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那身娇体弱的贤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忠臣明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张远青过来的时候,路升正带着人在田地间给麦除草。 “侯爷怎么过来了?” “先生。” 扶苏也从地里出来。 这几日,张远青都让扶苏来路升这里学习帮忙。 不过几日光景,扶苏原本白净的小脸已经被晒的变成了小麦色。 然扶苏并不在意这些。 这些日子他过的很充实,跟着路升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些他都记录了下来,等着以后回咸阳了给阿弟们看,让他们也跟着学习。 “擦擦汗。” 张远青抽出一条帕子递给扶苏。 “今日忙完政事,过来看看麦长的如何了。” 说到这个,路升高兴的咧了咧嘴。 “今年麦的产量某估计能够比去年增加一倍。” “是那先生,你看这两块田,那块是改良了方法种植的,那块是按照以前的办法,如今这边的地明显出苗率高很多,而且长势也更好呢。” “公子如今都懂得出苗率啦。” 张远青拍了拍扶苏的脑袋,如今七岁的小人儿已经长的到他腰间以上,再不是去年那个小娃娃了。 得到先生的摸头杀+夸奖,扶苏骄傲的挺了挺胸脯。 “那是自然,如今扶苏跟着路升学了很多呢。” 路升看着好学的扶苏也笑了。 纵观六国,能够如扶苏一样愿意来田间耕种的公子恐怕只此一人。 看了看张远青,这一切都是此人的功劳。 “那边种植的可是菽?如今农家可开始研究榨油的方法了?” “正是,多亏了侯爷给的那本农书,师父说今年可以开始研究榨油之法,若是成功,必定造福万民。” “好,好。” “连年征战,民众疾苦,我等也只能想办法在吃食上让百姓富足一些。” 张远青看着路升,和正在劳作的农家人,内心钦佩。 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纯朴的人,他们一心为民,毫无私心。 在田间转了一圈,张远青才离开。 回去的路上,道路颠簸,张远青无数次想要修路,只是都压下了心中的想法。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今年秋收后粮食充足了再说吧。 秦国这边一派欣欣向荣,赵国王宫却阴郁笼罩。 只因为赵王偃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寝殿内 赵王偃挥退了所有人,只留下太子迁在跟前。 “太子,寡人走后,你要治理好赵国,寡人无能,丢失了祖宗打下的领土,你要夺回来。” 赵王偃拉着太子迁的手,急切的说着。 “父王,儿会努力处理好国事的,秦国,儿也会让他们把抢占我赵国的土地换回来。” 赵王偃好似被安慰到了,放心的松开手。 “国事若有拿不定主意的,可问郭开。郭开自幼跟着寡人,对我赵国是忠心的,你可信任他。” “诺。” “好,好,我儿让其他人进来吧。” 公元前236年,赵王偃薨,太子迁继位赵王。 新旧王交替,庞煖将军停止了对燕国的进攻,驻守边境,防止燕国突袭赵国。 秦国 杨樛从和王戊带着人来到邺城之后,就开始接手治理之事。 等到这边基本安定,王翦留下守城兵力,带着大军赶回咸阳。 “此次攻赵,众位将军辛苦了。” 章台宫内,嬴政见到了他的众武将们。 “为大王开疆扩土不言辛苦。” 没有什么事能比得到大王认可让武将们更骄傲的。 此时众将一扫战场上的疲惫,哪怕是身上的伤口都不疼了。 “好,我君臣一心,何愁大业不成。” “此次出征将士论功行赏,受伤将士的抚恤由王绾负责。” “诺。” “大王,此次因为有大王派去的军医,很多将士的伤口得到很好的医治,臣来之前,众将士托臣一定要代他们感谢大王的爱护。等他们伤好利索了,再为大王征战杀敌。” 王翦拱手上前,向嬴政说着军中的改变。 “哈哈哈” 嬴政大笑出声。 “王翦将军回去后告诉将士们,寡人等着他们回来,继续为寡人开疆扩土。” “诺。” “此次众军医也辛苦了,都有赏。” “大王英明。” “大王,此次攻赵,我秦国大胜。魏国必定会防范与我国,臣提议,应当派兵驻守赵、魏边境,以防范魏国、楚国。” 李斯开口提议。这些日子,李斯忙的饭都少吃了,短短两月,就瘦了许多。 害的嬴政还特意问过,差点以为自己的这位人才累病了。 当时冯去疾还羡慕了李斯几日。 他也瘦了,为什么大王就没有单独关爱他? “大王,臣附议。” 冯去疾也接着李斯的提议说。 秦国灭韩的速度太快,后又连续攻赵,魏,楚必然忌惮,不得不防。 “可,传令,蒙骜将军驻守秦、魏之地,领四郡兵力。” 几日后,嬴政收到了姚贾的来信。 经姚贾确认,李牧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且对匈奴很有一套自己的用兵之道。 嬴政遗憾。 此等人才为何不是我秦国之人。 随后,嬴政再次传信给姚贾,令其设法劝李牧投秦。 若是我秦国将来一统天下,匈奴之地必除之,李牧此人有大用。 信件传出去之后,嬴政又感叹六国人才何其多,然秦国却不能尽数拥有,实在遗憾。 想到这里,嬴政感觉大秦学院的修建速度有些缓慢了,准备明日处理完政事去看看,若是人手不足,可让冯去疾、李斯在召集民工。 新郑这边,蒙骜很快收到了嬴政的召令,随即带上人手出发。 好在旧韩地如今被治理的很好,不存在他走后就有人反叛,蒙骜很放心。 张远青特意带着扶苏去送了蒙骜将军等人。 此去一别,不知道多久才能相见。 扶苏有些不舍,看着蒙骜将军鬓边白发,有些闷闷不乐,就连回去的时候都还在不高兴。 “扶苏公子这是舍不得蒙骜将军了?” 马车上,张远青询问。 “扶苏没有不舍,只是见蒙骜将军鬓边白发,扶苏有些触动。” 张远青拍了拍扶苏肩膀:“蒙骜将军一心为秦国,蒙家对大王忠心耿耿,大王也对蒙家非常信任。这就是对蒙骜将军最大的封赏。” 自古,忠臣须有明君相配,显然,嬴政和蒙家就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