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天黑的比较早,最幸运的是,在天黑之前,带着厚衣物、被褥的一千龙骑到达了晋州。
这一夜,不会再有那么多人直接被冻死了。
这一夜,依旧的没有停歇。
朱厚照身上再一次散发出璀璨的金色光芒,让数万人能够清晰的看着。
他已经站在那半空中,一天一夜多了。
七千多龙骑穿着单衣,带领着灾民、以及四方来援的青壮,继续疏通道路、救人。
这一年就这么极为独特的过去了。
子时后,带着大夫、学生、药材的龙骑,开始相继到来。
直至大年初一的中午,两千龙骑带着近一千五百位大夫、学生,和大量的药材,来到了晋州。
这些大夫、学生、药材的到来,让灾区死亡的人数,开始直线下降减少。
下午。
以商部为主调集的粮食、药材,开始被运进灾区。
抗灾救人彻底进入了正轨。
大年初二,朱厚照终于不用再站在半空中,当一颗照亮的小太阳了。
穿回被洗干净的龙袍、龙靴,看着整理出来的受灾情况,神色有些难受,以及罕见的有些疲惫。
晋州原本有二十一万多百姓,加上隐藏的一些,大约在二十二万。
确定死的,就有三万多人。
还活着的,初步统计在十七万多左右,其中重伤的有三千多。
也就是说,还有一万多的百姓,被埋在了废墟下,尚且没有被挖出来。
而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他们还活着的几率很小。
总体统计下来,死亡人数将高达五万人左右。
一个地震,死了这么多人。
这还是他及时带着武帝龙骑赶到的情况。
若是他不这样做,又要死多少人?
朱厚照深切感受到了,大明百姓对天灾的抵抗力,实在是太弱了。
“陛下,此次死了如此多的百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震发生时间,是在早上、大多数百姓尚未起床。
他们要么被房屋倒塌埋住,要么即便是及时跑了出来,也来不及穿戴御寒衣物。
能抵御风寒的房屋也没有了。
除了被埋在废墟下而死的百姓,大多数死亡百姓,都是在第一个夜晚被冻死的。”一旁,谢迁凝声道。
“朕和武帝龙骑还是太慢了。”朱厚照轻叹一声道。
“陛下,您万不可如此说。
虽然死了这么多百姓,但是若没有陛下,晋州大半百姓都是绝对活不了的。”谢迁郑重道。
这绝不是虚言,按照以往的地震情况来看,就这般天气,二十万百姓能活一小半,就已经是幸运了。
朱厚照摇了摇头,认真道:“问题还是太多了,真定府没有太多的物资救援,卫所军队不知道抗灾救人,官员同样不积极。
这些都必须改。”
谢迁微微沉默,没有言语。
这些,大多也就只有陛下能改。
心中则是早已完全的敬服,就像这晋地活着的十几万百姓一样。
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他都会支持。
“先不说这些了,你去忙吧,一定要全力救助任何一个百姓。”朱厚照摆手道。
“是,臣明白。”谢迁严肃道。
大年初三,十一位皇妃也从晋州各地回到了晋州城,现在已经不用她们出手了。
“陛下。”众女行礼,一边看着自家夫君。
无声无息间,她们看向自己夫君的目光,更加温柔了。
好似带着一种光。
一种难以形容的光。
“嗯,这几天也辛苦你们了,好好休息一下吧。”朱厚照比较欣慰满意的看着众女道。
“陛下、您才是最辛苦的,您也要好好休息一下。”靳冰云柔声道。
众女纷纷点头,目露担心之色。
“朕不累,这点程度算什么?想当年、朕打败忽必烈的时候,追杀他十天十夜,杀了数万人,根本不带停歇的,都一点不累。”朱厚照一拍胸脯、不在意道。
众女无奈,知道再劝陛下也不会听。
也就不再多说。
朱厚照自己沉思了一会后,就跑出去,亲自去晋州各地看看。
他也没带其他人,就一个郑公在暗中跟着。
因此速度自是极快。
而这一去各地看看,就又忍不住开始帮忙了。
一地又一地留下了他的身影,以及无数的感激、崇敬声音。
返回到晋州城时,已经是三天后。
此时的晋州城更为热闹,朝廷的援助源源不断的送到这来。
在谢迁的主持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变化。
转眼,便到了大年初八,朱厚照知道,他该回去了。
这里已经不需要他再待着,京城、整个大明更需要。
大年初九,武帝龙骑已经集结完毕。
朱厚照带着邀月她们,安静的走出晋州城。
但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百姓,汇聚到了道路两旁,流泪的眼睛看着他们的皇帝一家,默不作声的跪下。
“起来、快起来。
”
朱厚照大声喝道,可没有一个百姓起来的。
这么多的人,朱厚照也没办法,脚步想要加快,却最终还减慢了几分。
一路来到被清理出来的北城门,武帝龙骑便等在这里。
等朱厚照骑上马,看向城内。
密密麻麻、数万的百姓跪在那里。
“都快起来吧,记住了,咱大明人、以后都不用向他人跪下,咱要有骨气。”朱厚照大声道。
顿了下,又道:“好好建设你们的新家园,朝廷会帮你们的。
还已经免了所有人五年的税。
记住了,这是朕亲口说的,谁敢欺压你们,就告锦衣卫、锦衣卫不管,来京城找朕,朕给你们做主。
朕还向你们保证,以后、朕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朕走了。”
声音落下,朱厚照调转马头,带着武帝龙骑离去。
“愿陛下万岁!”
