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巴基斯坦:从贫民窟开始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想赚昧心钱的,趁早给我滚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问吧,知无不答。” 罗伊对着镜头微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没什么好说的。 李姐清了清嗓子,开口就是王炸:“第一个问题,有网友质疑你是我安排的剧本,认为你真实的身份,至少也是中产家庭,对此你怎么看待?” “这个嘛。”罗伊顿了下,两手一摊:“好吧,我摊牌了,其实我真实的身份,是巴国首富之子,我每天从500平方米的大床上醒来,身边有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绝色美女服侍我起床,连我家拉屎用的马桶,都是黄金打造的,马桶圈还镶嵌着几百颗南非钻石,每一颗都有鸡蛋那么大。” “咳咳...”李姐完全没想到,罗伊除了精通中文外,对中文互联网的热梗,也是驾轻就熟。 这种玛丽苏式的回答,既能回应质疑,又能提升节目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巴基斯坦女孩和华夏女孩,哪个更漂亮?” 罗伊表情一滞,编弹幕是吧?是不是编弹幕? 有哪个网友,会问出这么低情商又拉仇恨的问题啊? 不过本着“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的原则,罗伊还是稍作思虑后,回答道:“如果提问者是华夏网友,我的答案是华夏女孩,如果提问者是巴基斯坦网友,那我的答案就是巴基斯坦女孩。” 等罗伊回答完问题,李姐对着镜头做了个无奈的表情,表示根本难不倒他。 十分钟后,一行人驱车穿过使馆区,来到拉瓦尔湖北岸的湖景公园。 这是除了费萨尔清真寺外,伊斯兰堡最著名的景点,很适合观光旅游。 本地人只要花10卢比买一张门票,就能进公园玩上一天。 罗伊他们刚刚进来,就吸引到很多人的目光,几个老巴争先恐后地围拢上来,鸡一嘴鸭一嘴地推销着服务。 从他们身上的统一制服来看,应该都是有政府编制的正规军,每个人都骑着带遮阳棚的人力三轮。 这工作在巴基斯坦,已经相当有牌面了,至少也属于旅游服务业。 “停停停,让我来沟通,OK?” 罗伊叫停喧嚣的众人,对李姐说道:“他们是想拉咱们到湖边兜一圈,顺便赚点生活费。” 李姐看了眼手表道:“联谊会就在拉瓦尔湖畔举办,我原本是想步行过去的,不过照顾一下巴铁的生意也不错。” 见李姐同意坐车,罗伊这才用乌尔都语讲道:“你们的观光车是怎么收费的?” 众人这才意识到,罗伊是这几个华夏人的翻译。 立刻有一个身材干瘦的老巴说道:“哥们儿,这几个华夏人好像挺有钱的样子,我建议收她们两千卢比,你要是帮忙谈成了,我们每个人都给你500卢比的返利,你可以白赚2000卢比,这钱不赚白不赚,你说呢?” 不是,你搁这儿宰猪呢,我差你这2000块钱回扣啊? 罗伊的心里一阵反胃,他没想到在伊斯兰堡,也会发生这样的宰客现象。 而且这事儿,估计早就是默认的潜规则了,毕竟2000卢比对于老外来说,是真的一点都不多。 华夏首都某公园的人力三轮车夫,拉游客逛40分钟后海收费280。(约一万卢比) 在他们的认知里,罗伊是本国同胞,自然要向着自己人。 但罗伊直接当着车夫们的面说道:“该怎么收费就怎么收费,帮你们坑人骗人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每人五百卢比,没有商量的余地。” 五百卢比是罗伊临时定的,相较于巴国的消费水平,这个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见罗伊竟然拒绝了他的提议,瘦猴不悦道:“你不是巴国人吗?怎么向着老外说话,是嫌给的好处不够多吗?” “小兄弟,别太贪心啦,你跟着华夏人做事,混的比我们强多了,这点油水都不肯放过?” 看两人一直在对话,李姐疑惑道:“罗伊,你在跟这人聊什么,是谈不拢价格吗?” “很快就搞定。” 罗伊中巴语无缝切换:“听着,我给你们最后的机会,愿意老老实实赚钱的,就请客人上车,按我定下的价格收费,想赚昧心钱的,趁早给我滚蛋,别让我说第二遍。” 罗伊的强势态度,直接打消掉车夫们宰客的想法。 其实他们大部分人,一开始也没想漫天要价,只是在那种情境下,各自选择了保持沉默。 如果真的谈成了,谁不想多赚游客点钱呢,要是谈不成,该工作还是要工作的。 “谈好了,每辆车500卢比,把咱们送到湖畔那边。” “这么便宜?”李姐有点吃惊。 “你要嫌便宜的话,多给我也不介意。” 罗伊笑了下,随即安排大家伙上车。 但唯独跳过了瘦猴,这家伙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罗伊给活剥了。 “再见我的朋友,祝你今天一个客人也拉不到。” 罗伊坐在三轮车上,冲他留下一句恶毒的诅咒。 像这种老鼠屎,罗伊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等车队穿过湖景公园骑到拉瓦尔湖畔时,众人的视野豁然开朗。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漂浮着几艘漂亮的白色小船。 钓鱼佬惬意地坐在岸边垂钓,孩子们在松软的草地上欢笑奔跑。 不远处还有一群年轻人支起烤架,一边唱歌一边往滋滋冒油的羊肉串上撒调料。 比起贫民窟恶劣的生存环境,这里就像是平行宇宙一样,令罗伊恍如隔世。 继续沿着湖畔骑行一段距离后,总算抵达中巴慈善联谊会的举办地。 在礼仪小姐的指引下,几人搭上一条快艇,被送到湖水中心的人工岛。 登岛的入口处,立起一个巨大的红色充气圆拱门,门上的横幅用中巴双语写着“中巴慈善基金总会”等字样。 李姐刚一入场,就有老熟人上来打招呼。 “阿斯辣妈利空。”(你好) 李姐用别扭的乌尔都语跟对方打着招呼。 “似利空啊拉姆。” 对方同样问候你好后,两人便攀谈起来。 身为翻译的罗伊,立刻化身传话筒,不断重复两人的对话。 遇到乌尔都语中的某些方言俚语,他也能很流畅地翻译成中文,从而清楚复述出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钱花得真值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