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开局搭讪女儿国国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专栏作家?必须有兴趣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面对两个侦查员的问询,文峰是有问必答,没有一点担心。 他也确实不用担心,毕竟他说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真的,比如他确实被一群人给拉到小巷子里胖揍了一顿,还被他们威胁过,这都不是假的。 至于那些假的部分,也就是刘兴国放狠话的内容,因为没有第三人在场,还不是他怎么说都行。 如果是无罪推定,文峰说的那些让人听着就上火的内容,或许有些问题,但这时代可不跟你讲这些。 尤其是作为这时期的警方来讲,只要确定文峰确实被一群流氓殴打过,威胁过,那就够了。 这时期的警方,多少还遵循之前的套路,那权力不一般的大,办案过程中,可不用经过什么检察院跟法院之类的监督。 事实上,两位侦查员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文峰。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中青报的那篇报道。 中青报,可是各大机关单位的必读报纸,警察机关也不例外。 而这时期能当领导的,都有最起码的政治敏感度,所以在看到中青报的那个《人生之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后,大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比如这边的区委领导,在看到那篇文章后,就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不但区委各级领导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而且区委一把,还当场责成分管公安口的领导,立刻派出精干人员,前往侦查事情真相,务必要早日找到那些害群之马,把可能的动荡扼杀住。 都是从那十年过来的,所以大家很清楚,很多时候一个小事件,就能引起滔天巨浪。 巨浪一旦形成,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来就简单了,公安领导得到了指示,立刻往下压。 下面的人听到领导命令,立刻派人去了解情况。 只需要打电话询问中青报,就能很容易从中青报那边了解到文峰的具体信息,包括家庭住址等等。 再然后,公安就立刻就派出两位侦查员,前来这边寻找文峰,了解具体情况。 这可是上级领导的指示,因此必须把案子办好,要不然上上下下都没法交代。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位侦查员的态度才这么好。 “情况我们都了解了。”负责主要问询的中年警察点点头,然后问文峰,“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文峰想了想,摇摇头道:“没什么了,该说的,我知道的,都说了。” 中年警察再次点点头,然后扭头看向旁边忙着做笔录的年轻警察:“小孙,都记下来了吗?” 小孙点点头:“都记下来了。” 中年警察这才冲文峰笑了笑,站起身道:“好,既然这样,那就先到这里,要是你想起什么,随时可以去附近的派出所反映,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文峰跟着站起身:“好的,我知道了。” “再就是。”中年警察又道,“万一今后我们还有需要麻烦你的地方,请不要介意。” 文峰微微一笑:“没问题,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我做的,随时找我,我一定全力配合。” “哈哈哈,这就好,这就好啊。”中年警察哈哈一笑,“嗯,时候不早了,那就这样吧。” 说完,两个警察就起身离开。 等两个警察走了,一大妈也跟着过来安慰了他几句,无非就是不用怕,大家都支持他云云。 张大妈离开后,其他邻居有想过来的,但都让她给哄走了。 这时候,文峰也看出来了,院里那么多人,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 毕竟在这个时候,这边有太多待业青年,也有太多在家带孩子的家庭妇女,彼此之间消息传播的很快。 而文峰之前烧炭自杀这个事儿,本来就在这边流传很广,也算小有名气,后来文峰那公开信一出,又是在开头就点名自己的名字,但凡有点敏感度的,都能知道是他。 