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拜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王柱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太子的车驾刚在王宫中挺稳,相邦长史吕不韦就找上门来,要少常侍通传,求见太子。(注1) 少顷,吕不韦入宫。 一见太子,抱着拳头,大步开合跑过去。 “太子!大喜!大喜啊!” 秦子楚脸上绽开笑意,屏退左右。握着吕不韦的两只手,重重晃两下。 “先生耳目好生灵通,远在咸阳,竟知宗庙之事。”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此计将成,先生居功至伟,这次可要把我卖的贵一些。” 从公子成蟜处,知道宗庙事的吕不韦装作一副万分惊喜的模样,市侩的眼睛瞪得圆鼓鼓。 “君上是说,我们谋划的事,成了?” “先生不知道?那先生说的喜事是……” “双喜临门!双喜临门啊!君上!长公子和二公子主动要求学习!” “竟有此事?!” 太子大喜过望,和吕不韦一道坐在榻上,正襟危坐,详询此事过程。 二人说了有两到三刻,少常侍扣门通传,二位公子请见。 秦子楚没有让少常侍去通报二子入内,而是亲自跑出宫室,畅快笑声险些震碎宫室窗棂。 他左臂环着公子成蟜,右臂抱着公子政,乐乐呵呵地自外入内,喜意自内而外散发,任谁都能看出他的欢喜。 环抱二子坐在床榻上。 他盘上双腿,形象一下子从律己太子变成一位慈祥父亲。 看看大儿子,英武不凡。 再看看小儿子,机灵可爱。 怎么看怎么顺眼,眉梢都是喜意。 “吾儿找我何事啊?” 公子政第一次和父亲有这么亲密的接触,心中很是有些不适应,但内心中的涌上来的感情骗不了自己。 他是欢喜的。 他压抑着情感,一板一眼地道: “请父亲为我和成蟜制定功课,选取良师。” “好好好。”秦子楚连说三个好字,指着先来一步的吕不韦道:“吕先生懂得的知识,比他的财富还要多,可以为汝二人的师长。” 公子成蟜主动跪在地上,对着吕不韦三叩首,口称: “拜见师长。” 吕不韦内心无比激动。 他教导公子成蟜数年,二人早有师徒之实,却一直无师徒之名。 眼下终于得偿夙愿,恨不得立刻就将从小看到大的二公子扶起来。 他硬生生忍住冲动,用期冀的眼神看向长公子。 嬴政低着头。 天地君亲师,虽是儒生所提出的祭祀对象,但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类似概念。 《国语》中就曾写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注2) 他拜吕不韦为师,今后不但不能找吕不韦复仇,还要对吕不韦执弟子之礼,用心侍奉。 “拜师事大,我需问过母亲。”公子政如是说道。 太子轻斥长子,要其立刻下跪叩首,拜师吕不韦。 吕不韦心中有些黯然,强行给出一个笑脸,横臂拦下太子,颔首道: “这是应有之理。” “先生稍待。”秦子楚无奈地摇摇头,仰头高声喊道:“白!” 少常侍嬴白入内,欠身待命。 太子拉过长子。 “送这小子去找他母亲,问问能否拜吕先生为师,问完带回来。” 嬴白抬头,和太子对视一眼,扫视了一圈室内情景,微微垂首。 “唯。” 她带着嬴政来到赵窈窕寝宫。 赵窈窕见到长唤不来的儿子,泪眼滂沱。 母子抱着哭了一场,宣泄情绪。 哭过之后,嬴政抹着母亲眼角残留泪水,道: “阿母,我要不要拜吕不韦为师?” 赵窈窕面色一变,还没说话。 侍立在长公子身后的嬴白略一欠身,脸上颇恭敬。 “太子已让二公子已拜吕先生为师,特来问夫人,可否让长公子亦拜吕先生。” 赵窈窕望着少常侍,她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常伴夫君身边的人。 因为这是个女人,还是个不施粉黛也当得起一声亮丽的女人。 新哭过的赵窈窕稍弯那红彤彤的眼睛,红唇上翘,毕显娇怜。 “我初来秦国,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少常侍能否指点指点我,秦国拜师该送甚束脩(xiu一声)?”(注3) 少常侍带着长公子重见太子。 肤色较深,粗糙有茧的手上提了两坛酒,轻轻松松地放在案上,对吕不韦道: “这是夫人为二位公子准备的束脩。” 转向太子微微欠身,退出宫室。 公子政、公子成蟜,跪在相邦长史吕不韦面前,三叩首。 吕不韦泪止不住,扶起二子,对天发誓道: “皇天在上!我吕不韦必竭诚所有,以教两位公子!” 太子秦子楚笑着驱赶二子。 “你们两个先玩去,我与你们师商议一下你们日后的功课,明日正式上课。” 二子离开,秦子楚揭开一个酒坛泥封。 也不找酒樽(zun一声)、酒杯,抱着酒坛就喝了一大口。 “当浮一大白!请先生共饮!” 吕不韦得弟子嬴政,与赵姬母子仇怨尽释,去了一块心病。 脸庞酡(tuo二声)红,好像闻酒液香气就要醉了。 也不推辞,揭开另一个酒坛泥封,大饮一口后,拱手躬身,拜谢主君。 “君上待不韦如国士,不韦必效死奉君上!” 秦子楚下榻,一个没踩稳就滚了下去,摔在吕不韦面前,好像喝醉了。 吕不韦酒立刻醒了,慌忙搀起主君,就要叫人。 秦子楚拦之,嘿嘿笑着。 用力抓着吕不韦的手,一张口满是酒气。 “先生啊,你我不是主君门客,也不是太子臣子,你和我就是一体的啊。” ………… 【注1:少常侍,侍从太子左右,备太子顾问。】 【注2:人生来有三个人,要一心一意地对待。父亲给了生命,师长给了教诲,国君给了食禄。没有父亲就不会来到世间,没有国君的食禄就不会长大,没有师长的教诲就不会知道出生的宗族,所以必须一心一意侍奉他们。】 【注3:束脩,弟子与师长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