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聊斋:夺命书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龙王发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吟! 龙啸苍穹,天翻地覆。 小小临水村迎接百年未有的瓢泼大雨。 三娘从梦中惊醒,只听外面的世界嘈杂无比,雷鸣不断,震耳欲聋。 哒哒哒哒哒... 狂风吹破了屋顶,屋外暴雨,屋内大雨,冰凉雨水淋在身上,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林煜。 “煜儿大病初愈,可淋不得雨啊。” 古代的百姓对雨可以说又爱又恨。 爱是地里庄稼都需要雨水灌溉,雨水多代表风调雨顺。 可雨水也并非全是好的。 且不说洪涝灾害,最麻烦的是风寒感冒。 没有现代的特效药,风寒感冒在古代是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 因为风寒而死亡的人多不胜数。 林煜大病初愈,身体正是虚弱的时候,最受不得阴寒侵袭。 三娘有此担心实属正常。 她打开房门,想要去看看林煜的情况。 这房门一打开,立马灌进来无数的风雨。 三娘体弱,一个不注意直接摔倒在地上,痛的她眼泪都要流出来。 呜呜呜,呼呼呼... 狂风暴雨穿过门窗,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 三娘看向远方,只见电闪雷鸣,整个世界都被暴雨覆盖。 轰隆隆! 又是一道雷鸣闪过大地,她双目猛地圆瞪,不可置信的望着灵江方向。 闪电的照耀下,一条百丈神龙盘旋在暴雨中,那凶恶威武的龙头发出震天的咆哮,像是极度愤怒,如鹰的利爪狠狠的拍打在大地之上。 即便隔着好几公里,三娘也能感受到大地在颤抖。 “龙,龙王发怒了,龙王发怒了!” 她跪倒在地上,不断的磕头,像是在请求龙王饶恕。 而此情此景在整个临水村比比皆是。 不仅是临水村,阳信县只要醒来的人都看见了暴怒的神龙。 他们无不匍匐在地,祈求龙王的饶恕。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做错了什么。 但龙王的怒火他们能感受的到。 阳信县县衙内,县令从美人怀中惊醒,看到那龙王身影,差点吓破胆。 “来人,快请城隍来。” ...... “煜儿!” 三娘冒着风雨推开了房门。 破旧的房屋内,林煜像是刚从睡梦中惊醒,“娘,怎么了?外面好大的雨,你快进来。” “娘没事,娘就是担心你,哎呀,你看看,你看看,你的手都冰了,快多加一些衣服,别受凉了。” “娘,你才应该多穿一些,怎么全身都湿了,不行,这样会感,得风寒的,你别动,在这里好好坐着,我去给你拿衣服。” 雨幕中,林煜穿了父亲的蓑衣,快速来回三娘卧室和柴房。 一方面是给三娘拿换的衣服,一方面是准备生火。 他体质虚弱却有浩然正气加持,只要正气不断,他就不会生病。 反倒是三娘,她现在能正常的生活,全靠对未来的期盼,她本身的身体已经属于风雨飘摇的状态,经不起任何的伤病。 火堆升起,三娘也换好了干爽的衣物,林煜又从厨房拿了锅碗老姜,就着火堆给三娘熬制姜水。 看着忙碌的林煜,感受火堆的温度,三娘此刻身心俱暖,只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也值了。 “煜儿是真的长大了。” 喝了姜水,林煜就让三娘睡下,自己拿着论语在一旁朗诵。 聆听先贤的语言,三娘就算不懂,似也能感受先贤的伟大,外面的风雨声不再可怕,心神宁静,迷迷糊糊中沉沉睡去。 等三娘沉睡,林煜并没有停止朗诵。 朗诵也是阅读的一种,只要用心,同样可以获得正气经验。 