加上一上午的酝酿,不光是大院本身的人,周围其他相邻大院的,凡是知道这事儿,又闲着没事儿的,都赶过来看热闹了。 如今警察走了,热闹没了,大家也就满足的离开。 文峰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些人离开后,肯定会到处跟人吹牛,然后关于文峰的事情,就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样了。 当然,文峰也清楚,他现在的这个火,都是虚火,只是大家生活太无聊的一种调剂。 等风头一过,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他文峰的诗集,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目前为止,他的那封公开信,已经成了热点了,连带着他本人的名字,也一样成了热点。 此时的正确做法,就是再接再厉,乘胜追击,把一时的名气,变成长期名气,最好是变成一个历史符号。 如果说文峰之前的那封信,是通过猎奇跟挑动情绪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那么接下来,他就要通过才华来吸引眼球,真正把虚火变成实火,从一时的新闻人物,变成实至名归的才子文豪。 只有让大家都承认他是才子文豪了,他才有机会进入多金的电影行业,进而获得更多地位跟主导权,捞钱捞名声,摆弄女演员,逐步走上人生巅峰。 “说白了,不就是继续当文抄公,利用热度展现自己,把热度及时变现呗。” 想明白这个后,文峰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去中青报,找那个陈编辑共商大计。 谁知就在他要出门的时候,自己的便宜老爸跟便宜老妈,居然一起回来了。 俩人一回来,苏芸就在一边抱着文峰痛哭,文志则在旁边默默抽烟。 又过一会儿,文冰也匆忙赶来。 除了还在上大学的二哥文海,基本一家人都来了。 对于这种场景,文峰多少有些不适应,毕竟他前世是独生子。 不过他也看得出来,家人都很关心他,只是情绪表达方面有所欠缺。 如今,当他们通过报纸,知道自己儿子跟弟弟,竟然遭受了这种折磨后,原先积压的感情,瞬间就爆发了。 好在,文峰还给了大家一个发泄的对象,也就是刘兴国那个坏人。 所以家人在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接下来就是群策群力,准备斗争到底,坚决不能让坏人欺负自家儿子跟弟弟。 这个说要联络老同学,那个说要联络某叔叔,还有说要联络某领导的。 嗯,从这也看出,文家也不是没底蕴没后台。 或者说,但凡是个从五六十年代住到现在的老京城人,就没有一个没后台的。 尤其是对于一个京城的知识分子家庭,真要发动关系,那也是不可忽视的。 只是该不该找,什么时候找,这就是个学问了。 但像文峰被人欺负这种事情,只要能帮上忙的,都会帮忙。 因为帮这种忙,等于站在道德高地踩人,不但没风险,还有名有利啊! 这一点,从那两个侦查员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对此心知肚明的文峰,也不吭声了,就任凭家人在那群策群力。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便宜父母跟便宜姐姐,都是好面子的人。 不把他们逼到份上,他们是不会主动开口求人的。 看看周围好多家都搭建了地震棚,扩大了居住面积,就文家没搞,便能看出这家人多好面。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 都是小学老师,人家三大爷阎埠贵一家,都精的跟猴儿一样,这文家就是一串闷葫芦。 人跟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涅! 现在通过公开信这件事,让他们找找那些关系,联络联络,走动走动,绝对没错。 哎呀,为了这家人,我真是操碎了心。 等好不容易一家人互诉衷肠后,大家又一起去外面下了个馆子,吃了顿饺子。 吃饱喝足,又再三确定文峰不会再想不开,会积极面对生活后,家人才陆续离开。 家人都离开,再次恢复自由后,文峰再次骑上老爸留下的自行车,再次去了中青报,再次找到了那个陈晓川编辑。 对于文峰的再次到来,陈晓川编辑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很热情的过来招待了他。 必须热情啊。 毕竟之前文峰发来的那封公开信的热度,是有目共睹。 你看,报纸发出才一上午多一点的时间,只是京城地区,他们报社就接到了上百封读者来信,都是直接来报社投的。 