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方向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爱莉集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爱莉地产很复杂。 至少站在陆景的视角来看,这家公司纯粹就是一个“利益集合体”,里面掺杂了太多人情世故。 二十年前,老登为了在地产行业少遇到点麻烦和刁难,于是引入了两位“背景深厚”的股东。 那么问题来了。 二十年后,曾经的这两位公子哥,现在又是什么模样和处境呢? 答案很让人意外。 入股爱莉地产的两位公子哥,一个姓秦一个姓李,家里长辈都是当年在江川有权有势的大人物。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秦公子和李少,如今也变成了中年老男人。而他们家里有权有势的长辈要么已退休多年,要么就去世了。 秦公子还算有点出息。 虽然家里长辈去世了,看似没有庇护,挣钱没有年轻时那么容易了,但前些年攒的家底不少,这些年也混得不错,身家得按亿来算。 李少就是纯废物了。 当年依靠着家里长辈的庇护和照顾,在江川还能称得上一号人物,现在嘛…… 攻守易形矣! 曾经老登喊他李少,对他很尊敬,可随着家里长辈的退休,李少变成了李老板,小陆变成了陆总。 不管是秦公子还是李少,这些年都没有选择从政,当家里长辈纷纷离世或退休后,他们的日子就很难像年轻时那么风光了。 说得难听点。 以前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李少和秦公子,在江川这片地界上,谁见了他俩都得给个面子。 但现在,谁给面子啊? 人走茶凉的道理,秦公子与李少也清楚,一旦失去了家里长辈的庇护,他们必须得夹起尾巴做人。 他们现在蛮低调的。 据陆景所知,当年玩得最花,也是最放荡不羁的李少,随着年近五十,也变得沉稳低调了许多。 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当年在江川叱咤风云浪迹花丛的李少,最后娶了一个陪酒女,开了一家电竞酒店做起了小买卖…… 大概十年前,李少父亲被调查,虽然没查出太严重的问题,但也办理了病退手续。 本来有这么多年积攒的家底,再怎么样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衣食无忧还是能保证的。 可李少又是个不安分的人,瞎折腾将家产败了干净,爱莉地产的股份也卖给了秦公子,老婆跟他离了婚,身边只剩一个当年有过一夜情缘的陪酒女。 不得不说,这个陪酒女还是很不错的,在李少落魄时出钱给他开酒店,还给他生了一儿一女照顾生病的公婆。 虽然她出身不太干净,曾经的职业经历也让人膈应,但最后李少还是不畏世俗眼光,给了她一个名分,补办了一场婚礼。 “世事无常啊……” 每每想到李少,陆景都会感叹未来难测,人生的大起大落往往就在一瞬间。 看看李少就知道了。 二十年前何等风光?说一句在江川横着走都没问题,家里有权有势,有钱有美人相伴。 那个时候,谁敢跟他说他将来会娶一个陪酒女,他绝对会当场翻脸。 值得一提的是。 李少现在跟爱莉地产,已经没有任何瓜葛了。 他当初的股份,在失意落魄的时候卖给了秦公子,而秦公子手里的股份,这些年也被稀释了不少。 而爱莉地产,这些年也做了不少项目,开发了好几个楼盘。 只是体量规模并不大,至少不是什么出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江川还有点认可度,出了江川就没几个人知道爱莉地产。 “问题不大。” 对于爱莉地产不出名这件事,陆景想的很清楚。 爱莉地产不出名,规模体量小,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老登在时间线的另一头疯狂拿地,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总而言之,爱莉地产不用他操心,老登会让这家“默默无闻”的小房开,变成碧桂园万达万科那种级别的大房开。 他需要思考的是另一件事。 随着爱莉系企业的逐渐增多,按照商业模式,现在就该成立“集团公司”了。 这也很符合逻辑。 毕竟爱莉系企业那么多,分散管理起来很麻烦,不如就整合成为“爱莉集团”统一管理。 陆景明白这个道理。 正常来说,肯定该成立集团母公司统一管理,只是他在等,等老登先做这件事。 老登如果不成立集团母公司,那他这边先搞了集团,回头是不是会产生冲突?亦或是出现两个集团,真假美猴王? 那可就坏了! 基于这个前提,陆景明白这个道理,却一直没有动作,他要让老登先做这件事。 值得庆幸的是,重生后的老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04年的6月中旬,成立了爱莉集团。 这下问题解决了。 有了爱莉集团这个母公司,其他的诸如爱莉科技、爱莉传媒、爱莉地产、elg俱乐部、沙巴克网吧等产业,均可以纳为子公司统一管理。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其中一个看得见的好处,自然是管理架构方面,有一个母公司会比一团散沙更好管理。 另一个看不见的好处,也是陆景读了总裁班才知道,原来成立集团公司后,还可以搞税务筹划争取税收优惠。 怎么操作的? 将a市的子公司利润,转移到税收更优惠的b市子公司,这样一来就可以享受b市的税收政策,少交点税了。 亦或是子公司a的业务是高新技术,税收相对优惠甚至是免税,子公司b的业务是税收很重的房地产,那也可以统筹规划一下,尽可能少交点税。 当然,说是这么说。 实际的税务筹划操作肯定没那么简单,即使陆景去总裁班学了这么久,还是没能搞明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他作为集团话事人,只要清楚一个大概流程就可以了。反正最后执行都是手下员工们去做,又不用他亲自做账。 除此之外,成立集团公司还有另一个好处——提高银行授信额度! 只是陆景用不上而已。 一般搞集团公司,都是为了提高授信额度,用盈利的子公司捆绑亏损的子公司去找银行借钱,借到钱再来发展亏损的业务。 不然让亏损的子公司单独去银行借钱,大概率借不到,即使能借到,额度也没多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