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儿臣想要节制秦国兵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王柱元年,十二月,十六日。 秦子楚覆灭东周国的消息,传到了咸阳。 翌日。 华阳王后召见朝会,在相邦魏辙以及一众上卿的辅助下,拟定了派往东周国的官员。 满朝文武振奋的脸,和对太子毫不吝啬的大赞盛赞,让羋不鸣这个权后喜忧参半。 喜的是她的儿子秦子楚经此一战,威望直线拔升,算是彻底坐稳了太子之位。 忧的是儿子秦子楚这一战威望拔升的太高了,实在是太高了…… 如此大事,王依旧没有出面。 秦王柱是最早知道消息的人,那时,他正忙着和公子成蟜斗蛐蛐。 车府令韩明一脸惊喜地禀报后,他连头都没抬。拿着一根小木枝,一边捅咕着瓦罐里的蛐蛐,一边道: “还行,做的不错。” 嬴成蟜早就知道阿父目标是东周国,只是不确定事情会不会顺利。 在大父旁边听到东周国覆灭的消息,也是松了口气。 [赵国竟然这么耿直,是我想太多了?] [哎,也不能这么说,我要不是知道历史,也猜不到阿父会去打东周。] [就是阿父这次放了赵国鸽子,赵国不会恼羞成怒,半道截杀吧?] [嗐,又想多了。] [这又不是现代,通讯哪有那么发达。] [就是赵王真有这想法,等赵国得到消息,赵王下达指令也来不及了。] 嬴成蟜胡思乱想着。 罐中的蛐蛐似乎也被主人感染,反应迟钝,被秦王柱的蛐蛐一口咬断了腿。 秦王柱哈哈大笑,比听到儿子灭了东周国欢喜多了。 爽朗笑声惊醒了嬴成蟜。 嬴成蟜丢掉手中小木枝,掏掏耳朵。 “大父,阿父灭了东周国,这么大的事,你明天该上朝讲两句话吧?” 秦王柱笑眯眯道: “你很希望大父上朝吗?他们都觉得大父昏庸,你不觉得吗?” “嘁,很喜欢大父的一句话。王要是甚都会,要那些官员做甚?” “哈哈哈哈哈,就是这个道理。既然寡人在不在他们都能做事,那寡人又何必临朝呢?” “……大父,有时候还是要刷一刷存在感的。你要总不出面,他们对你的敬畏会越发下降的。” “你呀,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别让寡人挂心。” 四日过去,秦子楚仍然没有回到咸阳。 东周国都巩距离咸阳二百三十余里,若是秦子楚在打下巩城立刻班师,应在胜利消息传到咸阳的第二日就回来了。 就在嬴成蟜忧心忡忡,担心出了什么事的时候。 秦王柱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秦国太子秦子楚凯旋,归咸阳。 同归之人,还有一个赵国质子。 赵国太子,春平侯,赵谊。(注1) 被两个秦国公子杀死质子,扬言要攻伐秦国的赵国,主动求和。 赵王丹宣称儿子赵高体弱多病,是病死在秦国,而不是被秦国杀死。 为了消除误会,消弭秦国怒火,特将赵国太子送到秦国做质子。 赵谊在赵国的地位远不是赵高可比,比嬴成蟜在秦国的地位还要高,是真正储君,甚至还封了侯。 赵国这番操作认错态度拉满,诚意达到顶峰。 将赵国太子带回秦国,带回赵王态度、言语的秦国太子秦子楚,声势也达到了顶峰。 入咸阳之日,万城空巷。 秦人在道路两边,对着他们的太子欢呼雀跃。 秦国尚武。 太子秦子楚武德充沛,成为大秦五百年来唯一一个在战场上有杰出表现的,君。 储君,也是君。 咸阳人,为有这样的太子欢喜,再一次为生为秦人而骄傲自豪。 秦子楚没有藏在高车里,而是骑在高头大马上。 战马“踢嗒踢嗒”迈着步,马鞍上,秦子楚随着战马前行,身子前后摇摆。(注2) 他摆手向咸阳民众示意,引来更大的欢呼声。 万人敬仰,声望无两。 这种感觉让他沉迷,让他热血沸腾。 他冒着性命之忧,贵为太子之身却甘冒奇险,为的就是这种感觉,这就是他想要的! 他听到不少人在喊“大王”,在喊“王上”。 不是人人都认得秦王的脸。 准确的说,在这个没有照相机,全靠画师传播人物形象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不认得秦王的脸。 吕不韦骑着马,跟在太子左侧,望着沸腾的咸阳,笑道: “主君,是时候了。” 这句话他是用正常声音说的。 秦子楚闭上眼睛,自那些杂乱的欢呼中,寻找“王上”,“大王”的字眼。 少顷,他睁开眼,笑道: “先生说的是,是时候了。” 北宫,咸阳宫,前殿。 这里曾经是咸阳最要紧的宫室。 召开大朝会,接待外使,都在这里。 今日,这里一片肃杀。 风不敢吹,雨不敢下,雪不敢落。 随太子出征的锐士,接管了咸阳宫所有宫室戍防,自然也包括前殿。 前殿门前,车府令韩明拔剑喝问: “太子要做甚?” 站在韩明对面的太子秦子楚,披甲执剑。 他头戴双尾鹖(he二声)冠,身穿双重长襦,脚穿方口翘尖履。 外罩的铠甲为彩色鱼鳞甲。 甲片小,甲衣短,甲的周边饰精美的花纹图案,双肩及前后胸部有彩带系绾(an三声)的花结。 在两名披甲锐士陪伴下,大踏步向韩明行来。 自宫中,一声苍老喝令传出。 “韩明,退下!” 韩明急了,道: “王上!太子” “寡人让你退下!寡人的儿子来看寡人,你拦个屁!” “……唯。” 韩明领命,不甘心退在一边,眼睛依旧紧盯着太子,血红血红。 两名锐士先太子一步走到前殿门前,缴了车府令韩明的械。 太子孤身走进前殿,对着高台王座上的秦王柱喊道: “父王,儿臣回来了。” 秦王柱靠坐在王椅上,打量着儿子,一抖袖子,身子前倾。 “这打完仗就是不一样,连礼都不行了。” 秦子楚一振四尺半长剑,剑光晃过殿上横梁。 “甲胄在身,不便行礼,父王恕罪。” 秦王柱忽然咳嗽不断,忙从怀中取出黑手帕,掩住嘴巴,边咳边道: “回去吧,咳咳,太子之位是,咳咳,是你的了,没人再和你抢。” 秦子楚未动。 秦王柱咳嗽声音骤然一止。 老秦王抬起头,眼中一片漠然。 “为何不走?怕寡人食言?寡人话既出口,便没有收回的道理。” 秦子楚依旧未动。 老秦王向十米开外的儿子猛掷黑手帕。 黑手帕飞过四五米便砸在地上,发出“吧唧”的一声,红色的鲜血自手帕上缓缓流下。 “你已经坐在太子的位子上,你还想要什么?”老秦王指着儿子怒吼。 年轻的太子看着老迈而昏庸的父亲,温声道: “儿臣想要节制秦国兵马。” ………… 【注1:史料确实有春平侯这个人,但没记载名字,赵谊这个名字是作者编撰。】 【注2:战国这个时期有马鞍,点开这条评论可查看图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