上百封来信啊! 这还只是京城一地,只是一上午而已。 就连隔壁的《中国青年》杂志社都动心了,之前特意来人打过招呼,说准备把这封公开信,以及陈编辑写的编者按,一起原封不动的转发在他们下一期的杂志里,相关领导已经同意了。 《中国青年》杂志的影响力,虽然不如《中国青年报》,但却更持久,毕竟人家是月刊,内容更多,读者的粘度更大。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就是先发到《中国青年》杂志上的,而不是中青报,这里因为有他的骚操作,有所偏差而已。 不管怎么样,经此一事,他借机大爆是可以预见的。 虽然主要荣誉是领导的,但他陈晓川作为最早发现这篇文章,以及亲自采访并发表这篇文章的编辑,也是功绩不小。 这下,他想不进步都难。 也难怪他看到文峰会开心了。 实在是他是自己的福星啊! 很快,双方坐下来开聊,文峰也把自己的来意讲明白。 当听文峰说,他希望中青报能腾出一个版面,做一个《人生之路》的专栏,专门登陆编辑评论跟读者来信,或者刊登一些相关小说,顺便写点评价跟点评,让这个“人生价值”的话题继续讨论下去,进而掀起一个反思浪潮的时候,陈编辑直接惊呆了。 他是真没想到,还能这么搞,专门为一个新闻话题开个专栏,进而掀起一个大讨论。 不过再一想,如果真能做成这件事,那影响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这就不再是一时的新闻,而是持续的热度,甚至能上内参,直达天听。 真要能做成,那他陈编辑能获得的好处,不言而喻。 不说别的,就说这个新专栏,肯定得有他一份功劳。 哪怕当不成专栏主编,责任编辑也成啊,这也是一大进步。 甚至一个不好,这就是创造历史,青史留名啊! 就在陈编辑被文峰的提议震的头皮爆炸,进而联想翩翩的时候,文峰又从军挎里拿出一摞写满字的信纸:“陈编辑,你可以看看这些。” 陈编辑下意识接过来:“这是?” 文峰微微一笑:“这是我的新作,一首抒情诗而已。 如果你们真能同意我那个开专栏,然后长期讨论相关话题的提议的话。 那我希望你们报社,能在那个专栏里刊登我这首诗。 不为别的,就算是给大家抛砖引玉了。” 陈编辑道:“专栏的事情我也认为有意义,可以帮你申报,但就算专栏的事情不能获批,你这首诗也可以发表,毕竟你现在的名气摆在那,只要你的作品能及格就行。” 说到这,陈编辑放下稿子,皱眉看了看文峰:“我不明白的是,你干嘛只发一首现代诗? 与其发这个,你倒不如发一篇评论文章,以自身感受为基础,重新评论一下人生价值的问题,这岂不是更有看头?” 文峰微微一笑:“陈编辑,你这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了。 没错,这封信是我写的,事儿也是我起的头,但正因如此,我不能再随便发表意见了。” “为什么?”陈编辑疑惑道。 “文峰同志,这个时候,你不该乘胜追击吗?这样才能持续火下去啊? 而且你来找我,说要搞成专栏,持续讨论人生价值的话题,说白了,不就是想继续出名吗? 既然如此,你继续写评论文章,这才对口啊?” 文峰叹口气:“陈编辑,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啥意思?”陈编辑疑惑道。 文峰道:“很简单,你以为我写公开信这件事,你不开专栏,不写评论,就此偃旗息鼓,事情就能平息吗? 不,大错特错! 从你们敢把我这封信公开登报的时候,这件事就止不住了。 天下苦暴秦久矣。 这么多年了,其实好多人心里都有一股怨念跟怨气。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我的这封公开信,就等于是一封檄文,也是一个导火索。 等于说,通过我这封刊登在报纸上的公开信,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火焰。 到时候,大家都会想要诉苦、申诉,这诉啊诉的,必然会进行更深刻的讨论。 可那些深刻的东西,就不是我一个小人物能扛起来的。 所以,我起个头就行了,顺便写点似是而非的诗歌也没问题。 但你让我这个始作俑者,再去写什么挑动情绪的东西。 万一到时候真出大乱子了,你扛还是我扛? 所以说,咱们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那些深刻的东西,自然有大人物操心。 咱们就不必越俎代庖了。” 陈编辑眉头深皱,慢慢的摸了摸下巴。 很快,陈编辑重重的点了点头:“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就听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