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家父始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郡县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秦,公元前220年。 咸阳宫,麒麟殿。 卯时刚到。 以玄色为主的恢弘大殿中百官分成两列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身着黑色官袍,一个个双目无神,很明显的睡眠不足。 麒麟殿百官前,身高一米八,面容俊朗,古礼的长发束带,垂落腰间,穿着一身玄色素雅宽袍,看起来温润如玉的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大秦皇长子,扶苏。 只不过他此时有些困倦,昨夜没有休息好。 站在扶苏身旁的是大秦左丞相兼九卿之一廷尉的李斯,扶苏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心里一下子就想到了十年后始皇帝驾崩他和赵高那狗贼狼狈为奸害死原主的事。 李斯感受到了扶苏投来的灼热的目光,露出和善的微笑,心里忍不住感叹,“为何扶苏公子不和我法家一条心,偏偏和那些无用的儒生混在一起。” “陛下到!” 两人各怀心事的时候,麒麟殿里传来赵高的声音。 随后一个身高一米八二,身材匀称,五官端正,穿着黑龙袍,头戴通天冠的中年男人右手扶着秦王剑龙行虎步而来。 他坐在王座之上有着一钟睥睨天下,雄霸四方的气势,让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大秦始皇帝嬴政,后世被称为暴虐帝王的人么。”扶苏看着王座之上威严雄武的男人心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感。 他是后世万人敬仰的始皇帝,公认的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千古一帝,秦朝建立,对内他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驰道交通全国,对外派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抵御外族入侵,南征百越,打下南部沿海国土。 可他也是很多人口中的暴君,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繁重的劳役压的百姓喘不过气,严苛的律法,让人无比恐惧的刑罚,残暴的政治手断,焚书坑儒等等都是他被称为暴君的理由。 扶苏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他只知道他现在面对这个一统六国的帝王心底有着恐惧,有着害怕,即便他现在是王座上那个男人的长子。 嬴政刚坐下,就感受到了一股灼热的目光,他狭长冷漠的双眸看去,与扶苏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织,心里升起疑惑。 往日的扶苏可不敢与自己对视,一看过去他就会立马低下头,今日这是怎么了? 扶苏低着头,刚才那一眼看他的仿佛是一条活着的巨龙,让人害怕,无助,却也敬仰。 “陛下!” 百官之中,一人站出来打断了他的思考。 扶苏看去,长脸,浓眉,小眼睛,山羊胡,这人正是儒学博士兼谏议大夫的淳于越,也是他的师傅之一。 另外还有两人,一个是西汉被称为汉儒之宗的叔孙通,一个是孔子八世孙孔鲋。 这三人应该是当世儒学最有权威的几个人了,也就是在这三个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的把扶苏忽悠瘸了。 淳于越躬身行礼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郡县制不是利国利民之策,秦朝而非秦国,而容纳旧六国土地,国土偌大,臣唯恐陛下不足以一人之力统筹天下之事,臣以为应当按周礼,行分封制度,分封诸位公子为王,守卫治理偏远疆土,以诸王守护疆土,安抚百姓,如此才是正道也!” 他说完,大殿顿时落针可闻,无一人出声,王座之上,嬴政端坐,虽说是面无表情,但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股可怕的寒意。 皇帝推行郡县制,百官数次讨论已经是同意的,可偏偏就有这么个几个人非得反着来,遵循周礼,推行分封制,这其中最顽固不化的就是淳于越了。 大家都知道你儒家圣人推崇礼治,钟情分封也正常,但也得分时候吧,你在外面说说没人管你,在朝堂上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事情,头铁是吧,不怕死是吧。 “分封制,周朝都没了还谈什么分封制。”扶苏在心里叹息想道。 嬴政眼眸低垂,没有说话。 祖龙的威严,让朝堂之上一众大臣都心生寒意。 一旁刚成为左相的李斯正要站出来说话却被嬴政眼神示意给拦下。 “扶苏,你觉得呢?”嬴政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大殿响起。 众多大臣心头一跳,纷纷抬头,把目光投向扶苏,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抹对这位温润如玉的大秦皇长子的担忧,同时对淳于越几人更加的愤恨。 好好的一个仁君之才被这几个腐朽儒生给洗脑成这样了,你们愿意说就说你们的,非得拉着他一起做什么,这不是纯心给他们父子增加矛盾么。 而且三天前扶苏就因为同淳于越几人一起直谏实行分封制,致使陛下震怒让他禁足三天。 现在这个致命的问题又来了。 “啊?”一旁紧张的偷偷扣手的扶苏愣了一下,然后强装镇定的露出一抹微笑,儒雅随和,躬身行礼和那些儒生一样的繁文缛节。 他想着嬴政问的问题,清了清喉咙,怕百官听不清,一字一顿的说道:“儿臣觉得郡县制很好。” 话音落下,全场再次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很震惊的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很快也都松了一口气。 站在扶苏身旁的李斯更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郡县制就是他提出来的,扶苏一直反对对他来说也有不小的压力,不过现在好了,听到不反对这三个字让他比有了儿子都高兴。 嬴政面无表情,扶苏抬头看了一眼,猜不到他在想什么,不过扶苏可以确定自己的选择绝对没问题,因为嬴政就是反对分封制的。 “为何?” 嬴政开口,场面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两个字掷地有声。 扶苏开口道:“分封制度所分封的诸侯大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宗室或者有战功的臣子,若干年后随着血缘关系的淡薄,诸侯实力增强,必然会重启春秋战国的乱世,父皇作为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必然不忍后世百姓再次陷入战乱流离之苦。” “而实现郡县制,朝廷中枢机构可以更加高效的对郡县地方进行管理和调度,权利集中,在征战的过程中,就能可快速调动兵力、物资来统一的管理各个地区。” “所以儿臣以为郡县制必然会代替分封制,这是历史的必然,不行郡县而行分封,无疑是逆势而为,不思教训,鼠目寸光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