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美国的事情简直就是一场悲剧。”维多利亚表现的悲伤,但是眼里又夹着一丝辛灾乐祸:“美国人的内战听说已经让五十万人失去了生命。”
穆拉德附和了一声:“这真是一场悲剧,如果能够终止这场悲剧,奥斯曼帝国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苏丹陛下,那您应该和我的首相先生有着许多共同话题。”维多利亚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大英帝国内阁首相帕麦斯顿:“首相先生一直致力于帮助美国恢复和平。”
帕麦斯顿朝穆拉德点头,印证维多利亚说的话。
接着,维多利亚对穆拉德问道:“苏丹陛下,您对美国人的战争怎么看?”
穆拉德的立场是支持南方,自然也就站在南方的角度回答了维多利亚的问题:“我认为美国人的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一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美国北方的林肯总统打着解放奴隶的幌子,侵犯了美国南方奴隶主的私人财产。”
“虽然美国南方奴隶主的私人财产是不被接受的奴隶,但这不是美国北方政府侵犯美国南方奴隶主私人财产的理由。”
看到穆拉德的立场与自己是如此的相合,帕麦斯顿也站出来附和道:“美国政府对私人财产的尊重还不如野蛮的沙皇政府,就连沙皇政府都知道尊重国民的私人财产,对解放农奴的俄国贵族予以等价补偿。”
美国政府解放奴隶和俄国政府解放农奴几乎是同一时期开始,但是一个走向了战争而另一个却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的。
帕麦斯顿正好拿出来作为论证美国政府比俄国政府更低劣的证明。
只是,穆拉德好像记得俄国政府解放农奴没有爆发内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俄国政府对贵族进行了妥协,让俄国农奴除了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外,其他的就一无所有了。
不过,按照这是年代底层人民不算人的情况来看,帕麦斯顿说的话好像确实没有问题,俄国政府确实尊重了国民(贵族)的私人财产。
穆拉德和帕麦斯顿之间关于美国的交谈,在宴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英国的贵族们似乎很在意美国,当然这群英国贵族在意美国,更多的出于想看美国的乐子。
没有什么比法国和美国人遭难更让英国人开心的了。
帕麦斯顿对穆拉德说道:“苏丹陛下,您可以继续说说您对美国内战的看法。”
穆拉德点头说道:“如我刚才所说的,美国人的内战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所以才会让美国的南方发起自由的起义。”
“自由的起义,苏丹陛下,您对美国内战的看法非常的真实。”帕麦斯顿赞颂道。
帕麦斯顿随后问道:“那又该如何让美国进入和平呢?”
穆拉德:“战争解决问题是最野蛮的行为,我们应该让美国内战的双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那我们又该如何让美国内战的双方回到谈判桌上呢?我认为应该让内战双方的实力达到平衡,只要战争无法解决问题,那双方自然就会回到谈判桌。”
穆拉德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帮助南方!
当然,穆拉德的目的不是帮助南方打赢北方,美国内战是百万级别的战争,英国人和奥斯曼人填再多干涉军队进去都是白给。
穆拉德要的是让南北战争多消耗美国几年,消耗美国的国力,拖慢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让奥斯曼占据一部分原本属于美国的市场份额。
“奥斯曼帝国愿意为此出一份力,在奥斯曼国内有不少自由的斗士,他们很愿意为美国南方的自由而战。”穆拉德继续说道。
穆拉德说的那些自由的斗士,当然就是指奥斯曼国内的基督徒,尤其是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
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不是追求自由吗?
那穆拉德就把他们送去美国,让他们为南方政府卖命。就算他们不愿意为南方政府卖命,但是到了美国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南方政府的督战队会教会他们该如何去战斗。
穆拉德的提议引起了帕麦斯顿的兴趣,作为一个反对美国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不会放弃这么好的能够削弱美国的机会。
以往英国找人一起干涉美国内战都找不到,现在穆拉德送上门来了,帕麦斯顿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帕麦斯顿问道:“苏丹陛下,宴会结束以后,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当然,乐意奉陪。”穆拉德回道。
与帕麦斯顿约定好宴会结束后会谈,众人的精力又投入到宴会中,美国人的事情重要,此刻的享乐同样重要。
宴会结束,穆拉德和帕麦斯顿走进维多利亚女王为两人准备的一间无人的房间。
一进房间,帕麦斯顿瞬间进入谈判状态,尖锐的问道:“苏丹陛下,您刚才在宴会上说的事情作数吗?”
