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齐夏夏没有再把小灰球丢在空间里,那一片被它压倒的水稻自己好不容易才给扶起来,可不敢再让他祸害了。
看来还得垒个小狗窝呢,不然下次不知道又要霍霍啥了。
齐夏夏在前面骑着,小灰球在后面追着,有时候自己速度一慢下来小灰球就追上来了,矫健的四肢在雪地上肆意的奔跑着,好久没这么畅快了。
自由奔跑的姿态也感染到了齐夏夏,都忘记了自己昨天蹬车到最后的狼狈模样,也跟着身体前倾,加快速度。
也是没有了大雪的影响,这次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到达了下一个服务区,还是如往常一般的空空如也。
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化,但是已经感觉到气温有所回升了,脸即使露在外面也没有了之前那种针扎一般的痛感。
空间里的鸡鸭经过这段时间的抱窝和孵化,数量都已经增长到了四十多只,种的青菜都快供不上它们吃了。
天色还早,齐夏夏决定今晚先杀一半的鸡,把鸡爪都剁下来做个虎皮凤爪吃,
收拾出来将近五十只鸡爪,她准备先做一半,剩下的放仓库里保存起来。
翻了翻菜谱,先把鸡爪焯水两三分钟,捞出来拌上蜂蜜,随后在油锅里炸上个七八分钟,炸好以后捞出来泡会水,等到表面皱巴巴的时候开始起锅烧油。
加入冰糖、八角桂皮香叶辣椒炒香,再加上一勺豆瓣酱,把鸡爪倒进去翻炒均匀以后加入调料和啤酒开始炖,等最后收干汤汁就完成了。
齐夏夏尝了一个,软糯脱骨、一嗦就化。
香气勾引的小灰球都迫不及待了,卧在一边看着她忙上忙下,尾巴转得都快飞起来了。
最后用汤汁给它拌了一份米饭,夹了几个鸡爪,吃的狼吞虎咽的。
结果这边齐夏夏刚拌好自己的米饭准备开吃,小灰球的饭碗就已经空空如也,并且流着哈喇子眼巴巴的看着她。
齐夏夏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以前没有养过宠物,但是这真的是地球生物的吃饭速度吗?
又给小灰球弄了一份以后自己赶紧加快速度开吃,不然一会儿汤都剩不下。
一顿饭一人一狗解决的干干净净,肚皮溜圆。要不是米饭量大,还真不够吃,小灰球的饭量变大了,看来以后做饭得多做一点了。
第二天齐夏夏还没起床,就听到了外面哗啦哗啦的水声。
自己还是盖着之前的超厚被子,身上黏啾啾的出了很多汗。
等出去一看,太阳光强烈的简直让人睁不开眼,一夜的时间地面上之前那么厚的积雪竟然全部荡然无存,积雪融化后的雪水顺着山沟流的哗哗的,服务区的房顶也在不停地往下滴水,都快成水帘洞了。
气温回升的速度竟然这么快,体感温度怎么也有十几度了。
齐夏夏赶紧解决完早饭带着小灰球继续上路,万一气温太高,赶路都是问题。
***
整整三天的时间,齐夏夏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自己的衣服从羽绒服到毛衣到外套再到如今的短袖,房车也从制热变成了制冷。
不过好歹自己终于结束了高速公路的旅程,来到了老家所在的县城,开始了新地图的冒险。
温度回升,前两次天灾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开始外出活动收集物资。
一开始齐夏夏准备从县城里面走回老家,距离要近一些。
但是自己干净整洁的穿着和皮毛溜光水滑的小灰球实在太过引人注目,看到她们的人无一不是虎视眈眈,甚至有人直接紧盯着小灰球不放,把主意打到了它身上。
无奈之下只得远离城镇和人群,选择偏僻的路。
现在的气温已经达到了三十多度,尚且在承受范围之内。
防寒设备退下,防晒设备闪亮登场。
不过从上午十点开始到下午四点根本没法儿上路,道路上热气蒸腾,要是没有个阴凉,简直能把人烤熟。
齐夏夏只得起早贪黑的赶路,中午找个没人的阴凉地把房车放出来打开空调休息。
就这样赶了四天的路,终于抵达了自己老家所在的村庄。
站在村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七点了,天还没有完全黑。齐夏夏的家在村尾山脚下,只有她家一户。