龙王之怒,他清晰感知。 除非能再次召唤出吕洞宾那样等级的仙人,不然对付不了。 林煜有召唤的诗词,但他不想召唤了。 正常的诗词召唤应该像《垓下歌》,只招其力,不招其魂。 当然想要发挥诗词最大限度的力量,招魂是必须的。 然而,就算是招魂,招的也应该是诗词之魂,而不是本体。 他借用的是诗词的力量,又不是真的会召唤术,凭什么召唤本体。 钟馗还是吕洞宾明显不属于正常的招魂。 垓下歌就是最好的证据。 垓下歌展现出来的霸王之力,才是他浩然正气真正的力量。 钟馗和吕洞宾并不是。 他们是借着诗词的力量主动出现的。 他还记得吕洞宾对他说的话,"灾劫到来,天地秩序更替,地狱浑浊,天宫混乱,神佛或以身入局,或避世不出。" 很显然,他这个变数已经被那些神佛注意到。 吕洞宾所谓的小心,估计就是在提醒他这个问题。 不然他不会额外说明在他身上看到其他人的印记。 “我的属性面板或许就是某位大佬的手段。” 林煜并不觉得有什么。 棋子也好,变数也罢,他并不在意。 眼下他可以利用系统得到他想要东西,不就是最好的系统吗? 他何必在乎那么多。 这就像他对林清说的,他可能在读书上有天赋,但绝对没有帝王命格。 原因非常简单,他没有帝王之心。 只要生活过得去,他甘愿做牛马。 不甘于平凡? 抱歉,平凡才是他的追求。 所以帝王什么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了,林煜也清楚的知道。 现在他已经不可能平凡了。 他秉承的只有平凡之心,所行所事一定要思考超凡。 这盘天地棋局才刚刚开始! ...... 这一晚电闪雷鸣持续不断,风雨不停,无人敢睡眠,直到清晨,县令召集,风雨才渐渐止住。 “三娘,三娘在吗?” 清晨,雨幕渐小,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满头白发的郭先生站在篱笆外高声呼喊。 虽然篱笆已经被昨夜的大风吹的不见了踪影。 “是郭大哥啊,吃早饭了吗?我煮了粥,来喝一点吧。” 三娘快步从柴房内走出来,双手在围腰上擦着灰,脸上带着笑容迎接郭先生。 郭先生仔细端详三娘片刻,见她面色虽还蜡黄,但眼中明亮,精气神倒也充足,知道已无大碍,便道:“早饭我就不吃了,小煜呢,小煜怎么样了?” 这时林煜正好从内屋走出来,听到郭先生的话,连忙恭敬一礼,“多谢夫子关心,学生也无大碍。” 林煜的蒙学是郭先生教的,本可称呼他为老师,只是郭先生认为自己教学有限,不以老师称呼。 说到郭先生,林煜眼中除了尊敬,还有一些莫名的神色。 别看对方须发皆白,那是读书过度,少年衰,小时候就一头白发。 现在的郭先生看上去六七十岁,是老夫子,对方实际年龄也才四十岁出头。 说来也是有趣,郭先生和三娘都是隔壁村的人,后来三娘不知怎么就嫁到了林家,郭先生也成了临水村的教书先生。 要说他们之间没故事,林煜是不信的。 可惜,每次谈及这个问题,三人都是躲闪避忌,也问不出什么所以然。 后来林煜也释然了。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生活,他瞎操心干嘛。 但是现在,看着眉来眼去的两人。 林煜觉得要是他爹真的回不来了,撮合一下也无妨。 郭先生见林煜精气神良好,也是开心的笑了笑,道:“好了就好,不要想太多,吉人自有天相,相信老林很快就会回来。” “多谢夫子关心。” “呵呵,你们好生在家中休息,县城那边似乎有事,我去看看。” “夫子慢走。” 等郭先生走了,三娘回屋做饭,林煜则是练习书画。 生命危机暂时清除,生活的危机还没有解除。 他和三娘还要生活,银两少不了。 他没有其他营生的手段,便只有靠卖字画。 只是他墨才磨开,还未动笔,外面又传来呼唤。 “有人在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