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求仙问道,你却吞鬼食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瘟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呀,有人犯病了!”人群之中一名妇人突然高声呼喊道。 顷刻间,原本拥挤着的百姓们躁动不安起来,纷纷推搡着向两侧退去。 一名中年男子,被人群让了出来。 他的眼皮发黑,嘴唇也有些肿胀,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着,不过一会儿,嘴角竟渗出了些许白沫。 王捕头面色苍白,冷汗顺着额头滑落。 他连忙朝其他衙役大声吩咐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拿麻绳来,把他绑住!” 说罢,他猛地抽出腰间的牛尾刀,挡在了众人身前。 “都给我散开!别让他咬到你们!” 王捕头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他哆哆嗦嗦地挥起牛尾刀,眼看就要向那名犯病的男子劈去。 “先等等。”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王捕头的动作。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先前那名想要进城的外乡人,正快步向中年男子走去。 “外乡人,你疯了吗?不要命了?”王捕头焦急地喊道。 李自然置若罔闻,径直走到男子身前,两根手指轻轻搭在了他的手腕上。 “小心啊,他会咬人的,被咬就染上瘟疫了!”人群中有人惊呼道。 李自然神色淡然,不急不慢的取出一张符纸,贴在了男子的额头上。 他用手指轻轻地在符上划过,随即迅速结印掐咒,低声念诵:“天官赐福,地官赎罪,水官解厄,请三官帝君,祛病除疴,列字诀,三官祷祝,启。” 咒语刚一念完,中年男子如同被抽走了全身力气,双膝一软,颓然地瘫坐在了地上。 紧接着,他猛地张开嘴巴,吐出了一大滩带着腥臭味的黑色汁液。 看着这些黑色汁液,李自然心中涌起一阵既熟悉又厌恶的感觉。 这些竟与聚宝寺佛像滴落的黑色汁液如出一辙。 难道说,这建安镇的瘟疫也和长生妖邪有关? 随着黑色汁液不断被吐出,男子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眼中也重新有了神采。 “速速去取些火油过来,将这些污秽之物焚烧。”李自然朝王捕头说道。 “对对对,快去拿火油。”王捕头连忙吩咐手下。 突然,他瞪大了双眼,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治…治好了?”王捕头一拍大腿,高喊道:“哎呀我的亲娘啊,这古怪的瘟疫,竟然…让你治好了?” 周围的百姓们也跟着小声议论起来。 “这么说来,我们有救了,就算染上病也不用死了?”先前急着出城的年轻后生说道。 “死什么死!没见着吗,这位是真正的高人啊!有他在,咱们还怕什么瘟疫?” 众人将李自然团团围住,有的跪拜,有的磕头,脸上阴霾尽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散了散了…都散了吧…” 被挤到外围的王捕头跳着脚,驱赶着围观的百姓。 他好不容易挤到了李自然身边,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差服,正色道:“这位小道爷,就是咱们县太爷请来的高人,专门来为咱们建安镇祛除瘟疫的。” 听到王捕快这么说,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甚嚣尘上的欢呼声。 “各位父老乡亲啊,都先回去吧。不要再想着出城了,这瘟疫啊,马上就能解决了。” 王捕头不知耗费了多少口舌,围观的百姓依旧没有散去。 而此次事件的主角李自然,已经悄然从人群中溜了出来。 还未等他走出几步,身后一个声音喊住了他。 “这位小道长,还请留步。” 李自然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老者正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 “有事?” “老夫是建安镇的主簿,刘伯远。”官服老者自我介绍道。 李自然微微拱了拱手:“原来是刘主簿。” 身为青松县县令独子,李自然对于县衙人员构成自然十分清楚。 所谓主簿,就是县衙里掌管公文卷宗的基层官员,可以视作县令的副手。 “哎呀,小道长不必多礼。”刘主簿笑容可掬的说道:“老夫刚在城楼上看到了小道长施术救人,心中十分钦佩,刚巧我家大人平日里,也最是喜欢结交小道长这样的能人异士,所以特地前来,请小道长去县衙一叙。” 李自然的目光扫过不远处停着的一辆马车,当下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看来是自己治好了那名染病的男子,引起了县衙的重视。 李自然在心中权衡了利弊,最终没有拒绝刘主簿的邀请。 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也是有着一些原因的。 一方面是此地的瘟疫很有可能与长生妖邪有关,若是置之不理,恐怕会酿成大祸。 另一方面则是他跨越了五十八年的光阴,有一些问题急需找个明白人问清楚。 而像刘主簿这样学识渊博的基层官员,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马车疾驰,朝城内驶去。 不知是不是因为瘟疫的缘故,整个建安镇都被一股沉闷的气氛笼罩。 就连街边的坊市也显得十分冷清,偶尔三三两两的行人路过,也都脚步匆忙,没有丝毫驻足的意思。 “刘主簿。”李自然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不瞒您说,我自幼与师父在山中修行,涉世未深,所以有一些问题想向您请教。” “呵呵,小道长客气了,什么请教不请教的,有问题你尽管问就是了。” 李自然略作犹豫,直接问出了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想请问您,关于五十八年前,上一个甲辰年,可曾发生过什么大事?” 李自然被偷袭身死,就发生在五十八年前。 所以,他这一路上对于甲辰年间发生的事情一直多加留意,总觉得,当年一定发生了特殊的事情。 可惜的是,他这两日遇到的都是一些寻常百姓,接连询问了数人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像是刘主簿这种管文书的官员,对每年发生的一些大事,必定都了如指掌。 他此次愿意出手,也是心存了向刘主簿讨教的心思。 刘主簿略微沉吟,说道:“我不知道小道爷具体是想问什么,但五十八年前,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流落在外的仁宗陛下起兵靖难。还有就是佛门三面妙法佛陀出世伏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