姥姥说年轻的时候姥爷排行最小,嘴笨老实,大姥爷、二姥爷都欺负他。
村尾距离镇上远,四周没有其他人家,而且地基高,打水井的话需要更深,价格自然也更贵,没有一个人愿意要,最后就给了本分的姥爷。
只有一个姑姥嫁在了邻村,当时还说了句公道话,只不过老家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话没人听罢了。
姥爷也不争不抢,争也争不过,给了哪块地就要哪块。
当时姥姥嫁过来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茅草房,还是泥巴墙,吃水也需要去很远的河边挑水回来。
后来两个人一起努力才慢慢盖了砖房,又请人挖了水井。
姥爷去世的也早,姥姥常说姥爷这辈子没享过福,来世上一遭就是受罪的。
小的时候跟大姥爷、二姥爷也都不亲,后来他们的子女在外面工作买了房子以后就接走了。
依稀记得大姥爷、二姥爷过世的时候是回老家举办的葬礼,进行了土葬,估计老一辈的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吧。
也不知道姑姥现在怎么样了,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有走动,每次去都会给自己抓一大把糖,最期待的就是姥姥带自己去姑姥家玩了。
齐夏夏脑海里回忆着往事,脚步不停地往村子里走。
一路上安安静静,只有几声虫鸣。而且村里早就断电了,家家户户都没有亮光,更没有看到一个人,齐夏夏畅通无阻的回到了自己家里。
自从气温回升以后万物也开始复苏,老家门口杂草丛生,下脚地儿都没有。齐夏夏拿出一把镰刀把杂草割了割,清理出来一条路。
老家的大门是两扇铁门,门上挂了一把锁。只不过经过暴雨和暴雪,锁眼已经锈住了。
齐夏夏只得用锤子把锁砸开,才得以推门而入。
铁门下面已经有些锈烂了,推门的时候也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格外突兀。
还好院子里面铺了青砖,不然杂草不会比外面少,就这砖缝里面也冒出来不少的小构树,长得都快跟齐夏夏一般高了。
估计是大门口左边的一棵大构树果实落在了里面,又没人清扫才逐渐长出来的。
房子的格局就是方方正正的,推门而入正对着的是堂屋和两个房间。左边是自己的,右边是姥姥的。
院子右边也有两间房,是厨房和杂物间,每次粮食收回来也都是放在杂物间里面。
院子左下角则是随着齐夏夏慢慢长大以后姥爷盖的卫生间,旁边就是请人挖的水井,水井右侧还搭了一个小棚子,堆放些从山上捡回来的柴还有姥姥的脚踏三轮车。
只不过棚子是用石棉瓦搭起来的,现在已经倒了。
家里边雨水不少,建筑几乎都是瓦房顶,便于排水。
后来因为瓦房上面的瓦片时间久了容易损坏漏雨,家家户户就开始在房顶铺上一层铁皮,也是得益于此才没被冰雹砸穿屋顶。
堂屋地基打得高,铺了两阶大的青石板,姥姥常说自己小时候每次一到夏天就喜欢趴在上面,把脸贴上去降温,贴着贴着就睡着了,姥姥就会把自己抱回床上接着睡,只不过齐夏夏对此没什么印象了。
自己家的房子地势高,再加上农村土地多,屋里看起来并没有被淹,而且因为最近几天的高温家里边也没有潮湿发霉的味道,只不过灰尘有些大。
齐夏夏把堂屋中姥姥的遗像认真擦拭了一番,点了三根香祭拜了一下。
天色有些晚,需要打扫的比较多,准备明天再开始收拾。
今晚就暂时支一个帐篷在院子里睡,如果放出房车的话齐夏夏担心明早万一村子里有人路过会看到,毕竟这个大门"漏洞百出"。
小灰球来到一个新地方新奇的不得了,这儿闻闻那儿嗅嗅的,直到齐夏夏喊它进帐篷才作罢。
晚上还点了一个蚊香,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前那么冷的天蚊子还没灭绝,就进院子这一小会儿胳膊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大包,痒的不得了。
回到了从小生活的地方,漂泊了一路的齐夏夏感觉自己的心安定无比,大门只是简单的从里面插上就沉沉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