银行体系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尽管恐慌已被皮尔庞特·摩根等人的果断行动所遏制,但它却清楚地表明:美利坚不能再继续依赖某个人来确保其银行体系的稳定,尤其是当这个人已经70多岁,处于半退休状态,且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收集艺术珍品以及与成群的中年情妇游山玩水上时。 【作者题外话】:求追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拜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