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摇少年:李商隐的奇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甘露事变:虚构祥瑞和真实屠杀(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六、有感 遥想嚣乱的看客和飘荡的头颅,李义山觉得这件事离现在太近,枝叶障目不见全山,事实和谣言一起流播,真相无法完全澄清,他要再等一等,等到春暖花开,水落石出。他还要走远一点,离它足够远了,看山就是山了,他将作诗以志之。他要写下大臣的少谋和皇帝的窘迫,还要写下凶徒的残暴和仕子的痛哭,他不是史官,却想写一卷青史。 甘露事变之后,各州主官均要上书表明心迹,现任郑州刺史天水公派人来请李义山,李义山为天水公代拟了《为郑州天水公言甘露事表》。当时太监愤怒不平,以至于诬杀右相王涯,而且杀势未已,今上只是为王涯等人流涕,却不敢出言辩护,但李义山却在奏表中说,王涯并无谋反之状,只是想改作(改制)罢了。表中有句曰: 宰臣王涯等,或久服显荣,或超蒙委任,待思改作,未可与权…… 时近岁除,天水公派吏员送来节礼,还附了白乐天有关甘露事变的新诗。 白乐天已经六十三岁了,依旧任闲职,职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白乐天诗题为《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曰: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白乐天在诗中说,是祸事么,是富贵么,人生茫茫不可期,我提前离开长安,就像是事先预知。君等白发苍颜一起受死,我在幽幽青山独自往来。君等无暇仿嵇康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定能像李斯追忆牵犬追兔不再现。做成了肉酱的龙和麒麟,不如泥涂中摆尾的龟。 李义山读后说,生活不止洛阳的苟且,还有长安的热血,义山也要写诗了。 诗很快写完了,但他并不满意,他改了又改,迟迟不能定稿。 开成元年(836年)春,京城传来消息说,都过去了,今上还办了寿宴,宴席上演奏了《云韶乐》,那是王涯生前拟定的曲子。听到这个消息,李义山捉笔说,诗成。诗曰: 《有感二首》 之一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九服之地归于王朝的德化,日月星辰合乎皇帝的规划;为何袁绍之类的名门(李训),自找了屈牦般的——被宦官诬以谋反——诛杀?勇气甚于逼宦官哭着爬下君上马车的谏官,却因想独占功劳导致皇帝遭宦官挟持下殿。哪里是奏报石榴枝上生甘露,简直是盗贼般被灭族。证人被逮捕,供述密集而沉重,词状若牵连,性命无端遭葬送。竟是因为重用了徒有其表的李训,也未能及早辨识心怀奸邪的郑注。地狱鬼箓分列了朝部,军中烽火闪耀着京城。不敢说甘露值一场痛哭,却不免怨恨天地弄人如洪炉。】 之二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红色的台阶上还有大臣在陈述奏进,朱色的宫殿里忽然发生战争。后来皇上临危召对令狐楚,才后悔错用了李训。皇帝和仪仗被宦官从前殿劫走,宦官指使凶徒紧急背城一战。宦官的五色棒仓皇击出,王朝的一线生机转瞬掩遏。古代有清君侧的故事,今世也不乏老成的大臣。忠君的本心不须怀疑,仓促的举措难以名状。衔冤而死的不能瞑目,愤恨欲绝的如何吞声。近来听说皇上摆了寿宴,依旧演奏了王涯的《咸英》。) 自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 (自注:大和九年有感,开成元年诗成。) 附表:本章事件年表 年份本章的事有关的事 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牛僧孺与李宗闵在制科考试讽刺朝政,为右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不录取,朝野哗然,李吉甫罢相。自此,牛僧孺、李宗闵、李逢吉等人逐渐形成“牛党”,李德裕等人逐渐形成“李党”,开始党争,持续40年,史称“牛李党争”。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牛党李宗闵之婿等,凭裙带关系进士及第,为李党举报,李宗闵被贬为剑州刺史。本年李商隐父为浙西观察使幕僚,死于任所。李商隐(9岁)兄弟扶灵自镇江回到郑州荥阳。 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牛党左相李逢吉与宦官首领王守澄结为盟友,重用“八关、十六子”。八关之一的李仲言,陷害吏部侍郎不成,流放象州。—— 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李党韦处厚参与拥立新君,获任右相。 李仲言遇赦返乡。李商隐(15岁)赴河南济源玉阳山学习仙道。 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李党韦处厚急病而卒。李商隐(16岁)在玉阳山。 829年(唐文宗大和三年)牛党首领之一李宗闵与宦官首领王守澄结交,得以入相。李商隐(17岁)始受知于白居易、令狐楚。 830年(唐文宗大和四年)在李宗闵的力荐下,牛党魁首牛僧孺还朝,任兵部尚书及宰相。李商隐(18岁),在天平幕,秋赴长安。 831年(唐文宗大和五年)宰相宋申锡与皇上谋划诛除宦首,为人告密,宋申锡被贬。正月,李商隐(19岁)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后返回天平,秋赴长安。 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牛党魁首牛僧孺罢相。正月,李商隐(20岁)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后入太原幕,秋赴长安。 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李德裕入相,贬谪萧明文。) (令狐楚回朝任吏部尚书。) 十二月十八日,唐文宗中风,请郑注进宫医治。正月,李商隐(21岁)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后回郑州,受到刺史萧明文礼遇,后入华州崔可大幕。 834年(唐文宗大和八年)正月初五,唐文宗中风初愈,登上太和殿接见臣子。 李仲言先后厚贿郑注、王守澄,得以入宫讲易经,并改名李训。正月,李商隐(22岁)代华州刺史崔可大草拟贺圣躬痊复表;随崔可大到兖州,并入幕一月;崔卒后,回郑州取解,后赴长安。 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四月,郑注暂代太仆卿。 九月,李训累升至宰相。李训以中外呼应之名,命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 先分宦官首领王守澄军权,后毒杀之。 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事变”,失败。 宦官首领仇士良杀郑注、李训、王涯等。正月,李商隐(23岁)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不第后游江湘; 十二月,为郑州刺史天水公草拟言甘露事表。 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李商隐(24岁)作《有感二首》等诗,讽刺宦官凶残和大臣少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