“作数,首相先生。”穆拉德回道。
帕麦斯顿没有立即相信穆拉德的话,而是继续询问:“那苏丹陛下,我想知道您支持南方政府的原因,奥斯曼帝国和美国素来没有牵扯,所以我需要知道您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帕麦斯顿的疑问,穆拉德不可能说自己是为了削弱以后的美国,因为这个可信度太低了。
因此,穆拉德找了个看的过去的理由:“首相先生,我支持南方政府确实一个目的。”
“奥斯曼帝国内的自由斗士太多了,如果不能为他们找到一个归属,他们就会把枪口对向帝国政府。”
“奥斯曼政府没有精力去管控他们,所以就让他们去美洲为美国人而战吧!”
“嗯,苏丹陛下,您说的有道理。”帕麦斯顿认同了穆拉德的理由,转头继续问道:“苏丹陛下,奥斯曼政府能够拿出多少钱去支持南方政府。”
听到帕麦斯顿谈到钱,穆拉德的脸色瞬间一变,让奥斯曼出人没有问题,但是想让奥斯曼出钱,那还是别谈了。
穆拉德回绝道:“首相先生,奥斯曼政府可拿不出多余的钱去帮助美国人,我们可以每年支援美国三万名以上的自由斗士。在此基础上,奥斯曼政府可以再向南方政府派出一支军事代表团。”
“除此以外,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还可以参与运输支援南方政府的物资和人力,但是参与运输任务的奥斯曼海军的补给需要由英国提供。”
穆拉德新给出的两个条件对英国和奥斯曼来说是双赢的。
奥斯曼派出的军事代表团可以提高南方政府的军官素质,奥斯曼也可以借此观察美国南北战争进行学习。
至于奥斯曼海军,自从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被俄国一波偷袭击沉十一艘战舰后就一蹶不振,能够远洋的船只也就只剩下十艘出头。
让他们远航美洲运输物资也并没多大的开销。
而且现在奥斯曼帝国的海域风平浪静,把这些远洋战舰留在国内也是摆设,还不如把他们派出去参加远洋运输,正好锻炼他们的远洋能力。
十九世纪可是海权时代,虽然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还玩不起大海军,但是谁都有梦想,穆拉德也想建大海军。
原时空阿齐兹当苏丹的时候都能让奥斯曼帝国海军成为仅次于英法的世界第三,穆拉德觉得自己也可以。
虽然世界第三这个名头不吉利,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帕麦斯顿脑子短暂的思考了一会,最终没有纠结钱的问题,同意了穆拉德只出人的决定:“穆拉德陛下,奥斯曼又一次和大英帝国成为了盟友。”
毕竟,就算奥斯曼帝国不选择干涉美国内战,英国也会独自支持南方政府。
美国的问题谈完,穆拉德和帕麦斯顿的密谈也就到此为止了。
......
在伦敦,穆拉德一共停留了七天,与穆拉德的在巴黎停留的天数一致。
这段时间里,穆拉德的收获也是颇为丰富。
与帕麦斯顿达成共同支持南方政府的共识算是穆拉德来到英国最大的收获,奥斯曼国内的不安定份子有了解决的办法。
同时,美国——这个奥斯曼帝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也将会被更加激烈的内战而拖慢节奏。
如果说穆拉德在法国的访问是解决了奥斯曼帝国现在的难题,那穆拉德在英国的访问就是解决了奥斯曼帝国以后的难题。
除去与帕麦斯顿达成的共识外,穆拉德来到英国的第二大收获就是与未来的英国国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穆拉德在留在伦敦的七天里,和年龄相仿的爱德华亲王相处的时间最多。
几天时间的相处下来,穆拉德和爱德华从精神上的同道中人变成了物理意义上的同道中人,两人的友谊也因此得到了极速升温。
在穆拉德离开伦敦时,爱德华还亲自前往伦敦港送别穆拉德。
至此,穆拉德踏上了返回伊堡的行程,穆拉德的外交访问也就到此告一段落。.