陡然,身后、响起满是最真挚的声音,朱厚照扭头看去,失神了片刻。
跟他一样的,还有众女以及许多龙骑。
“愿陛下万岁!愿陛下万岁!”
····
一声又一声,从数万口中喊出来,没有提前训练、没有从众。
有的只是最真挚的想法。
"愿陛下万岁。"
这声音,盖过了龙骑的马蹄声,也好似盖过了这片苍天。
众女、九千多龙骑,回过头,双眼散发着光芒的看着他们的陛下,久久不能转移。
在不断的声音中,龙骑远去。
又过了好一会,数万百姓才停下来,流着泪起身。
明里暗里、这几天被吸引来的各方探子,以及一些武林中人,愣愣的看着。
这天····
远方,听不到那声音后,朱厚照轻吸口气,手一挥:“回京。”
速度不断加快,不可抵挡的马蹄声、直冲京城。
晋州各地,皇帝回京的消息传开。
几乎所有的百姓同样对着京城方向跪下了,喊了那同样的几个字。
"愿陛下万岁!"
····
愿陛下万岁!
这五个字以恐怖的速度,传遍了大明境内每一个角落。
十几万活下来的灾民,用最真心、朴素的声音,震动了大明无数人的心。
其中包含着普通百姓和武林中人。
好似数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忽然间发生了质量上的蜕变一样。
一股无形的大势,在弥漫着。
这个大势的名字,叫做圣武帝、朱厚照。
武当、少林、天山、华山、峨眉····
各大武林世家,邪道诸多势力等等。
不知多少人,情绪各异的看向京城方向。
同时,在晋州发生的种种事,也沸腾一般、在大明天下议论着。
圣武帝毫不迟疑,亲自直奔晋州、沿途救人。
如同天神下凡、照亮着晋州城的夜晚。
龙袍披在了普通人身上。
武帝龙骑不到一日间、奔袭六百里。
单衣救人,数天时间,只有极累时才几人聚到一起休息下。
军民合作抗灾救人。
十一位皇妃、好似仙女下凡般,四处救人。
等等事迹,被无数人翻来覆去的说,无数人也听不够、丝毫不腻烦。
说的最最多的,当然还是那天的送行。
那一句话。
"愿陛下万岁!"
不知多少人,同样在心里默默的说着。
大明天下沸腾时,朱厚照带着武帝龙骑回到了京城。
此次回京,只有他、十一女、朱无视、汪直、曹佑翔、武帝龙骑。
那些大夫、学生都留在了晋州,照顾伤者。
燕南天、张道奇二人带着两颗龙珠也留在晋州,等天气暖和一些再返回。
回京后,朱厚照就举行了一次朝会。
这时,文武百官那股凝聚的精神,更甚了几分。
看向自家陛下的许多目光中,都有着无法掩饰的崇敬。
朱厚照没有在意,说起了他想了好几天的事。
军队上,是军队从现在开始,抗险救灾必须冲在第一线。
哪里有灾,就近的大明军队必须前往,不惜一切代价的救灾。
还有相关的一系列事情。
政事上,以晋州重建为中心。
以及一系列的政策。
全程,没有一个人有异议,有的只是帮着完善。
半个时辰左右后,该说的都说完了,朱厚照看着众臣,想了下后、认真道:“大明所有的官员,你们要记住,大明以后最大的原则,就是以百姓为主。
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配当一位大明的官员。”
(第二章,第三章十二点左右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