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家父始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天策上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中午,车队停下休息。 这里咸阳附近的县区,名同县。 同县的县令是看起来很不好相处的严厉中年男人,有一种酷吏的感觉。 他恭敬的跪在嬴政的马车外,和很多官吏一起向嬴政汇报所在地区的民生治理,执行律法等。 扶苏看着这里的驿站,很崭新,应该是不久前修建的,驿站比较大,设施一应俱全,马匹备存,食物丰富。 他没再多看,向移动厨房走去。 白色中带着一点灰的就是磨出来的面粉,有一小袋,闻起来就有一股浓浓的小麦香。 扶苏亲自掌勺制作。 岐山臊子面,臊子用羊肉代替猪肉,再加狗肉,加葱蒜,还有一些蔬菜,茱萸,生姜主辣,麻椒主麻,还有酱油,醋,粗盐制成汤头,小麦面粉做成面条,一碗香气扑鼻的岐山臊子面就好了。 “好香啊。”王离盯着臊子面都流口水了。 扶苏制作一遍后厨师就明白了步骤,然后开始了批量制作。 虽然面粉不多,但也够几个人吃的。 “父皇,吃饭了。” 嬴政的马车外,扶苏端来自己做的那碗臊子面说道。 “进来。” 扶苏走进嬴政这辆加长加宽的马车,外面看着马车豪华奢靡,空间挺大的,但里面却很朴素,只有些许的装饰,而且大部分地方都堆放着竹简,有的是诸子百家的书籍,有的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加急公文。 剩下的地方就是一个床榻,一张桌案再无其他。 扶苏端着吃食来到嬴政面前。 “父皇,儿臣用石磨磨出的小麦面粉亲手制作的臊子面,您尝尝。” 嬴政从公文中抬起头看了一眼,色香味俱全的吃食和扶苏带着碳灰的脸,话到嘴边的拒绝就咽了下去。 “好。” 他点头,接过臊子面尝了一口,简单点评道:“好吃。” 扶苏看着他,情感复杂,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来看,嬴政这个人始皇帝话不多,除了朝堂和面见大臣等必要事情会说一些话以外就很少言语,也许是因为他忙,整日都在处理公文,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有点像后世言情话本里的冷漠男主。 “父皇,我先退下了。” “嗯。” 扶苏回到自己的马车,王翦老将军已经在了。 “老将军,臊子面味道如何?” “味道很好,是老臣这么多年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多谢公子照顾。” 扶苏摆手,不敢受礼,“老将军喜欢就好,到时我派两个工匠和会做面食的厨子给您。” “那老臣多谢公子了。” “好,那我们开始授课?” “不急,公子,老臣想问公子为何学兵法谋略,又想学哪种兵法哪种谋略?”王翦捋了捋胡须说道。 扶苏闻言一愣,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想过,兵法谋略不就是兵法谋略吗? 他沉思片刻,开口道:“我想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好。”王翦混浊的眼眸都亮了起来,抚掌称赞,“公子大丈夫也。” “既然如此,那老臣斗胆建议,公子可学上等兵法谋略。” 扶苏疑惑,“将军,何为上等兵法谋略?” 王翦开口道:“下等兵法谋略可带兵千人,担任一小将,有悍勇之才。” “中等兵法谋略可带兵过万,可为善战将军,独当一面,可以灵活的执行军令,有骁将之才。” “这上等兵法谋略则可带兵十数万人,指挥一个国家的庞大军队,拥有左右时局的能力,攻城灭国不在话下。” 扶苏了然的点头,开口道:“我觉得还有一等。” “哦?”王翦好奇,“公子有何见解?” “我觉得上等之上还有战国四大名将一类,可以扶大厦之将倾,挽救国家之危亡,此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哈哈哈……”王翦的胡须飞扬,深情奋昂,他的胸中千层激荡,热血沸腾。 尤其是那句扶大厦之将倾,挽救国家于危亡更是让他有一种豪迈之情,他都想再次上阵杀敌了。 “公子,真知灼见也,老臣就厚着脸皮承了公子的夸奖了。” 马车外,王离抓耳挠腮的,“蒙毅,我祖父笑啥嘞?” “不知道。” “那他们啥时候结束?” “不知道。” 王离冲他冷哼一声,扭头向厨房溜达去。 蒙毅嘴角一抽,他都能猜到王离这是要干嘛去。 时间就真的过去了三天。 队伍走出了很远,已经进入雍岐故地了。 马车上,扶苏忍不了了,这舟车劳顿的还无聊死了。 总不能一直在厨房做饭吧。 天刚蒙蒙亮。 扶苏带着王离和蒙毅潜逃了,也说不上是逃,只是出去散步没告诉嬴政而已,这能算逃吗?当然不能。 雍岐故地上,东方的太阳从地平线上逐渐升起,一股若隐若现的紫气东来,远处的是雾霭高山,近处的是枯木寒露,这天地苍茫的景象让人震撼,不愧是大秦的龙腾虎跃的宝地。 “真漂亮啊。”扶苏慨叹一句。 “确实。”蒙毅也附和一句。 王离装的深沉,一言不发,两只手背在身后都快打起来了。 走了不远,一道悠扬洪亮的声音在这空旷无人的天地间响起。 三人寻着声音找过去,只是在走了不远后那声音就停了。 “那是什么声音?”王离忍不住的问道。 蒙毅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 可扶苏却知道,那是起源秦地的三弦唱词的声音,很好听,有种雄浑感觉。 王离和蒙毅没听过,是因为大秦采用法家的学说治理国家,认为所有国内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价值观,他们一生只需保持人出生时的本性、并详细知晓跟他有关的国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会受到奖励、做哪些事会受到惩罚就可以了。 所以秦朝严禁书籍在国内的传播、严禁从事说教之人在国境内活动,连歌舞、杂耍、说唱之类的艺人都被认为会是蛊惑人心的,以上各类人等凡被举报发现的一律处以极刑。 当然发展到了现在,贵族是没有这些规矩的,可三弦这种技艺又怎能登的上大雅之堂,所以,他们两个没听过也可以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